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14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包括肩带、前后衣片,其特征是前衣片为开衫结构,后衣片通过中隔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且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通过侧拉链连接;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回字形按扣,并在前后衣片的衣身中上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回字形按扣配合的第二回字形按扣。利用拉链、绳扣、领口等部件设计,使背心既具有原有衣着功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变换连接获得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快递等物件的支撑兜、拎袋等结构,特别是满足体质较弱人士出外购物、携带多件单个物品时的需要,穿着外形时尚、使用省力。

A multifunctional vest which can support the change of carry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
本技术涉及服饰技术,尤其是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
技术介绍
背心即无袖短上衣,也称为马甲或坎肩,传统的背心基本特征是无领无袖、且作为较短的上衣,主要功能是使前后胸区域保温并便于双手活动,可以穿在外衣之内,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但随着人们实际需要、生活习惯、时尚等变化,现有的背心便有多功能设计内容。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731945U,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背包背心,包括一块内布片层和一块外布片层,该外布片层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于内布片层的边缘,从而形成一具有收容空间的背包体;内布片层顶部设有两肩带,内布片层的底部设有一腰带;外布片层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连接带,该连接带的末端通过插扣分别连接于所述肩带和腰带上,从而形成一背心。这种设计主要作为背包和背心两种使用状态之间切换,而作为背包背带功能的部件设置更多倾向于背包容纳物品功能、户外作业之用。在快递物流迅速发展、时尚穿着的今天,有些人群需要经常去定点区域领取快递,或常有随意购物事件,作为一种背心,如果既能作为时尚服饰点缀自己,又能临时变化成可容纳携带多种形状物件的工具,是市场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时尚、具有多种变换方式、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包括肩带、前后衣片,其特征是前衣片为开衫结构,后衣片通过中隔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且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通过侧拉链连接;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回字形按扣,并在前后衣片的衣身中上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回字形按扣配合的第二回字形按扣。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肩带部位连接有翻领。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侧拉链为双头拉链。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在左右两前衣片之间相对应部位设有相互连接的绳扣。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字形按扣和第二回字形按扣平行布置。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后衣片通过中隔分成的上空腔部是由弧线构成的圆形、心形或椭圆形。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下摆是由弹性织物构成的交错网格结构。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后衣片中的中隔位于腰部以上部位。前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字形按扣、第二回字形按扣均由套环和带相互扣合按扣的条带组成。本技术方案以开衫背心为基本结构体,包括双肩带、前后衣片,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部件设计来达到各功能目的:一是在前衣片开衫连接部位设置相互扣合的绳扣,满足开衫背心或上衣背心的要求;二是后衣片由中隔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除了双肩带之外,领口和上空腔也可以组合成拎包状态的手提部,而且上空腔可设计成多种花式,构成时尚元素,下开档部可以使左右衣片形成自由组合体;三是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设置侧拉链,使其具备合二为一和分而应用的效果,在各种实施状态下随意使用;四是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底端以及前后衣片的中上部内侧设置相互配合的回字形按扣,利用回字形按钮连接成兜袋结构,直接用于各种物件在背心穿着、变换成拎袋状态下放置携带,达到省力、随身量多的目的。进一步,本方案在肩带及领口部位设有翻领,以增大穿着者颈部受力面积,缓解在携带物品时的颈部压力;侧拉链采用双头拉链,可以从上端向下端或从下端向上端随意拉合,构成不同风格的背心或拎袋结构,满足不同物件的摆放;第一回字形按扣和第二回字形按扣一般采用平行布置,在保证外形美观前提下,在组合成拎包时可使物件重力垂直向下而物件本体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保证携带物品时的安全,避免倾倒;本背心中,下摆选用由弹性织物构成的交错网格结构,结实耐用,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后衣片中的中隔布置在腰部以上部位,不仅提高背心后视重心,符合审美要求,而且在作为兜装大件快递模式时在腰部或以上部位作为支撑,省力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拉链、绳扣、领口等部件设计,使背心既具有原有衣着功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变换连接获得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快递等物件的支撑兜、拎袋等结构,特别是满足体质较弱人士出外购物、携带多件单个物品时的需要,穿着外形时尚、使用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前面视图)。图2是图1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回字形按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开衫背心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上衣背心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兜装大件快递模式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挂手拎袋模式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挂手拎袋模式使用状态实施例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中:1.翻领,2.侧拉链,3.绳扣,4.第二回字形按扣,5.第一回字形按扣,6.下摆,7.肩带,8.中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包括双肩带7、前后衣片,在双肩带7部位连接有圆润翻领1,前衣片为开衫结构,在前衣片左右两片之间相对应部位设有相互连接的绳扣3,后衣片通过中隔8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中隔8位于腰部位置。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通过侧拉链2连接,侧拉链2设置在袖窿下面的摆缝处。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6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回字形按扣5,并在前后衣片的衣身中上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回字形按扣配合的第二回字形按扣4,第一回字形按扣5和第二回字形按扣4平行布置。这里的第一回字形按扣5和第二回字形按扣4都是由套环和条带组成,其中条带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若左边部分的前后衣片上布置套环,则右边部分的前后衣片上设置条带,反之亦然,只要保证上、下,前、后的配合即可。且,侧拉链2为双头拉链,可实现向上、向下任意方向的拉合和开启,以及开启高度。进一步,后衣片通过中隔8分成的上空腔部是由弧线构成的心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等图案。下摆6采用较有弹性的牢固织物构成的交错网格结构,如使用太空棉等材料,通过有规律的交错裁剪获得。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开衫背心的使用,侧拉链2可任意选择背心侧边开合状态。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侧拉链2任意选择开合高度,下摆自然拉伸展开,呈现鱼鳞状花纹,作为上衣背心穿着。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兜装大件快递模式使用,侧拉链2可以任意选择开合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包括肩带(7)、前后衣片,其特征是前衣片为开衫结构,后衣片通过中隔(8)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且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通过侧拉链(2)连接;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6)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回字形按扣(5),并在前后衣片的衣身中上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回字形按扣配合的第二回字形按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包括肩带(7)、前后衣片,其特征是前衣片为开衫结构,后衣片通过中隔(8)分为上空腔部和下开档部,且左右两部分的前后衣片分别通过侧拉链(2)连接;在左右两部分前后衣片的下摆(6)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回字形按扣(5),并在前后衣片的衣身中上部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回字形按扣配合的第二回字形按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7)部位连接有翻领(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其特征是,所述侧拉链(2)为双头拉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承托物品变换手拎袋的多功能背心,其特征是,在左右两前衣片之间相对应部位设有相互连接的绳扣(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若涵姚琛王懿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