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98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0:36
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前区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上部为污水的絮凝池,混凝土框架结构池体下部为污泥收集池;中区处理装置包括在底部中间设置翻水坝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翻水坝顶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箱体顶面有间隙,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左边与所述絮凝池壁有间隔,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右边壁部设有过滤口,在过滤口上设有过滤网;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上部为雨水收集池,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下部为汇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合理设计,将雨水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的未端净化处理装置一体化建设。

A kind of high efficient treatment system for rainwater and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中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将化工厂原水处理、污水处理和雨水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化工的“三废”严重、广泛的影响着我们,尤其是水污染。化工生产离不开水,设计规范厂址选择一般都集中在水资源富裕地区,尤其是沿江边布局。因长江水质较好,一般只需简单加药处理即可得到符合标准的工艺用水,甚至不处理也可直接使用。宜昌辖内大化工较多,用水量大且废水排放量大。自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北省政府出台沿江1公里大保护政策,对红线内企业实施清零,保护区外的实行环保严控。过去企业可以有1个甚至多个江边取水口和雨水排泄口,如今是取水口和雨水排泄口一片区域(园区)只有一个,企业无外排口。因此,企业的废水以及辖区内雨天积水一般有二条途径处理,一是企业自建污水站进行处理后输至园区污水处理站,二是直接输至污水处理站,究竟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处理能力。对于雨天产生的积水,因其汇聚而得,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一些杂质,溶解了一些盐类成分,导致水质变化,极度恶劣如酸性水或碱性水。但是并非所有的雨水水质都如此恶劣,如果这些水质较好的雨水被当作污水去处理,既浪费水资源也浪费处理资源。一般工厂的原水处理、终端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都是分开建设,不仅投资大而且占地大,中间管道流程长。因此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护江水原水,就必须设计一种装置,能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使得投资低,综合效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水处理(终端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不能充分协调利用的弊端,提供一种能高效利用雨水,降低源水需求,有效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高效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包含前区处理装置、中区处理装置、后区处理装置;所述的前区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上部为污水的絮凝池,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池体下部为污泥收集池;所述的中区处理装置包括在底部中间设置翻水坝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所述的翻水坝顶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顶面有间隙,所述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左边与所述絮凝池壁有间隔,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右边壁部设有过滤口,在所述的过滤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上部为雨水收集池,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下部为汇水池;在所述的雨水收集池底部设有漏水口,滤石子覆盖在漏水口,雨水收集池通过漏水口与汇水池连通;所述的过滤口与所述汇水池连通优选的,在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与翻水坝之间设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覆盖过滤口。优选的,所述的絮凝池分为多级小型絮凝池,相邻的所述小型絮凝池通过围堰隔断分隔;多级小型絮凝池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或从右至左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絮凝池底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本技术的优点是,1)污水经过多级处理后进入絮凝池处理后在经中区处理装置(利用浮力使污水中的重颗粒进行分离)处理后进入汇水池,雨水经地面流入雨水收集池,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滤石子穿过漏水口进入汇水池(相当于沉淀池)中,可以代替部分原水,节约长江水资源。2、本技术结构简单,将雨水处理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了有效的联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中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断面示意图。如图中,第一池体1、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翻水坝4、过滤口5、第二池体6、雨水收集池7、汇水池8、絮凝池11、污泥收集池12、挡板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包含前区处理装置(包括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区处理装置、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前区处理装置、中区处理装置、后区处理装置可以设置一个混凝土框架中,污水经过前区处理装置的絮凝后进入中区处理装置浮选汇入后区处理装置的地下部分,雨水先经地面汇入后区处理装置的地上部分,再经过滤后汇入其地下部分;前区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上部为污水的絮凝池11,优选的,絮凝池11分为三级小型絮凝池,相邻的所述小型絮凝池通过围堰隔断,级间内设围堰隔断并配混流设施,围堰隔断类似翻水坝,相邻壁间高低错落开槽形成水流通道,三级小型絮凝池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或从右至左依次连通,在图2中是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混凝土框架结构池体下部为污泥收集池12,优选的,所述的絮凝池11底部设有可翻转的挡板13(可由机械控制其打开或关闭,打开挡板13絮凝池11中的通过打开的挡板13排出进入污泥收集池12,挡板13是定期打开将污泥排出,絮凝池11相当于地上部分,污泥收集池12相当于地下部分;所述的中区处理装置包括在底部中间设置翻水坝4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左侧与第一池体1右侧外壁共用一壁),所述的翻水坝4顶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顶面有间隙,所述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左边与所述絮凝池11壁有间隔(所述絮凝池11排出的污水通过间隔排入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右边壁部设有过滤口5,在所述的过滤口5上设有过滤网,进入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左侧的污水上升跃过翻水坝4进入右侧,并经过过滤口5排出,优选的,优选的,在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与翻水坝4之间设有活性炭,活性炭覆盖过滤口5,活性炭进一步吸附污水中的颗粒,使之通过过滤口5的污水基本达到排放标准;所述的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上部为雨水收集池7(雨水通过地表流入雨水收集池7中,在雨水收集池7相对于地面相对较低,以使雨水顺地面流至雨水收集池7中),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下部为汇水池8(相当于沉淀池),雨水收集池7相当于地上部分,汇水池8相当于地下部分;在所述的雨水收集池8底部设有漏水口,滤石子覆盖在漏水口,雨水收集池通过漏水口与汇水池8连通;所述的过滤口与所述汇水池连通,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过滤口排放至汇水池8中,污水处理装置(含污泥压滤在)就近建设,布局上可考虑部分管道及设备共用,节约设备和管道,同时减少占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装置包含前区处理装置、中区处理装置、后区处理装置;/n所述的前区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上部为污水的絮凝池(1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池体下部为污泥收集池(12);/n所述的中区处理装置包括在底部中间设置翻水坝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所述的翻水坝顶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箱体顶面有间隙,所述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左边与所述絮凝池(11)壁有间隔,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右边壁部设有过滤口(5),在所述的过滤口(5)上设有过滤网;/n所述的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上部为雨水收集池(7),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下部为汇水池(8);/n在所述的雨水收集池(7)底部设有漏水口,滤石子覆盖在漏水口,雨水收集池通过漏水口与汇水池(8)连通;/n所述的过滤口与所述汇水池(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和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装置包含前区处理装置、中区处理装置、后区处理装置;
所述的前区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池体(1)上部为污水的絮凝池(11),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池体下部为污泥收集池(12);
所述的中区处理装置包括在底部中间设置翻水坝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所述的翻水坝顶面与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箱体顶面有间隙,所述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左边与所述絮凝池(11)壁有间隔,所述的L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3)右边壁部设有过滤口(5),在所述的过滤口(5)上设有过滤网;
所述的后区处理装置包括呈上下分布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所述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6)上部为雨水收集池(7),所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二池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荣林军官爱民彭贵知李建新蒋鑫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