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长征专利>正文

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34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采用全新结构设计,针对焦化废水的输送,引入集水容器(5),以集水容器(5)所溢出的焦化废水,依次顺集水容器(5)开口一周围绕设置的屋檐式坡顶围边(6),再贴合沉淀池(3)内壁向下流淌、至浮板(7)上表面,由浮板(7)上镂空结构流至浮板(7)以下区域,经沉淀池(3)内底部的过滤沉淀颗粒(10)实现过滤沉淀,同时,通过浮板(7)对其下方区域焦化废水上表面的压制,有效降低其下方焦化废水的波动情况,如此,将沉淀池(3)划分为上下两区域,在尽可能控制上区域焦化废水输送平和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了下区域焦化废水的静置,大大有效提高了焦化废水的沉淀效率。

A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device for cok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属于焦化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主要来自焦炉煤气初冷和焦化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用水、以及蒸汽冷凝废水,具体包括煤炼焦、煤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在焦化废水处理设备中,辐射式回流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使用,沉淀池在废水处理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有污泥回流沉淀池、物化沉淀池、污泥浓缩池,主要负责泥水分离和污泥浓缩工作,承担着整个工艺系统80%-90%固体悬浮物的去除工作。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结构的构造主要分为:进水区、沉淀区、污泥区和出水区;废水沉淀原理为:泥水混合液从废水输送部件通过进水管输送到导流筒,再进入沉淀区。经过一段时间停留之后,泥水分离,上方的清水进入出水区,从出水通道流入下道工序,而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沉淀到下方,通过刮泥机进入泥斗,然后被污泥泵泵入回流污泥井或污泥压滤机。为保证清水出水无悬浮物,要求出水区液面以下两米无污泥;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结构,泥水混合液(废水)从进水管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针对废水输送部件(1)所输出的焦化废水,实现沉淀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路(2)、沉淀池(3)、顶盖(4)、集水容器(5)、屋檐式坡顶围边(6)、浮板(7)、伸缩杆(8)、导流管(9)、以及铺设于沉淀池(3)内底部的过滤沉淀颗粒(10);/n其中,沉淀池(3)顶部敞开,顶盖(4)的形状、尺寸与沉淀池(3)顶部敞开口的形状、尺寸相适应,顶盖(4)活动盖设于沉淀池(3)顶部敞开口上;顶盖(4)表面的中央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输送管路(2)的外径相适应;废水输送部件(1)的输出端对接输送管路(2)的其中一端,输送管路(2)的另一端由顶盖(4)上方竖...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9 CN 20192015473621.一种焦化废水沉淀处理装置,针对废水输送部件(1)所输出的焦化废水,实现沉淀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路(2)、沉淀池(3)、顶盖(4)、集水容器(5)、屋檐式坡顶围边(6)、浮板(7)、伸缩杆(8)、导流管(9)、以及铺设于沉淀池(3)内底部的过滤沉淀颗粒(10);
其中,沉淀池(3)顶部敞开,顶盖(4)的形状、尺寸与沉淀池(3)顶部敞开口的形状、尺寸相适应,顶盖(4)活动盖设于沉淀池(3)顶部敞开口上;顶盖(4)表面的中央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输送管路(2)的外径相适应;废水输送部件(1)的输出端对接输送管路(2)的其中一端,输送管路(2)的另一端由顶盖(4)上方竖直向下穿过顶盖(4)上的通孔中、位于沉淀池(3)中,且顶盖(4)通孔的内边与输送管路(2)表面对应位置之间相固定连接;集水容器(5)顶部敞开,集水容器(5)顶部敞开口的内径大于输送管路(2)的外径,且集水容器(5)顶部敞开口的外径小于沉淀池(3)的内径,集水容器(5)位于沉淀池(3)中,集水容器(5)顶部敞开口竖直向上,输送管路(2)的另一端竖直向下插入集水容器(5)顶部敞开口、位于集水容器(5)中,且集水容器(5)内壁与输送管路(2)外壁对应位置之间通过连杆(11)固定连接;屋檐式坡顶围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征李鑫罡
申请(专利权)人:张长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