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清专利>正文

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86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冷、热水有自循环液位差,使用吸热效果更好的内管,进一步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该集热管由外、内层管(1)、(2)形成真空夹层(3),两管上有法兰(4),其上分设冷水孔(4-1)和热水孔(4-2),冷水孔内接冷水流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孔(4-2)设有热水导出管(7),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4-1)一个高度差H。作为优选,外管(1)为玻璃管,内管(2)为管外带选择性涂层的铜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的改进,具体是一种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2591526Y公开了“一种多流道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它由玻璃外管和内管形成真空夹层,内管有十字形盖板,盖板上有冷、热水通孔,盖板中央有冷水孔内接冷水管,冷水盖板下开口近管底供冷水进入,热水上升从周边的孔流入热水箱,以解决冷热水紊流问题而提高集热效率。由于冷、热水孔无明显的高度差,使冷、热水缺少自然循环的液位差;再则玻璃内管的吸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影响了集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冷、热水有自循环液位差,使用吸热效果更好的内管,进一步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本技术的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由外、内层管形成真空夹层,两管上有法兰,其上分设冷水孔和热水孔,冷水孔内接冷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孔设有热水导出管,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一个高度差H。当集热管斜置时,该高度差H即转变成冷、热水的液位置差,热水导出管直接进入水箱的上部,它所产生的液位差和水箱协同促进冷、热水自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集热效率。作为优选,外管为玻璃管,内管为管外带选择性涂层的铜管,以进一步提高内管的吸热效果。其中选择性涂层已在本行业广泛使用。实现冷水流道的技术方案,可以是铜管内插有塑料隔板将管腔分隔成底部相通的两个流道,作为优选,冷水流道是靠近铜管壁的冷水管,法兰上的冷水孔(与冷水管位置相适应。冷水管下端有带管孔和通孔的固定环,可以使冷水管的悬伸端更稳定。个高度差H,它直接进入水箱的上部,它所产生的液位差和水箱协同促进冷、热水自循环流动,进一步提高集热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水流循环更合理、有效,集热效率更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见图1,图2,本例的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由玻璃外管1和管外带选择性涂层的铜内管2形成真空夹层3,两管上有法兰4,法兰上分设冷水孔4-1和热水孔4-2,冷水孔内接冷水管5,冷水孔4-1、冷水管5和冷水管开口均靠近内管壁;法兰上的热水孔4-2设有热水导出管7,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4-1一个高度差H。冷水管下端的管孔中套有带通孔6-1的固定环6,固定环与冷水管一起插入铜管固定。见图4,使用时水箱下部的冷水从冷水管5下端的开口流出,经过固定环6的通孔6-1,受热后在铜管2内徐徐上升,并最后通过热水导出管7进入水箱8的上部,两管口的高度差H形成了液位差h。实施例2。见图3,本例的集热管主要使用于大型太阳能热水工程。法兰上的冷水管5和热水导出管7的管端有螺纹,以方便与前后集热管连接。一组集热管串联或并联组合成大型热水器,用循环泵强制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由外、内层管(1)、(2)形成真空夹层(3),两管上有法兰(4),其上分设冷水孔(4-1)和热水孔(4-2),冷水孔内接冷水流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孔(4-2)设有热水导出管(7),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4-1)一个高度差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为玻璃管,内管(2)为管外带选择性涂层的铜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流道(5)是靠近铜管壁的冷水管,法兰(4)上的冷水孔(4-1)与冷水管位置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5)的下端有带管孔和通孔(6-1)的固定环(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5)和热水导出管(7)的管端有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5)和热水导出管(7)的管端有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5)和热水导出管(7)的管端有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冷、热水有自循环液位差,使用吸热效果更好的内管,进一步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该集热管由外、内层管(1)、(2)形成真空夹层(3),两管上有法兰(4),其上分设冷水孔(4-1)和热水孔(4-2),冷水孔内接冷水流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孔(4-2)设有热水导出管(7),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4-1)一个高度差H。作为优选,外管(1)为玻璃管,内管(2)为管外带选择性涂层的铜管。文档编号F24J2/05GK2760459SQ200420119158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正清 申请人:王正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由外、内层管(1)、(2)形成真空夹层(3),两管上有法兰(4),其上分设冷水孔(4-1)和热水孔(4-2),冷水孔内接冷水流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孔(4-2)设有热水导出管(7),导出管管口高出冷水孔(4-1)一个高度差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