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97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包括包覆在卷材外表面上的表层防护圈以及包覆在卷材内表面上的内层防护圈,表层防护圈和内层防护圈的两端之间通过绳网相连;在内层防护圈的两侧边相对应位置安装有防护垫,防护垫设有与内层防护圈贴合的内垫片、以及与卷材贴合的外垫片,外垫片上设置有回收孔,内垫片上与内层防护圈贴合面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衔接起吊钢丝绳的凹槽。能够有效的对卷材的表面和内面进行防护,确保卷材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破损,而且通过防护垫方便卷材的起吊运输,不但有效保护起吊的钢丝绳,同时使卷材的边沿不会被钢丝绳磨坏,另外卷材在起吊中不会发生偏移,安全性能优,节省了运输成本,且降低了起吊成本。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筒材料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卷材制品的存在状态通常为圆筒形固定结构上的缠绕。卷材制品的外表面一般为材料层,由于卷材制品形状的特殊性,若只用夹爪对其进行拿取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保持。而卷材制品的内部一般为光滑的圆筒形壁面,因此也很难与现有的夹持结构进行有效的连接,且容易造成拿取中途的掉落状况,对卷材制品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带来了威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卷材制品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完成。当卷材制品的质量或体积较大时则往往需要多个人对其进行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工作的持续安全进行,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中的使用,本技术提出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设计新颖,不但能够有效的对卷材进行保护,而且利于卷材的起吊运输,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包覆在卷材外表面上的表层防护圈以及包覆在卷材内表面上的内层防护圈,表层防护圈、内层防护圈采用的材质均为冷轧板,表层防护圈和内层防护圈的两端之间通过绳网相连;在内层防护圈的两侧边相对应位置安装有防护垫,防护垫设有与内层防护圈贴合的内垫片、以及与卷材贴合的外垫片,外垫片上设置有回收孔,内垫片上与内层防护圈贴合面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衔接起吊钢丝绳的凹槽。防护垫与内层防护圈固定相连,可以直接焊接在一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表层防护圈、内层防护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向卷材中心部弯折的折边,折边的高度为5-10mm。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防护垫的外垫片和内垫片垂直连接。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凹槽的数量为三个,凹槽之间均匀分布。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防护垫的外垫片的形状呈扇形状,回收孔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外垫片的两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绳网一边与内层防护圈固定相连,另一边与外层防护圈活动相连,在外层防护圈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绳网的挂钩。绳网与内层防护圈固定相连的方式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能够实现固定的方式,如采用卡箍将绳网压在内层防护圈上,卡箍采用钢板材料,并与内层防护圈焊接。绳网为软体结构,是由绳子编制制成。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只要将内层防护圈放在卷材的内表面上,在安装时,注意要将防护垫装在卷材的上部两侧,将表层防护圈放在卷材外表面上,然后将绳网的自由端挂在外层防护圈的挂钩上,即可将表层防护圈和内层防护圈实现固定。防护垫对称设置在卷材的两侧,钢丝绳穿过卷材并处于防护垫的凹槽中,即可进行起吊工作。起吊结束后,可以拆下绳网取下防护装置,通过在回收孔上绑上钢丝,可以将整个防护放置扣在起吊钢丝绳上实现回收,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卷材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进行防护,确保卷材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破损,而且通过防护垫方便卷材的起吊运输,不但有效保护起吊的钢丝绳,同时使卷材的边沿不会被钢丝绳磨坏,另外卷材在起吊中不会发生偏移,安全性能优,节省了运输成本,且降低了起吊成本,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垫结构图;图中100-表层防护圈,110-内层防护圈,120-卷材,121-绳网,130-防护垫,131-回收孔,132-凹槽,133-内垫片,134-外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卷材120,还包括包覆在卷材120外表面上的表层防护圈100以及包覆在卷材内表面上的内层防护圈110,表层防护圈100、内层防护圈110采用的材质均为冷轧板,表层防护圈100和内层防护圈110的两端之间通过绳网121相连。绳网为软体结构,是由绳子编制制成。所述的绳网121一边与内层防护圈110固定4相连,另一边与外层防护圈100活动相连,在外层防护圈100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绳网121的挂钩。在内层防护圈110的两侧边相对应位置安装有防护垫130,使用时,防护垫130处于卷材的上部两侧。防护垫130设有与内层防护圈110贴合的内垫片133、以及与卷材120贴合的外垫片134,外垫片134上设置有回收孔131,内垫片134上与内层防护圈110贴合面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衔接起吊钢丝绳的凹槽132。另外所述的表层防护圈100、内层防护圈110的两侧均设置有向卷材中心部弯折的折边,折边的高度为10mm。表层防护圈100、内层防护圈110可以为一整个圆环形防护圈;也可以为半圆形防护圈,其弧形大于卷材周长的二分之一,防护圈的长度与卷材的长度相等。所述的防护垫130的外垫片134和内垫片133垂直连接,外垫片134的形状呈扇形状,回收孔131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外垫片134的两边。所述的凹槽132的数量为三个,凹槽132之间均匀分布。卷材120在盘卷完成的时候,分别在卷材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包覆表层防护圈100和内层防护圈110,表层防护圈100和内层防护圈110的两侧均有向卷材中心弯折的折边,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破坏到卷材120的侧边,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在表层防护圈100和内层防护圈110的两端之间设置绳网121。可以在安装时,通过绳网实现将表层防护圈100和内层防护圈110与卷材固定在一起。在内层防护圈110两侧的防护垫130,可以方便起吊钢丝绳的排布,这样在起吊的过程中钢丝绳在凹槽132内不会发生偏移,增强了卷材起吊时的安全性能,而且增强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钢丝绳直接和卷材120的摩擦,也减少卷材120的磨损,实用性能优。起吊结束后,可以拆下绳网取下防护装置,通过在回收孔131上绑上钢丝,可以通过钢丝将整个防护放置扣在起吊钢丝绳上实现回收,再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卷材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进行防护,确保卷材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破损,而且通过防护垫方便卷材的起吊运输,不但有效保护起吊的钢丝绳,同时使卷材的边沿不会被钢丝绳磨坏,另外卷材在起吊中不会发生偏移,安全性能优,节省了运输成本,且降低了起吊成本,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在卷材外表面上的表层防护圈以及包覆在卷材内表面上的内层防护圈,表层防护圈、内层防护圈采用的材质均为冷轧板,表层防护圈和内层防护圈的两端之间通过绳网相连;在内层防护圈的两侧边相对应位置安装有防护垫,防护垫设有与内层防护圈贴合的内垫片、以及与卷材贴合的外垫片,外垫片上设置有回收孔,内垫片上与内层防护圈贴合面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衔接起吊钢丝绳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在卷材外表面上的表层防护圈以及包覆在卷材内表面上的内层防护圈,表层防护圈、内层防护圈采用的材质均为冷轧板,表层防护圈和内层防护圈的两端之间通过绳网相连;在内层防护圈的两侧边相对应位置安装有防护垫,防护垫设有与内层防护圈贴合的内垫片、以及与卷材贴合的外垫片,外垫片上设置有回收孔,内垫片上与内层防护圈贴合面相反的一面上设置有衔接起吊钢丝绳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卷材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防护圈、内层防护圈的两侧均设置有向卷材中心部弯折的折边,折边的高度为5-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祥张燕涛吴丰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港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