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以及打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00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包括:框架、布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株高感知机构、布置在所述框架前端的打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识别棉花顶尖位置精度高。通过成像器与控制器,满足非接触式识别与机械仿形的瞬间同步性,提高了精度;免切割的拍击法减少对植株的伤害;能够充分利用棉花植物体的顶尖脆嫩的生长特点,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光合作用的棉叶;多行打顶时,各打顶单体可独立运行,互不干涉;可根据不同的品种生长状态,调节拍打的幅度与力度,满足不同的打顶需求。

A cotton topping device and method to restrain the damage of cotton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以及打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以及打顶方法,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棉花作物具有“顶端生长优势”的特点,棉花打顶是其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去除棉花顶芯,既可以促进棉株结铃成桃,实现增产增收,又可以提升棉花品质。过去,多数采用传统的人工打顶,生产效率低,打顶手段单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棉花产业发展需求;近几年,部分地区尝试化学打顶的方法,但存在打顶效果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差别明显,或造成棉花减产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实施棉花打顶机械化才是适合我国棉花生产的优选途径。农机要与农艺紧密融合。随着棉花机械化采摘的推广使用,对棉花田间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棉花生长中、后期,采取每周多批次地喷晒“缩节胺”药剂,以缩短果枝台距,来满足机采时植株高度低的作业要求。其影响的结果是,在实施棉花打顶期间,棉花顶芯往往压缩到顶部2~3台果枝供养的棉叶内部。使用传统的机械化平切“剃头法打顶”,往往间接地过多切除了几片供养的棉叶,无法达到或接近传统人工打顶“一芯一叶”的去顶农艺要求,平均每株减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布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株高感知机构、布置在所述框架前端的打顶机构;所述打顶机构通过平行连杆连接所述框架,平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打顶机构与所述框架铰接;所述框架与所述平行连杆之间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能够推动所述平行连杆运动,进而改变所述打顶机构的高度;所述株高感知机构由成像器和控制器组成,所述成像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液压缸;所述打顶机构包括打顶支座、布置在打顶支座上的曲柄、一端与所述曲柄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打板组件;所述打板组件包括打板、自所述打板顶部向上延伸的打板杆;所述打板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杆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布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株高感知机构、布置在所述框架前端的打顶机构;所述打顶机构通过平行连杆连接所述框架,平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打顶机构与所述框架铰接;所述框架与所述平行连杆之间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能够推动所述平行连杆运动,进而改变所述打顶机构的高度;所述株高感知机构由成像器和控制器组成,所述成像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液压缸;所述打顶机构包括打顶支座、布置在打顶支座上的曲柄、一端与所述曲柄铰接的连杆、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打板组件;所述打板组件包括打板、自所述打板顶部向上延伸的打板杆;所述打板杆的顶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打板与所述支座之间布置有弹性阻尼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限制所述打板杆侧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损棉叶的棉花打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林谢庆石磊孙勇飞孔凡婷吴腾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