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专利>正文

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5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属于落水式太阳能领域的部件,主要解决太阳能排空问题。包括下进出水口、上进水通道、及与下进出水口所在的管路连通的带单向活动封堵的进气仓;上进水通道连通太阳能水箱,下进出水口连通使用水管,下进出水口与上进水通道通过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进出水口与上进水通道通过U型密封水仓连通,U型密封水仓的一侧连通下进出水口,而另一侧连通上进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非常方便的实现管道全排空、一出就是热水的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结构简单,可从根本上解决太阳能冬季管道保温的难题。适于落水式太阳能领域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落水式太阳能装置,用于实现日常太阳能排空及一开就有热水供应的落水式自动排空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排空及一开就有热水是本领域多年存在的疑难问题,就其技术本身来说解决的方式也很多,但要同时兼顾成本低、可靠性好两个要素却比较困难,本申请人在先中国申请200520082345.2中提供了以全部机械结构组成的落水式全排空太阳能装置,该装置中提出了一种浮球式的排空结构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此结构仍有需要改进之处,如两个浮球的存在使结构显得复杂,增加了水流的阻力,而且长期使用时浮球的密封性难以很好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中国申请200520082345.2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其水流阻力小,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包括下进出水口、上进水通道、及与下进出水口所在的管路连通的带单向活动封堵的进气仓,活动封堵的进气仓的下部为活动封堵及进气口,活动封堵的进气仓的上部通过进气通道连通下进出水口所在的管路;上进水通道连通太阳能水箱,下进出水口连通使用水管,下进出水口与上进水通道通过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进出水口与上进水通道通过U型密封水仓连通,U型密封水仓的一侧连通下进出水口,而另一侧连通上进水通道。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下进出水口通过右管道、右水口连通U型密封水仓,由右水仓、U型密封水仓下部的左水口、左水仓、左管道连通上进水通道。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下进出水口所在的管路直接连通U型密封水仓的右水仓,U型密封水仓下部的左水口、左水仓、左管道连通上进水通道。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可以是为提高活动封堵的水密封性,所述的进气通道连接一高位通道,该高位通道的另一端下弯连通于下进出水口所在的管路上。该装置的上进水通道与太阳能直接连接,连接的位置可以在水箱的底部或水箱侧面,下进出水口与使用水管连接,进出水使用同一管道。当向水箱进水时,水从下进出水管道经管道进入U型密封水仓、由左水口、左管道和上进水通道进入水箱。进水完毕后,如将管路中的水排空,只需将控制水箱空气进入的开关关闭,由于水箱的内停止空气进入,水稍刻即会停止流出,此时打开管路中的出水开关,由于水的重力,水会自然下泄,同时进气仓内的活动封堵因负压被吸起,空气便顺进气口和进气通道进入下进出通道,从而将水管内的水自动排空。在非冰冻季节,上水管内的水无需即刻排空,在上完水以后的时间内,如需使用冷水,只需打开使用阀开关,管内的冷水会自动流出(排空),直至管内的水用完(排空结束)为止,管内的水一点也不浪费。上述排空过程只针对管路中的水,水箱内的水不动。排空完成后,管路中的空气如无挡遮,将会进入水箱,造成水箱内的水间歇性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箱内的水外流问题,必须阻断空气进入水箱。为此在空气进入的通道中的下进出水管道下端,设一U型密封水仓,当管路中的水排空时,由于该水仓的左水口低于右水口,同时右水仓容积一般大于左水仓,因此U型密封水仓内的水留存在水仓内,实际起着水阀的作用,将进入水箱的空气彻底阻断,水箱内的水也就无法流出。在实际排空时,由于水的重力较大,会将U型密封水仓内的水部分或全部吸出,这毫不影响应有的作用,因管内的空气进入水箱,会使少部分水流出,将U型密封水仓内吸空的水补满,进而起到水阀的作用,达到阻断空气进入的目的。当需使用水箱内的热水时,将控制水箱空气进入的开关打开,由于水箱的空气进入,加上水的重力,水会自然的通过上进出通道并毫无阻挡的经U型密封水仓、下进出水道进入使用管道。由于管道中的水已先排空,因此出来即是热水。如流出的水下泄力过大,必然产生较大下泄吸力,此时进气仓内的活动封堵可能被吸起,部分空气进入管道,减缓了下泄吸力,进而解决了水箱因水的下泄力过大而被吸瘪的难题。如停止水箱内的水流出,只需将控制水箱空气进入的开关关闭即可,由于水箱内停止空气进入,水稍刻即会停止流出,此时如需将管道中的热水排空,使用水阀需继续打开,直至排空完毕后关闭。