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07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包括安装有动力系统的底盘,以及通过割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割台,所述割台包括割台架,以及安装在割台架上的切割装置、扶持喂入装置和位于切割装置后方的打捆装置,割台架上还固接有位于打捆装置后方的扶捆杆,所述扶捆杆远离割台架一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底盘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双行芦苇的切割、喂入、打捆、铺放,可以适应满足多种地形、地块的芦苇收获,同时能够满足其他类似作物的收割打捆;能够实现割台上下升降调节和上下摆动调节,提高了收获机的机具适应性和作业效率;通过绞龙对芦苇进行扶持喂入,使得本打捆机的扶持喂入装置实现了对不同高度芦苇的喂入打捆收获。

A double row self-propelled reed combin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
技术介绍
芦苇是一种典型的多年生高大禾草植物,一般生于江河流域和湖区有低洼沼泽地带,也可在沙荒和盐碱地上生长,它的适应性很强,生态幅度广,在中国自东部沿海滩涂到西部大陆性内陆湖沼,从南部亚热带到北部温寒带,均有大面积生长。全国芦苇面积大约有1.2亿亩,国内有苇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南、湖北、山东、江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天津等十七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芦苇的用途十分广泛,既是优质的造纸原料,也是生物质电厂的重要燃料来源。芦苇收割季节短,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及时收割芦苇是提高芦苇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芦苇收获基本依靠落后笨重的手工镰刀和简易机械收割,难以实现芦苇高效收获。申请号为201310372779.5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芦苇收获船,这种芦苇收获船体型庞大,转弯掉头困难,主要适用于收割滩涂和湿地上浅水域中的芦苇。申请号为201220482786.1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芦苇收割机,这种芦苇收割机将芦苇打碎后打成方捆集中运输,效率较低,且结构原理与本专利不同。申请号为200820159261.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这种全自动芦苇打捆车,结构复杂,效率低,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芦苇收获装备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一次性作业可以实现双行芦苇的切割、喂入、打捆、铺放,并且该机器通用性好,作业效率高,操作灵活,收获后芦苇成捆铺放,搬运方便快捷。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包括安装有动力系统的底盘,以及通过割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割台,所述割台包括割台架,以及安装在安装在割台架上的切割装置、扶持喂入装置和位于切割装置后方的打捆装置,割台架上还固接有位于打捆装置后方的扶捆杆,所述扶捆杆远离割台架一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底盘外侧。本方案的底盘给其余各部分提供安装支撑,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动力系统给设备的行走和各部分的动作提供动力,从而实现了芦苇的切割、喂入和打捆,通过设置的扶捆杆,避免芦苇捆落至底盘上,使芦苇捆铺放在底盘外的空地上,避免影响设备行走,同时也便于收集。作为优化,割台连接装置包括与底盘的底盘总架通过横向连接销转动连接的连接架,以及穿设在连接架上的横向连接轴,所述横向连接轴上转动连接割台升降液压缸以及与割台架连接的H型连接板,所述割台升降液压缸远离连接轴的一端通过横向连接销与底盘总架转动连接,H型连接板上通过横向连接销转动连接连接杆,H型连接板与连接杆可相对转动,连接杆远离H型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横向连接销与底盘总架转动连接。本优化方案的割台连接装置通过割台升降液压缸的伸出或缩回带动连接架上下转动,从而通过H型连接板带动割台架上下移动,实现割台的高度调节。作为优化,所述H型连接板通过横向铰轴与割台架转动连接,且割台架还通过割台摆动液压缸与连接轴连接,割台摆动液压缸的一端通过横轴与割台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本优化方案通过割台摆动液压缸的伸出或缩回动作,使割台架绕横向铰轴转动,从而实现割台的摆动调节。作为优化,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固设在割台架上的液压传动箱和若干开设有横向通槽的护刃器,以及与各护刃器上的横向通槽滑接的往复式割刀,所述液压传动箱的输出轴通过摆动连接机构与往复式割刀连接并带动往复式割刀沿横向通槽往复移动。本优化方案通过护刃器给往复式割刀提供导向,并与割刀配合完成切断,通过液压传动箱的转动带动摆动连接机构摆动,从而带动往复式割刀往复移动,往复式割刀套装在护刃器的间隙里,通过传送杆、割刀连接杆实现左右摆动往复式切割作业,结构紧凑,动力传递稳定,切割能力强,避免堵塞。作为优化,所述摆动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液压传动箱输出轴上的传动杆,以及一端与传动杆铰接、另一端与往复式割刀铰接的割刀连接杆。本优化方案的摆动连接机构通过传动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带动往复式割刀来回移动,传动的可靠性强。