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27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包括一主床、一固定机构和一副床,所述主床包括一躺卧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主床躺卧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副床包括一床体、至少两个挡板、四个拉杆和一支撑件,所述床体呈方形、且其中一较长边开设有内凹面,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凹槽两侧并垂直设于所述床体上,每个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平行设于所述床体远离挡块一侧;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病床资源紧张,相邻两个病床之间的间隙小,在放置陪护床后,不再具有多余的移动空间,夜晚,病人家属在护理病人使,首先起身困难,其次要摆弄陪护床直到方便护理病人,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A hospital bed convenient for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药护理推车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双层病床,其陪护床活动设置在病床的下面,在使用的时候,从病床的下面直接抽出陪护床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病床资源紧张,相邻两个病床之间的间隙小,在放置陪护床后,不再具有多余的移动空间,夜晚,病人家属在护理病人使,首先起身困难,其次要摆弄陪护床直到方便护理病人,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故而提出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解决现有技术由于病床资源紧张,相邻两个病床之间的间隙小,在放置陪护床后,不再具有多余的移动空间,夜晚,病人家属在护理病人使,首先起身困难,其次要摆弄陪护床直到方便护理病人,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包括一主床、一固定机构和一副床,所述主床包括一躺卧面;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主床躺卧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副床包括一床体、至少两个挡板、四个拉杆和一支撑件,所述床体呈方形、且其中一较长边开设有内凹面,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内凹面两侧并垂直设于所述床体上,每个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平行设于所述床体远离挡块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机构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床体上设置的内凹面,在陪护人员休息的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出护理时,可站在内凹面提供的空间中,对病人进行护理,无需挪动副床,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也方便陪护人员起身,解决了由于病床资源紧张,相邻两个病床之间的间隙小,在放置陪护床后,不再具有多余的移动空间,增加护理难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副床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副床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包括一主床100、一固定机构300和一副床200,主床100为病人提供一个休息的环境,副床200为陪护人员提供一个休息的环境,固定机构300的一端与主床100远离躺卧面一侧连接,固定机构300的另一端与副床200配合连接,不使用副床200是,副床200可通过固定机构300收纳在主床100底部,当需要使用时,可将副床200从固定机构300中取出,放置在主床100旁边,供陪护人员休息。本实施例中的主床100包括一躺卧面,病人可在躺卧面上休息,可以理解的是主床100为现有的普通病床,躺卧面为主床100放置时的上方,其中主床100的高度大于副床200的高度,方便将副床200收纳在主床100底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副床200包括一床体210、至少两个挡板220、四个拉杆230和一支撑件240,床体210呈方形、且其中一较长边开设有内凹面211,至少两个挡板220分别位于内凹面211两侧并垂直设于床体210上,每个拉杆230一端与支撑件24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床体210固定连接,支撑件240平行设于床体210远离挡块一侧,支撑件240与固定机构300配合连接。其中,副床200的高度大于主床100的高度,方便将副床200收纳在主床100底部,节省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内凹面211位于床体210较长边的中部,在需要使用副床200时,将床体210的较长边的边缘贴近主床100的较长边,且使内凹面211位于靠近主床100一侧,内凹面211与主床100的较长边围成一个护理空间,护理空间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四十厘米,护理空间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只要满足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护理空间中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挡板220可以为任意的形状,用于固定在床体210位于内凹面211的一侧,护理人员躺在床体210上时,防止护理人员因开设的内凹面211而摔下,挡板220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只要满足不低于二十厘米的高度要求即可。如图3所示,其中,副床200还包括一加长板250和至少两个滑杆260,加长板250位于床体210较短边一侧,加长板250一侧穿过床体210、并与床体210上开设的方槽212滑动连接,每个滑杆260一端与加长板250连接、另一端穿过床体210并与床体210上开设的通孔213滑动连接,可将加长板250从方槽212中抽出,增加副床200可使用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300设于主床100躺卧面相反的一侧,其中固定机构300与支撑件240之间配合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机构300与支撑件240之间的配合方式可采用任意的形式,以方便将支撑件240固定在固定机构300上以及将支撑件240从固定机构300上取下为优。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40可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块,每个条形块一侧均与两个拉杆230连接,每个条形块与固定机构300上开设的两个滑槽310插接;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240还可采用一与床体210相平行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床体210的一侧与拉杆230连接,支撑板与固定机构300上开设的滑槽310滑动连接。工作流程:当需要使用副床200时,将副床200上的支撑件240从固定机构300上的取下,翻转副床200,使支撑件240位于床体210下方,此时支撑件240和拉杆230对床体210起支撑作用,陪护人员可躺在床体210上休息,在陪护人员休息的中途,需要照顾患者时,无需挪动副床200,可将双脚穿过内凹面211所提供的空间中,方便陪护人员起身、站立,方便进行替病人倒水等护理工作。通过在床体210上设置的内凹面211,在陪护人员休息的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出护理时,可站在内凹面211提供的空间中,对病人进行护理,无需挪动副床200,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也方便陪护人员起身,解决了由于病床资源紧张,相邻两个病床之间的间隙小,在放置陪护床后,不再具有多余的移动空间,增加护理难度的问题。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床,所述主床包括一躺卧面;/n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主床躺卧面相反的一侧;/n副床,所述副床包括一床体、至少两个挡板、四个拉杆和一支撑件,所述床体呈方形、且其中一较长边开设有内凹面,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内凹面两侧并垂直设于所述床体上,每个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平行设于所述床体远离挡块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机构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床,所述主床包括一躺卧面;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主床躺卧面相反的一侧;
副床,所述副床包括一床体、至少两个挡板、四个拉杆和一支撑件,所述床体呈方形、且其中一较长边开设有内凹面,至少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内凹面两侧并垂直设于所述床体上,每个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平行设于所述床体远离挡块一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机构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床的高度大于主床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面位于床体较长边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化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