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799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包括:(1)插穗处理;(2)上盆土与扦插;(3)缓苗期管理;(4)摘心处理:摘心;矮化处理;花期调控;(5)肥水管理。栽培过程中使用潮汐式苗床培育。该方法亩产量增加45%,提高了菊花的品质,成活率提高26.8%,通过水肥闭合循环利用和精准控制,实现自动化,提高栽培效率。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mini multi headed Chrysanthemum under tidal irr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菊花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菊花,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近年来,盆栽迷你多头小菊因其植株低矮圆整、花色鲜艳、开花繁密且花期长,能够表现出特有的品种性状,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成为布置场馆、会议厅、宾馆大堂、花坛花境的极佳植物素材,同时也因跻身于家庭园艺的新宠而需求量大增。迷你多头小菊要求株型矮化,节间长度均匀,叶片均匀、浓绿无病虫药害,花朵颜色艳丽,花形均匀、小巧别致,而且可以实现周年生产,所以种植技术相对较高。水分是菊花生产中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水分灌溉方法以顶部喷洒为主,不仅水分浪费严重,而且容易造成苗床湿度过大,病虫害加重、菊花长势不一致等问题。潮汐式灌溉系统是根据潮水起落落差原理设计的,实现定时定量给水与施肥,营养液配比多由计算机完成,灌溉用水严格按指标和肥料混合,混合成的液体会在同一时间像海水涨潮一样涌出栽培床面,使放在上面栽培容器里的基质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状的容器底部吸入肥料,并且施肥相当精确的一种节水、高效、省工的灌溉系统。潮汐灌溉技术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潮汐灌溉系统设备大多采用整体式潮汐灌溉水槽进行的盆栽植物和容器育苗,也有一些地面式灌溉系统,但是目前有关地面式潮汐灌溉的水肥使用,进一步说在地面潮汐盆栽花卉方向,特别是在日光温室盆栽迷你多头小菊地面式潮汐灌溉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还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插穗处理:选取无病虫药害,且经过二次修剪后的具有7~9片叶的顶端健壮嫩枝作为插穗,保留插穗长度5~6cm,摘除上部5~6片叶,留下底部2~3片叶;(2)上盆土与扦插:将基质装入花盆,后将花盆均匀置于带有温室系统的潮汐式苗床上,上盆完成后调节苗床内清水液面,浸泡基质,选择步骤(1)中处理后的插穗插入花盆的中心,后压实;(3)缓苗期管理:温度控制在18~25℃,扦插后前3天加盖覆盖物,相对湿度保证在85%以上,扦插第5天揭去塑料薄膜,第7天时揭去无纺布,揭去覆盖物的时间选择在下午或阴天进行;(4)摘心处理:摘心:苗高达到7~8cm时进行一次摘心;矮化处理:摘心后转入花期调控阶段时,喷洒矮化剂,7~15天喷施一次,花期处理期使用1~3次;花期调控:对盆栽菊花苗进行遮光处理;(5)肥水管理:缓苗期:扦插1周后随水施肥,频度为每隔4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摘心后至花芽分化期:频度为每隔3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成花期:频度为每隔2天1次,顺序为施两次肥,浇一次清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使用萘乙酸溶液对插穗进行蘸根处理。所述步骤(2)中基质成分包括泥炭、食用菌渣、蛭石、珍珠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潮汐式苗床包括苗床、苗床边缘设置围栏,上方放置花盆,中部设置中心沟槽,中心沟槽底部间隔设置出、回水口,下方设置通水管道,通水管道一端连通第一通水管,第一通水管通过第一抽水泵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通过第二通水管与储液罐A连通,第二通水管上设置第一阀门,储液罐A通过第三通水管与储液罐B连通,第三通水管上设置第二阀门,储液罐B通过第二抽水泵与第四通水管连接,第四通水管连接通水管道的一端,第四通水管上设置供液总阀,第一通水管设置回流总阀,储液罐B与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水管内设置粗过滤器。所述储液罐A上设置营养液监控系统,所述苗床埋设于土壤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地面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小菊花温室栽培方法实现了温室周年栽培,获得显著的栽培效果:一、增加45%的亩产量;二、成品花冠幅直径9~10cm,整齐一致,改善品质;三、直接上盆的种植方式优于穴盘育苗再移栽的种植方式,不仅仅节省60%劳动力、省去缓苗时间、提早菊花5~8天上市时间,同时连盆搬运方便、快捷、卫生;四、配制迷你菊花专用基质(优选配比:泥炭与食用菌渣、蛭石、珍珠岩,按照4∶0.5∶1∶0.5配比),杜绝外来病菌源头,减少菊花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大大降低产品损耗、提高26.8%成活率;四、特定的肥水供应比例及使用参数,提高水资源和营养液的利用率,实现了灌溉水肥精准供给,具有节水、提升作物生长速率、促进植株根系吸收营养、降低苗床湿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中使用的潮汐式灌溉装置,利用水分或营养液通过花盆基质底部网孔和基质毛细管逐步抵达扦插苗根际,实现了水肥闭合循环利用和精准控制,减轻植株因常规喷淋浇水生产而造成的基质板结,植株长势较差的现象。