作为优化,所述扶持喂入装置包括与割台架固接且向前延伸至切割装置前方的至少两分禾器,以及至少两上端向后倾斜的对称安装的喂入绞龙,所述喂入绞龙的上端通过与割台架固接的绞龙传动箱连接绞龙液压马达,喂入绞龙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分禾器上,每相邻俩喂入绞龙之间形成喂入通道。本优化方案通过绞龙液压马达带动喂入绞龙转动,利用喂入绞龙的叶片带动芦苇向后移动,实现对芦苇的扶持喂入。作为优化,同一喂入通道的两喂入绞龙下端间距大于上端间距。本优化方案将喂入通道设置为自前往后逐渐变小的结构,对芦苇的收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使芦苇捆更加密实。作为优化,所述打捆装置的拨叉为四层,两打捆装置对称安装在割台架的两侧。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四层拨叉,两组打捆装置,增大了喂入高度的高度范围和喂入效率,能够适应生长高度范围更大的芦苇喂入打捆作业,大幅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以一次性完成双行芦苇的切割、喂入、打捆、铺放,可以适应满足多种地形、地块的芦苇收获,同时能够满足其他类似作物的收割打捆;2、通过割台升降液压缸和割台摆动液压缸的设置,能够实现割台上下升降调节和上下摆动调节,提高了收获机的机具适应性和作业效率;3、通过往复式切割装置实现了芦苇秸秆的高效低损切割;4、通过绞龙对芦苇进行扶持喂入,使得本打捆机的扶持喂入装置实现了对不同高度芦苇的喂入打捆收获;5、打捆装置实现了芦苇不堵塞、低损伤打捆收获;6、本技术采用液压系统,调节方便,动力输出稳定,可以适应多种地块。附图说明图1是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底盘机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主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割台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侧视图;图10是割台各部件安装示意图;图11是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2是扶持喂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绞龙传动箱动力传递结构示意图;图14是打捆装置各部件安装示意图;图15是打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图17是图15左、右拨叉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5左、右罩盖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5打捆传动箱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底盘,2、割台连接装置,3、割台,101、底盘总架,102、柴油发动机,103、动力换向装置,104、驾驶操纵装置,105、变速箱,106、排气扇,107、散热器,108、齿轮泵,109、支重轮,1010、导向轮,1011、液压油管,1012、柴油箱,1013、液压油箱,1014、电瓶,1015、空滤器,1016、履带,1017、罩盖,1018、驱动轮,201、连接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有动力系统的底盘(1),以及通过割台连接装置(2)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割台(3),所述割台(3)包括割台架(301),以及安装在割台架(301)上的切割装置(303)、扶持喂入装置(304)和位于切割装置(303)后方的打捆装置(305),割台架上还固接有位于打捆装置(305)后方的扶捆杆(302),所述扶捆杆(302)远离割台架一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底盘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有动力系统的底盘(1),以及通过割台连接装置(2)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割台(3),所述割台(3)包括割台架(301),以及安装在割台架(301)上的切割装置(303)、扶持喂入装置(304)和位于切割装置(303)后方的打捆装置(305),割台架上还固接有位于打捆装置(305)后方的扶捆杆(302),所述扶捆杆(302)远离割台架一端的竖直投影位于底盘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其特征在于:割台连接装置包括与底盘的底盘总架(101)通过横向连接销(204)转动连接的连接架(201),以及穿设在连接架(201)上的横向连接轴(207),所述横向连接轴(207)上转动连接割台升降液压缸(202)以及与割台架连接的H型连接板(206),所述割台升降液压缸(202)远离连接轴(207)的一端通过横向连接销(204)与底盘总架(101)转动连接,H型连接板(206)上通过横向连接销转动连接连接杆(205),连接杆远离H型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横向连接销(204)与底盘总架(1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行自走式芦苇联合收获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连接板(206)通过横向铰轴与割台架转动连接,且割台架(301)还通过割台摆动液压缸(203)与连接轴(207)连接,割台摆动液压缸(203)的一端通过横轴与割台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轴(20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忍远侯加林陈彦宇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凤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