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58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且基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箱,所述设备箱两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循环水管,所述基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双重的散热效果,能够将设备箱内的热量快速去除,有效避免热量的快速积累,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设备箱内部的洁净。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machine with circulation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铣床
,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
技术介绍
数控铣床又称铣床,英文意思是用电子计数字化信号控制的铣床,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数控铣床长时间工作时,其设备箱内的驱动机构长时间工作会产生高温,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散热降温,现有的数控铣床长时间工作时,由于热量积累较快,降温效果差,影响铣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且基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箱,所述设备箱两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循环水管,所述基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循环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套接有扇叶,进风口靠近扇叶一侧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网。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十至二十个散热孔,且十至二十个散热孔等距离分布在设备箱的顶部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盖,且防尘盖位于散热孔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通过设置有水泵和马达,水泵工作能够从水箱内抽水进入到循环水管内,设备箱内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循环水管内的水中,起到良好的水冷散热效果,马达工作能够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时对设备箱内进行风冷散热,起到双重的散热效果,能够将设备箱内的热量快速去除,有效避免热量的快速积累,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2、该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防尘盖,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水箱内的水温,当水箱内水温较高时,通过控制器作用于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保证了铣床水冷散热的效果,防尘盖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可以防止灰尘从散热孔进入至设备箱,保证了设备箱内部的洁净。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的循环水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支撑架、3-水泵、4-半导体制冷片、5-温度传感器、6-水箱、7-防尘网、8-连接管、9-扇叶、10-设备箱、11-散热孔、12-防尘盖、13-散热板、14-马达、15-定位箱、16-循环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10,且基座1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箱15,设备箱10两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循环水管16,基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6,水箱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3,且水泵3的输出端套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循环水管16相连通。本技术中,设备箱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14,马达14的输出轴套接有扇叶9,进风口靠近扇叶9一侧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网7。本技术中,水箱6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传感器5,且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控制器。本技术中,水箱6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4。本技术中,设备箱10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十至二十个散热孔11,且十至二十个散热孔11等距离分布在设备箱10的顶部外壁上。工作原理:铣床长时间工作时,铣床设备箱10内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水泵3工作能够从水箱6内抽水进入到循环水管16内,设备箱10内的热量能够传递到循环水管16内的水中,起到良好的水冷散热效果,马达14工作能够带动扇叶9转动,扇叶9转动时对设备箱10内进行风冷散热,起到双重的散热效果,能够将设备箱10内的热量快速去除,实现了铣床的循环降温,保证了铣床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参照图1,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设备箱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盖12,且防尘盖12位于散热孔11的上方。防尘盖12能够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可以防止灰尘从散热孔11进入至设备箱10,保证了设备箱10内部的洁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10),且基座(1)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箱(15),所述设备箱(10)两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循环水管(16),所述基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3),且水泵(3)的输出端套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循环水管(1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设备箱(10),且基座(1)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箱(15),所述设备箱(10)两侧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循环水管(16),所述基座(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水泵(3),且水泵(3)的输出端套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循环水管(1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降温的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马达(14),马达(14)的输出轴套接有扇叶(9),进风口靠近扇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成刘吉闯王仁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众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