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95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油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和设置在人孔井内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人孔,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阻火器包括壳体和阻火层,壳体与出油管固定连接,阻火层设置于壳体内。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oil outlet pipe of self-priming pump oil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油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油罐是储存原油或其他石油产品的容器。用在炼油厂、油田、油库以及其他工业中。油罐区由多个油罐组成,每个油罐区一般储存一种油品。钢油罐有立式(包括拱顶式和浮顶式圆筒形)、球壳式(球形)和卧式(圆筒形),立式拱顶油罐由球冠形的罐顶及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主要用于储存介质为不易挥发油品,如柴油及相似类油品;球形油罐可承受0.45~3兆帕的工作压力,容量一般为50~2000米,常用于储存液化石油气;卧式油罐是由端盖及卧式圆形或椭圆形罐壁所构成,通常用于生产环节或加油站,卧式油罐的容积一般都小于100m³,油罐出油管是用于将罐体内的油液从罐体内排出进行使用的管道。公告号为CN20136720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油站用直埋式卧式油罐,包括罐体、罐体两侧连接的封头、安装在罐体上的进油管和出油管,通过进油管向罐体内进油,由出油管使油液从罐体内排出,卧式油罐出油管的出油口上设置有出油底阀,出油底阀采用螺栓与出油管连接,该直埋式卧式油罐虽然能够对油液进行有效的存储,但是出油管安装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导致油罐的防爆性能差、阻火性能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和设置在人孔井内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所述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阻火器包括壳体和阻火层,所述壳体与出油管固定连接,所述阻火层设置于壳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通过出油管将罐体内的油液输送到罐体外部进行使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然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壳体通过法兰盘一与出油管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的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壳体通过法兰盘一与出油管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壳体和出油管的固定安装,从而使阻火器能够安装在出油管上,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通过阻火板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同时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使阻火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阻火板进行便捷更换的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上盖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该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将连接板打开时,能够将阻火板从更换口内进行更换,使阻火板在壳体内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使油液能够经过底阀从出油管内进行输送,当不需要对油液进行输送时,通过底阀的设置能能够避免出油管内油液倒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阀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所述底阀通过单头螺纹短节与出油管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底阀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底阀通过单头螺纹短节与出油管螺纹连接,使底阀与出油管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操作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靠近人孔井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与出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所述检测管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检测液罐与检测管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检测管与出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检测管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通过检测液罐对油液进行密封性检测,操作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所述人孔盖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出油管通过法兰盘二与安装管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人孔盖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通过法兰盘二将出油管和安装管固定,从而能够将出油管进行安装,将出油管固定在人孔盖处进行使用,结构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孔盖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所述人孔盖与罐体通过双头螺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孔盖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人孔盖通过双头螺栓与罐体固定连接,从而将人孔盖固定连接在罐体上,结构简单。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2)通过在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通过阻火板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同时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使阻火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将连接板打开,能够将阻火板从更换口内进行更换,使阻火板在壳体内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阻火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人孔井;2、罐体;3、人孔;4、人孔盖;41、安装管;42、连接孔;43、双头螺栓;5、安装孔;6、出油管;61、底阀;62、单头螺纹短节;63、检测管;64、检测接头;65、检测液罐;66、法兰盘二;7、阻火器;8、壳体;81、法兰盘一;82、滑轨;83、更换口;84、连接板;9、阻火层;91、阻火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人孔井1和设置在人孔井1内的罐体2,罐体2上开设有人孔3,人孔3上该设有人孔盖4,用于将人孔3进行封闭。人孔盖4上开设有连接孔4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1)和设置在人孔井(1)内的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上设置有人孔(3),所述人孔(3)上盖设有人孔盖(4),所述人孔盖(4)上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穿设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7),阻火器(7)包括壳体(8)和阻火层(9),所述壳体(8)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所述阻火层(9)设置于壳体(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1)和设置在人孔井(1)内的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上设置有人孔(3),所述人孔(3)上盖设有人孔盖(4),所述人孔盖(4)上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穿设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7),阻火器(7)包括壳体(8)和阻火层(9),所述壳体(8)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所述阻火层(9)设置于壳体(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81),壳体(8)通过法兰盘一(81)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层(9)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91),所述壳体(8)内固定设置有滑轨(82),所述阻火板(91)嵌于滑轨(82)内,且阻火板(91)与滑轨(82)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上开设有用于将阻火板(91)进行便捷更换的更换口(83),所述更换口(83)上盖设有连接板(84),所述连接板(84)与壳体(8)可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超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正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