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国平专利>正文

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306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包括前牵引器、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以及将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与前牵引器相连的牵引弹性圈,该装置在利用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实现对口腔内牙齿进行三维正畸移动的同时,还通过前牵引器给牵引弹性圈提供支撑力,使牵引弹性圈产生向前的弹力,通过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传导到上颌骨,达到前牵引上颌骨、促进生长发育期患者上颌骨发育的目的。这种装置,因同时实现了促进生长发育期患者上颌骨的发育与正畸牙三维方向的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生长发育期患者骨性三类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效能,更快地实现牙颌面畸形矫治的四个目标:美观、功能、健康、稳定的咬合。

A compound device for anterior distraction of maxilla and simultaneous three-dimensional movement of orthodontic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口腔正畸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常表现为面中份凹陷,大多数是因为上颌发育不足引起。其在白种人中的发生率大约是1%~5%,而在亚洲人群中,其发生率高达约14%。该畸形还可随发育生长期患者的全身生长发育进一步加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咀嚼功能,甚至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干预对此类患者的预后很有帮助,建议将8-10岁作为矫治这类骨性不调的黄金时期。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常伴有上下牙列存在拥挤不齐、长宽高三维不调的问题。现有骨性Ⅲ类患者的正畸治疗,通常分为上颌前牵引阶段和上下牙列三维移动控制阶段,先后分别对上颌发育不足与上下牙列三维不调的症状进行矫治,其治疗周期长(三年以上),且在上颌骨前牵引阶段(12个月左右),因无法同时对上下牙列进行三维调整移动,患者常常伴有影响美观的上下前牙拥挤不齐、后牙因上颌骨前牵引产生的无咬合接触、严重拥挤错位牙出现的龋齿与牙周病等问题,都使矫治的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牵引器、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以及将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与所述前牵引器相连的牵引弹性圈,利用牵引弹性圈的收缩弹力作为牵引力,作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上颌骨,达到前牵引上颌骨、促进上颌骨发育的目的;所述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设有牵引构件,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牵引弹性圈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牵引器、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以及将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与所述前牵引器相连的牵引弹性圈,利用牵引弹性圈的收缩弹力作为牵引力,作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上颌骨,达到前牵引上颌骨、促进上颌骨发育的目的;所述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设有牵引构件,所述牵引构件与所述牵引弹性圈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矩形,且设有固定孔装设所述牵引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构件为牵引钩,所述牵引钩包括固定杆和连接部,且固定杆装设于系列个性化无托槽矫治器的固定部内,所述连接部设于固定杆顶端,为凹面朝向口腔内侧的问号钩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的长度不小于4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牵引器包括头部固定组件、颏部固定组件、牵引柱组件和连接杆组件,所述头部固定组件、颏部固定组件和牵引柱组件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为一体;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的头部连接杆、与颏部固定组件相连的颏部连接杆,以及将所述头部连接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熊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