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785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该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乘客门监测装置和控制开关,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乘客门监测装置监测乘客门的开启状态并将该状态信息通过控制开关后发送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该状态信息并控制车辆发动机或电机,该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还包括后舱门监测装置、驻车制动监测装置、制动气压监测装置、充电状态监测装置和高压部件监测装置。该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可有效防止车辆处于特殊状态下便启动导致的安全问题,同时可以允许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取消部分危险性较低的互锁状态,方便挪移车辆。

A bus interlock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关门起步控制系统中关门命令和起步命令可分别发出,整车控制器只要接收到油门信号就将信号平滑处理后发给主电机控制器,控制输出电流输出使车辆起步,而此时汽车已经起步可能乘客门由于人多拥挤还没有关上,容易致使事故的发生。在此背景下,除了对司机操作驾驶进行安全培训外,从车辆自身的控制系统进行关门起步控制显得尤为紧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技术,申请号为CN201320305396.1,名称电动汽车用关门起步控制系统。尽管现有技术中解决了防止车门未完全关闭车辆便启动的安全问题,但是,当车门行程机构突然损坏时,在正常行驶中或者临时停靠中的客车将无法正常行驶,进而出现突然半路停车,影响交通,或者临时停靠后无法行驶,不能返回停车场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随时取消的客车互锁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乘客门监测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监测乘客门的开启状态并将该状态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后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该状态信息并控制车辆发动机或电机。乘客门监测装置监测乘客门处于开启状态后发送电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进入互锁状态禁止车辆发动机或电机启动,期间可通过控制开关取消互锁状态。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包括乘客门开关和继电器,所述乘客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30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30脚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乘客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86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87a脚为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报警灯。触发互锁时报警灯发光提示驾驶员。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后舱门监测装置、驻车制动监测装置和制动气压监测装置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后舱门监测装置、驻车制动监测装置或制动气压监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同乘客门监测装置,后舱门监测装置、驻车制动监测装置和制动气压监测装置中的任意一个监测到车辆处于后舱门打开状态、驻车制动状态或制动气压低状态时,发送电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进入互锁状态禁止车辆发动机或电机启动,期间可通过控制开关取消互锁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充电状态监测装置和高压部件监测装置,所述充电状态监测装置或高压部件监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直接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充电状态监测装置和高压部件监测装置监测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或高压互锁状态时,发送电信号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进入互锁状态禁止车辆发动机或电机启动,但因为车辆充电状态或高压互锁状态下启动安全威胁较大,因此不能通过控制开关取消互锁状态。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为单片机,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包括乘客门开关,所述乘客门开关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单片机来判断乘客门状态并向整车控制器输出状态信息,同时可手动输入信号来暂停单片机向整车控制器输出状态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止车辆处于特殊状态下便启动导致的安全问题,同时可以允许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取消部分危险性较低的互锁状态,方便挪移车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乘客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后舱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驻车制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制动气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充电状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高压部件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基于ARM的STM32系列144脚位芯片示意图。其中,1乘客门监测装置,2后舱门监测装置,3驻车制动监测装置,4制动气压监测装置,5充电状态监测装置,6高压部件监测装置7,控制开关,8整车控制器,9电机控制器,10驱动电机,11报警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包括乘客门监测装置1、后舱门监测装置2、驻车制动监测装置3、制动气压监测装置4、充电状态监测装置5、高压部件监测装置6、控制开关7、整车控制器8、电机控制器9和驱动电机10;如图2所示,乘客门监测装置包括乘客门开关和继电器一,乘客门开关的一端与继电器一的30脚连接,继电器一的30脚与外部电源连接,乘客门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一的86脚连接,继电器一的87脚悬空,继电器一的87a脚与控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如图3所示,后舱门监测装置包括后舱门开关和继电器二,后舱门开关的一端与继电器二的30脚连接,继电器二的30脚与外部电源连接,后舱门开关的另一端与继电器二的86脚连接,继电器二的87脚悬空,继电器二的87a脚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乘客门监测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监测乘客门的开启状态并将该状态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后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该状态信息并控制车辆发动机或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乘客门监测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监测乘客门的开启状态并将该状态信息通过所述控制开关后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接收该状态信息并控制车辆发动机或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包括乘客门开关和继电器,所述乘客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30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30脚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乘客门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86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87a脚为所述乘客门监测装置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互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报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苗苗房坚张明鑫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