为节约用水,在使用热水将要结束时,提前将控制水箱空气进入的开关关闭。如不需排空,将使用阀关闭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排空器可非常方便的实现管道全排空、一出就是热水的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结构简单,可从根本上解决太阳能冬季管道保温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之A-A剖面图。图中,1上进水通道、2左管道、3左水仓、4左水口、5进气通道、6进气仓、7活动封堵、8进气口、9下进出水口、10右管道、11U型密封水仓、12右水仓、13右水口、14高位通道。具体实施方式该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其整体结构是包括下进出水口(9)、上进水通道(1)、及与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连通的带单向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等部分。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下部为活动封堵(7)及进气口(8),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上部通过进气通道(5)连通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上进水通道(1)连通太阳能水箱,下进出水口(9)连通使用水管,下进出水口(9)与上进水通道(1)通过管路连通。下进出水口(9)与上进水通道(1)通过U型密封水仓连通,U型密封水仓的一侧连通下进出水口(9),而另一侧连通上进水通道(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剖视图。在具备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下进出水口(9)通过右管道(10)、右水口(13)连通U型密封水仓(11),由右水仓(12)、U型密封水仓下部的左水口(4)、左水仓(3)、左管道(2)连通上进水通道(1)。当向水箱进水时,水从下进出水管道经右管道(10)、右水口(13)、U型密封水仓(11)、由左水口(4)、左管道(2)和上进水通道(1)进入水箱。右水仓容积一般大于左水仓效果更好。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剖视图;相对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化了一下结构。原理相同。所述的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直接连通U型密封水仓(11)的右水仓(12),U型密封水仓下部的左水口(4)、左水仓(3)、左管道(2)连通上进水通道(1)。当向水箱进水时,水从下进出水管道经右水仓(12)进入U型密封水仓(11)、由左水口(4)、左管道(2)和上进水通道(1)进入水箱。图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图。相对实施例二的结构,为提高活动封堵的水密封性,防止进水或排水时可能进入进气仓(6),所述的进气通道(5)连接一高位通道(14),即该处的管路位置高于进出水口(9)所在的位置。该高位通道(14)的另一端下弯连通于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上。当然活动封堵(7)的结构也较多,如可以使用球体、活动密封板、类似内燃机气门阀等。在此不一一列出。权利要求1.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包括下进出水口(9)、上进水通道(1)、及与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连通的带单向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下部为活动封堵(7)及进气口(8),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上部通过进气通道(5)连通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上进水通道(1)连通太阳能水箱,下进出水口(9)连通使用水管,下进出水口(9)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落水式自动排空器,包括下进出水口(9)、上进水通道(1)、及与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连通的带单向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下部为活动封堵(7)及进气口(8),活动封堵的进气仓(6)的上部通过进气通道(5)连通下进出水口(9)所在的管路;上进水通道(1)连通太阳能水箱,下进出水口(9)连通使用水管,下进出水口(9)与上进水通道(1)通过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进出水口(9)与上进水通道(1)通过U型密封水仓连通,U型密封水仓的一侧连通下进出水口(9),而另一侧连通上进水通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孙公阳杨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