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珍国专利>正文

热管式条带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43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管式条带全玻璃真空集热管,该集热管由金属导热管、带肋片的金属条带镀膜片和内玻璃管管径缩小后的全玻璃真空管组成,其中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插入带肋片的金属条带镀膜片中间孔中,将该条带复合在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上,然后再将该复合条带插入外玻璃管内经封接、真空后,再用金属导热管插入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腔室内剩余间隙用蜡或油充填,其特征是:金属条带镀膜片两肋分别变形为一个或多个半圆形,以形成变型金属镀膜条带,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表面镀金属膜,然后再将该管插入变形金属镀膜条带中间孔中,使变形金属镀膜条带复合在该内玻璃管上,金属导热管冷凝端车削成螺栓并旋入带内螺母的冷凝端帽内进行热传导。(*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式条带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本专利技术属太阳能利用

技术介绍
  本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免镀膜太阳能集热管(专利技术02158297.1),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热管式真空管热压封接合处漏气问题,实行免封盖工艺,具有热管式真空管热容小、启动快和光热转换效率高等特点,但同时它存在如下欠缺:首先,金属条带呈平板状,采光面积小;其次,金属镀膜条带复合在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上,由于玻璃体导热不良,影响了热传导效率;再次,金属导热管冷凝端插入冷凝帽内剩余间隙用导热胶充填,而导热胶的导热性能比金属差从而影响了热传导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金属镀膜条带孔的两边肋片分别变形为一个或若干个半圆形,以增大相同体积下的采光面积;其次,全玻璃真空管的内玻璃管管径缩小后将其表面镀金属膜,以减小金属镀膜条带与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复合热阻;再次,将金属导热管冷凝端车削成螺栓,然后旋入带有内螺母的冷凝端帽内进行热传导。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首先,金属条带镀膜片经变形后,在相同体积下有效增大了采光面积并提高了热效率;其次,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表面镀金属膜,改善了金属镀膜条带与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之间的复合热阻;再次,金属导热管冷凝端的螺旋接合提高了热传导效率。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实施例一,图1是实施例一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图1A-A俯视图;图3和图4是实施例二,图3是实施例二纵剖面构造图,图4是图3A-A-->俯视图  图中1外玻璃管,2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3金属镀膜条带,4金属导热管冷凝端,5金属导热管冷凝端帽。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玻璃外管(1)与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2)经拉底,封接和真空后,其中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2)表面镀金属膜,金属镀膜条带(3)两边的肋片分别变形为一个或若干个半圆形,并将该条带复合在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2)上,金属导热管冷凝端(4)车削成螺栓并旋入带内螺母的金属导热管冷端帽(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热管式条带全玻璃真空集热管,该集热管由金属导热管、带肋片的金属条带镀膜片和内玻璃管管径缩小后的全玻璃真空管组成,其中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插入带肋片的金属条带镀膜片中间孔中,将该条带复合在管径缩小后的内玻璃管上,然后再将该复合条带插入外玻璃管内经封接、真空后,再用金属导热管插入管径缩小后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珍国
申请(专利权)人:熊珍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