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2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套管和集热管,外套管和集热管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有多组集热管,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或连通为一体。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屋面的光照,且有利于大面积安装施工;保证了建筑业一体化设计,满足屋面结构布局的充分利用,使建筑业与太阳能能源有机相结合向多元性产业发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管制造、组合、安装、调试应用,直接与建筑业联体、配套,为楼舍、宾馆集中供热系统工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太阳能集热管都是单管的,且它的长度最长不超过3米。因此,屋面在3米之内就必须有一个水箱,众多水箱占去了屋面的许多集热面,使屋面的光照面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单管的结构使它与水箱有很多的接口,使得零件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屋面的光照,且有利于大面积安装施工。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套管和集热管,外套管和集热管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有多组集热管,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或连通为一体。如上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多组集热管中至少有一组是圆弧形弯管。如上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两组之间的接头有外套接管和集热接管;外套接管套在两对接的外套管外壁,外套接管与外套管之间有粘合剂;集热接管衬在两对接的集热管内壁,集热接管与集热管之间有粘合剂。如上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两组之间的接头有外套接管和集热接管;外套接管套在两对接的外套管外壁,外套接管外有两个外套螺母,外套接管与外套螺母之间的接触面为圆锥形螺纹面;集热接管衬在两对接的集热管内壁,集热接管内有两个衬管塞,集热接管与两个衬管塞之间的接触面为圆锥形螺纹面;衬管塞的中心是个周壁有折线的通孔。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免除当前各研究单位对太阳能集热管的集热管的选材、开发、研制上,人力、物力、时间、资金的大量投入。本新型技术只沿用太阳能真空管选用的一般材料、生产设备、设施和工艺流程,工装技术检测器具即可满足太阳能集热管的各项技术指标,真正实现节能、降耗、创值、增效。2. 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用性好。能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过程管理的良好条件。3.保证了建筑业一体化设计,满足屋面结构布局的充分利用,使建筑业与太阳能能源有机相结合向多元性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技术。4. 对加速对太阳能能源的应用、推广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促进了普及率,直接对社会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套直管,2外套圆弧弯管,3外套接管,4集热直管,5集热弯管,6集热接管,7出水管, 8进水管,9粘合剂。图1a,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b,是图1中外套接管3的结构示意图。图1c,是图1中集热弯管5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2b,是图2中外套接管3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图2中集热弯管6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集热首管,11集热中间管,12集热尾管,13集热衬管,14外套接管,15外套螺母,16衬管塞,17正六边形内孔,18圆锥螺纹,19圆锥螺纹。图3a,是图3中外套螺母15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中衬管塞16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它包括外套管1和集热管4,外套管1和集热管4之间为真空,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在图1中有多组集热管,外套接管3和集热接管6构成接头,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集热管之间的对接端有粘合剂9,两组集热管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外套接管3与外套管1之间,集热接管6集热管4之间,均有粘合剂。实施例1中还有外套圆弧弯管2和集热弯管5构成的圆弧形弯管。在各连接处和接触端面均可采用J-50合成胶。由于采用了组装的结构,集热管可以铺满整个光照面,不必在屋面架设许多的水箱,从而有效的利用了整个光照的屋面。此外,集热管与水箱的接口也可以大大的减少,使大面积施工较为快捷和方便。图2表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区别在与两组集热管之间的真空是连通为一体的,其真空是在两组集热管用接头连接后再抽真空封口而成。图3表示了更为可靠的一种接头方式。该接头有六个零件,即1个外套接管14,2个外套螺母15;1个集热衬管13,2个衬管塞16。外套接管14的外面有圆锥螺纹18,外套螺母15有与之对应的圆锥螺纹;集热衬管13的内面有圆锥螺纹19,衬管塞16有与之对应的圆锥螺纹;衬管塞16的中心有正六边形内孔17,可以用于装配工具旋转。安装时,先将两个衬管塞16旋转装进集热衬管13两头使其成为一体,再将两个外套螺母15旋转装在外套接管14两头使其成为一体;将集热衬管13的一端塞入集热尾管12中,将外套接管14的一端套在集热尾管12上,再将集热中间管11插入集热衬管13和外套接管14之间与集热尾管12对接;用工具伸入正六边形内孔17旋转里端的衬管塞16,使集热衬管13的紧贴在集热尾管12和集热中间管11内壁上,旋转外套螺母15使外套接管14紧压在集热尾管12和集热中间管11的外壁上。照此方法,继续对接集热首管10。在各连接处和接触面均可以涂上J-50合成胶。集热首管10、集热中间管11和集热尾管12之间的真空可以是如图所示各自独立的,也可以象实施例2一样是连为一体的。权利要求1.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套管和集热管,外套管和集热管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有多组集热管,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或连通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多组集热管中至少有一组是圆弧形弯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两组之间的接头有外套接管和集热接管;外套接管套在两对接的外套管外壁,外套接管与外套管之间有粘合剂;集热接管衬在两对接的集热管内壁,集热接管与集热管之间有粘合剂。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两组之间的接头有外套接管和集热接管;外套接管套在两对接的外套管外壁,外套接管外有两个外套螺母,外套接管与外套螺母之间的接触面为圆锥形螺纹面;集热接管衬在两对接的集热管内壁,集热接管内有两个衬管塞,集热接管与两个衬管塞之间的接触面为圆锥形螺纹面;衬管塞的中心是个周壁有折线的通孔。专利摘要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套管和集热管,外套管和集热管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有多组集热管,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或连通为一体。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屋面的光照,且有利于大面积安装施工;保证了建筑业一体化设计,满足屋面结构布局的充分利用,使建筑业与太阳能能源有机相结合向多元性产业发展。文档编号F24J2/05GK2837738SQ20052009594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尹维坊, 陈家鑫, 田松青 申请人:武汉市飞龙矿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套管和集热管,外套管和集热管之间为真空,其特征在于:一根外套管和一根集热管为一组集热管,有多组集热管,每两组之间通过接头连接,两组之间的真空是各自独立的或连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维坊陈家鑫田松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飞龙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