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国平专利>正文

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17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固定件、下颌固定件、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所述上颌固定件相对位于所述下颌固定件前方;所述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相交替地连接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之间。该复合装置同时实现了促进下颌骨发育与正畸牙的三维移动,大大提高了生长发育期以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为特征的

A compound device for extending mandible and realizing three-dimensional movement of orthodontic teeth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正畸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因牙、牙弓及上下颌骨、肌肉等因素导致的、以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为特征的类牙颌面畸形,是正畸临床上最常见的畸形类型,其发病率为15%-20%,占正畸患者的49%,此类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颜貌和功能。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干预对此类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建议将8-10岁作为矫治这类骨性不调的黄金时期。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常伴有上下牙列拥挤不齐、上下牙弓长宽高三维不调的问题。现大部分医生矫治类患者,多采用前伸下颌骨、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阶段和上下牙列三维移动控制双期矫治,先后分别对下颌发育不足、下颌骨位置后缩与上下牙列三维不调的问题进行矫治,其治疗周期长(三年以上),且在下颌骨前伸阶段(12个月左右),因无法同时对上下牙列进行三维调整移动,患者常常伴有影响美观的上下前牙拥挤不齐、后牙因上颌骨前牵引而产生的无咬合接触、因严重拥挤错位牙而出现的龋齿与牙周病等问题,都使矫治的美观、功能、健康的目标,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其次,以下颌发育不足、位置后缩为特征的生长发育期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现有传统前伸下颌骨后,容易产生上、下颌前牙唇倾度增大以及下颌磨牙伸长导致下颌骨发生后下旋转等副作用,使后续的正畸治疗变得复杂。虽然,最近几年,国内外生产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厂商,都先后推出了前伸下颌骨、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阶段和上下牙列三维移动二合一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期望能缩短临床治疗过程、提高矫治效能,但它们采用的都是与牙套材料一样的软性材料来制作下颌前导装置,此类前导装置比较容易变形,从而影响了前伸下颌的设定量、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的效能,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因此针对下颌发育不足、位置后缩且伴有牙齿排列不整齐的生长发育期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从而保证下颌前导能够达到设定的前伸量、刺激咀嚼肌群产生足够大的牵张力,产生足够大的功能矫形力,更有效地促进下颌骨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装置,同时实现了促进下颌骨发育与正畸牙的三维移动,大大提高了生长发育期以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后缩为特征的类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效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固定件、下颌固定件、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所述上颌固定件相对位于所述下颌固定件前方;所述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相交替地连接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对应于所述上颌固定件的位置处开设有上开孔,所述上颌固定件穿过所述上开孔露出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或刚性连接件连接;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对应于下颌固定件的位置处开设有下开孔,所述下颌固定件穿过所述下开孔露出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或刚性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均呈蘑菇形,头部直径为3毫米左右,根部高度为1毫米左右,底部直径3毫米左右。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牵引弹性圈,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上颌固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颌固定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刚性杆部和分别设于所述刚性杆部两端上的两连接部,其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上颌固定件连接,另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下颌固定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杆部的长度为2.5厘米左右,直径为2.5毫米左右,两端直径增加到3.0毫米左右,两端长度为2毫米左右。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杆部采用单节杆结构或者双节可调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双节可调杆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芯杆,所述外套管和内芯杆之间通过螺纹旋接,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外套管上,另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内芯杆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连接体和球杆连接体,所述环形连接体用于与所述上颌固定件或下颌固定件连接,具有一缺口;所述球杆连接体用于与所述刚性杆部连接,具有一球体和一杆体;所述球杆连接体的球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刚性杆部内的球形槽中,所述球杆连接体的杆体与所述环形连接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体的圆环直径为3毫米左右,所述缺口的弧长为毫米左右,所述球柱形连接体的球体直径为2毫米左右,柱体直径为1毫米左右,柱体长度为1.5毫米左右。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复合装置在利用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来对口腔内牙齿进行三维正畸移动的同时,还交替利用所述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在不同时间段对下颌骨产生的向前的牵引力,使下颌骨位置前伸、刺激咀嚼肌群使之产生牵张力,此牵张力又通过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传递到牙齿、颌骨,起到功能性颌骨矫形的作用,促进生长发育期患者下颌骨发育,达到矫治下颌骨发育不足牙颌面畸形的目的,同时实现了促进生长发育期患者下颌骨发育与正畸牙三维方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生长发育期下颌骨发育不足、位置后缩的牙颌面畸形患者的矫治效能。该复合装置首次在国内外采用弹性圈对下颌骨进行牵引的方法,消减了目前常用传统装置前导下颌时,上前牙易唇倾的不良副作用;同时采用硬质材质来制作所述刚性连接件,不同于现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采用易变形的软性材质制作下颌前导装置的设计,从而保证了下颌前导能够达到设定的前伸量、刺激咀嚼肌群产生足够大的牵张力,产生足够大的功能矫形力,更有效地促进下颌骨发育。该复合装置操作难度低,且可由患者自行对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佩戴与更换,同时在不同时间段自行替换所述软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省去复诊的麻烦,更高效地实现了牙颌面畸形矫治的四个目标:美观、功能、健康、稳定的咬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上颌固定件或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下颌固定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颌固定件或下颌固定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连接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刚性连接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刚性连接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1、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2、上颌固定件31、下颌固定件32、弹性连接件4和刚性连接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固定件、下颌固定件、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所述上颌固定件相对位于所述下颌固定件的前方;所述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相交替地连接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固定件、下颌固定件、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所述上颌固定件相对位于所述下颌固定件的前方;所述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相交替地连接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对应于所述上颌固定件的位置处开设有上开孔,所述上颌固定件穿过所述上开孔露出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或刚性连接件连接;所述下颌系列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对应于下颌固定件的位置处开设有下开孔,所述下颌固定件穿过所述下开孔露出而与所述弹性连接件或刚性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固定件和下颌固定件均呈蘑菇形,头部直径为2.5毫米左右,根部高度为1毫米左右,底部直径3毫米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牵引弹性圈,其一端用于与所述上颌固定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颌固定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下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件包括刚性杆部和分别设于所述刚性杆部两端上的两连接部,其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上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熊国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