地面潮汐式灌溉通过水肥循环管路控制,可实现全自动化,提高劳动效率,比穴盘育苗更适合盆栽花卉植物大批量生产,解决了工厂化、规模化花卉植物生长的浇水量大、耗时费人工,顶部喷洒不均匀导致的幼苗植株倒伏、植株长势不一致等问题。同时地面潮汐式苗床相对于普通移动式、托盘式、槽式潮汐灌溉苗床建造材料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法容易操作,其实施空间利用率最高、维修保养费用最低、收益率最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潮汐式灌溉栽培装置,包括苗床1、苗床1边缘设置围栏2,上方放置花盆7,中部设置中心沟槽3,中心沟槽3底部间隔设置出、回水口6,下方设置通水管道4,通水管道4一端连通第一通水管9,第一通水管9通过第一抽水泵10与沉淀池12连通,沉淀池12通过第二通水管13与储液罐A15连通,第二通水管13上设置第一阀门14,储液罐A15通过第三通水管16与储液罐B19连通,第三通水管16上设置第二阀门18,储液罐B19通过第二抽水泵21与第四通水管22连接,第四通水管22连接通水管道4的一端,第四通水管22上设置供液总阀23,第一通水管9设置回流总阀8,储液罐B19与控制装置20连接。苗床1两侧高于中间区域。第一通水管9内设置粗过滤器11。储液罐A15上设置营养液监控系统17。出、回水口6设置阻隔网。苗床1埋设于土壤5中。本实施例的种植过程如下:1、建立地面式潮汐灌溉栽培床:苗床1长80m,苗床1宽3m,苗床1四周围栏2高15厘m;苗床1地面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苗床1四周围栏2用砖块砌成,且围栏2砖块包被柔性橡胶作为阻水挡板防止渗漏水;苗床1中心位置建造成水泥混凝土浇筑式中心沟槽3,沟槽宽12厘m、深5厘m、长80m;沟槽每隔20m建造一个出、回水口6,直径10厘m,出、回水口上铺设阻隔网,方便过滤大型基质、枯叶等,沟槽下铺设通水管道4,茎粗20厘m,出、回水口6与通水管道4相连,便于水分或营养液出(回)。苗床1建造成中心低,两边高形式,即靠近两侧围栏2位置地面垫高成1.25厘m/1.5m,坡度慢慢缓向中间沟槽两侧,苗床1四周与中心沟槽3位置形成落差,有助于水分或营养液回流收集。2、建立营养液循环系统:苗床1一端的进出水管道,用通水管依次连接到1个沉淀池和2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插穗处理:选取无病虫药害,且经过二次修剪后的具有7~9片叶的顶端健壮嫩枝作为插穗,保留插穗长度5~6cm,摘除上部5~6片叶,留下底部2~3片叶;/n(2)上盆土与扦插:将基质装入花盆,后将花盆均匀置于带有温室系统的潮汐式苗床上,上盆完成后调节苗床内清水液面,浸泡基质,选择步骤(1)中处理后的插穗插入花盆的中心,后压实;/n(3)缓苗期管理:温度控制在18~25℃,扦插后前3天加盖覆盖物,相对湿度保证在85%以上,扦插第5天揭去塑料薄膜,第7天时揭去无纺布,揭去覆盖物的时间选择在下午或阴天进行;/n(4)摘心处理:摘心:苗高达到7~8cm时进行一次摘心;矮化处理:摘心后转入花期调控阶段时,喷洒矮化剂,7~15天喷施一次,花期处理期使用1~3次;花期调控:对盆栽菊花苗进行遮光处理;/n(5)肥水管理:缓苗期:扦插1周后随水施肥,频度为每隔4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摘心后至花芽分化期:频度为每隔3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成花期:频度为每隔2天1次,顺序为施两次肥,浇一次清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插穗处理:选取无病虫药害,且经过二次修剪后的具有7~9片叶的顶端健壮嫩枝作为插穗,保留插穗长度5~6cm,摘除上部5~6片叶,留下底部2~3片叶;
(2)上盆土与扦插:将基质装入花盆,后将花盆均匀置于带有温室系统的潮汐式苗床上,上盆完成后调节苗床内清水液面,浸泡基质,选择步骤(1)中处理后的插穗插入花盆的中心,后压实;
(3)缓苗期管理:温度控制在18~25℃,扦插后前3天加盖覆盖物,相对湿度保证在85%以上,扦插第5天揭去塑料薄膜,第7天时揭去无纺布,揭去覆盖物的时间选择在下午或阴天进行;
(4)摘心处理:摘心:苗高达到7~8cm时进行一次摘心;矮化处理:摘心后转入花期调控阶段时,喷洒矮化剂,7~15天喷施一次,花期处理期使用1~3次;花期调控:对盆栽菊花苗进行遮光处理;
(5)肥水管理:缓苗期:扦插1周后随水施肥,频度为每隔4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摘心后至花芽分化期:频度为每隔3天1次,顺序为浇两次清水,施一次肥;成花期:频度为每隔2天1次,顺序为施两次肥,浇一次清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迷你多头菊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使用萘乙酸溶液对插穗进行蘸根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式灌溉迷你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叶琼孙鹏赵彬孙朋朋颜志明汤伟华张更冯英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