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33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饲料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包括喷涂室、喷涂室下方的缓冲室,喷涂室内设有横向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二转子,第一、二转子上均设有第一、二、三撑杆组,第一、二、三撑杆组上对应设置第一、二、三桨叶;第一桨叶轴向设置,第二、三桨叶朝向相同且与转子形成夹角;第一、二转子上的第二、三桨叶朝向相反,将第一转子旋转180°即得到第二转子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桨叶位置均可沿转子径向调节,从而根据喷涂物料调节桨叶与喷涂室腔壁之间的间隙,适用于不同粒径的真空喷涂,有效改善喷涂过程中的物料破碎问题,避免油脂泄漏到缓冲室影响物料品质,方便清理,提高饲料卫生安全性,提高液体与物料的充分接触,提高喷涂效果。

A horizontal vacuum spra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饲料装备领域中喷涂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是立式真空喷涂机,立式真空喷涂机在结构空间上受到限制,不适于满足大型号膨化机的产能需求,同时空间布置高度较高,内部清理也不方便,结构限制,对于大颗粒物料的喷涂破碎率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卧式真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卧式真空喷涂机,较立式真空喷涂机来说,具有良好的混合能力,如公开日2017年3月15日、公告号为CN20600909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喷涂机,采用卧式结构,顶部进料,底部出料,卧式筒体内设置有单个搅拌轴,进料并抽真空后,搅拌轴将物料搅拌,同时从筒体两侧均匀喷涂液体以均匀混合。该卧式筒体底部的出料口无法达到百分百的密封,这就造成了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液体会从出料口的缝隙中渗漏出去,对生产过程造成影响,同时单搅拌轴混合效率没有双搅拌轴好,桨叶与机槽之间的间隙不好控制,物料破碎率也高公开日2018年8月31日、公布号为CN10846539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包括喷涂室(10)、喷涂室(10)下方的缓冲室(11),喷涂室(10)内设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子(1)、第二转(2)上均设有第一撑杆组(101)、第二支撑杆组(102)和第三支撑杆组(103),第二支撑杆组(102)位于第一、三支撑杆组(103)之间,第二支撑杆组(1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组A(102-1)和第二支撑杆组B(102-2),第一、三撑杆组(101、103)、第二支撑杆组B(102-2)之间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组A(102-1)与第一撑杆组(101)垂直设置;第一、二、三撑杆组(101、102、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真空喷涂机,包括喷涂室(10)、喷涂室(10)下方的缓冲室(11),喷涂室(10)内设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子(1)、第二转子(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子(1)、第二转(2)上均设有第一撑杆组(101)、第二支撑杆组(102)和第三支撑杆组(103),第二支撑杆组(102)位于第一、三支撑杆组(103)之间,第二支撑杆组(10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组A(102-1)和第二支撑杆组B(102-2),第一、三撑杆组(101、103)、第二支撑杆组B(102-2)之间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组A(102-1)与第一撑杆组(101)垂直设置;第一、二、三撑杆组(101、102、103)的撑杆均对称设置在第一转子(1)两侧;
第一撑杆组(101)上设置第一桨叶(3),第一桨叶(3)沿第一、二转子(1、2)轴向设置;
第二支撑杆组A、B(102-1、102-2)上设置第二桨叶(4),第二桨叶(4)与第一、二转子(1、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第三撑杆组(103)上设置第三桨叶(5),第三桨叶(5)与第二桨叶(4)朝向相同,第三桨叶(5)与第一、二转子(1、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相同;
第一、二转子(1、2)上的第二、三桨叶(4、5)朝向相反;
每个撑杆组上的两个桨叶之间为中心对称结构,对称点为撑杆组与转子中心轴的交点;
第一转子(1)上的第三撑杆组(103)位于靠近第一转子驱动装置(121)的第一转子(1)端部;第一转子(1)上的第一撑杆组(101)位于远离第一转子驱动装置(121)的第一转子(1)端部;
第二转子(2)上的第三撑杆组(103)位于远离第一转子驱动装置(121)的第二转子(2)端部;第二转子(2)上的第一撑杆组(101)位于靠近第一转子驱动装置(121)的第一转子(1)端部;
第一转子(1)的第一支撑杆组(101)与第二转子(2)的第三支撑杆组(103)一一对应且交错设置,第一转子(1)的第三支撑杆组(103)与第二转子(2)的第一支撑杆组(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