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部翻转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腕部翻转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偏瘫、中风或脑瘫患者以及某些烧伤性患者导致的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难题,按照人体的发育特点,肢体末端神经、肌肉的康复最为缓慢,因此,康复过程中对肢体末端关节比如:腕关节的康复治疗最为关键,此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末端关节运动往往会受到近体侧端肌肉的影响,肢体的运动也主要依赖于近体侧端肌肉收缩,使得控制末端关节的肌肉得不到训练,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以治疗医师的单对单手动治疗为主,并附以简单的康复设备,现有的腕关节康复设备的训练动作较为单一且类型有限,只能对手腕进行简单摆动活动,本来腕关节的运动形式就比较复杂,这些简单的康复设备对腕关节的康复存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这类患者日益增多,依靠单纯的手动治疗或者简单的康复设备很难满足患者的康复需要,因此,亟需一种用于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患者腕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腕部翻转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具 ...
【技术保护点】
1.腕部翻转功能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体、翻转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n所述的支撑体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的底座为长方体状的板体,所述的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中部并横跨底座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在支撑架的顶板的侧面固定有水平伸出的固定板;/n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翻转轴、转动块和齿轮,所述的转动块为长方体状,该转动块通过转动副固定两根同轴且分别向两侧伸出的支撑轴,转动块通过支撑轴水平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板之间,所述的翻转轴通过转动副固定在转动块上的安装孔内,该翻转轴为圆柱形且贯穿转动块,翻转轴的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共面且相互垂直,在翻转轴的外端固定有沿其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腕部翻转功能康复训练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体、翻转机构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的支撑体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的底座为长方体状的板体,所述的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中部并横跨底座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在支撑架的顶板的侧面固定有水平伸出的固定板;
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翻转轴、转动块和齿轮,所述的转动块为长方体状,该转动块通过转动副固定两根同轴且分别向两侧伸出的支撑轴,转动块通过支撑轴水平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板之间,所述的翻转轴通过转动副固定在转动块上的安装孔内,该翻转轴为圆柱形且贯穿转动块,翻转轴的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共面且相互垂直,在翻转轴的外端固定有沿其轴线方向向外伸出的翻转板,在翻转板上设有六个手指绑带,手指绑带的分布与人手自然张开的各个手指的位置相对应,在翻转轴的内端同轴固定有齿轮,在齿轮的外端面固定有球体状的压头,该压头的球心位于翻转轴的轴线上,所述的压头与固定板均位于支撑架的同一侧,在支撑轴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转动块和支撑架的侧板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轴、以及圆盘状的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的电机竖向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且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所述的上转盘和下转盘均与主轴同轴固定,主轴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主轴的下端通过转动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转盘位于下转盘的正上方,在上转盘的下表面设有沿其边沿设置且向下伸出的弧形的凸沿,该凸沿的两端与上转盘的下表面平滑连接,所述的压头位于上转盘的下方且与凸沿对应,所述的下转盘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腊梅,张振香,林蓓蕾,梅永霞,郭二锋,张秋实,郭云飞,张乐芸,付忠荣,栾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