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缩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82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30
一种热收缩标签,其包括含有丙烯、乙烯和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膜,其中三元共聚物具有:(i)0.5wt%至5.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含量,(ii)1.0wt%至6.0wt%的1‑己烯衍生单元含量,(iii)0.5‑2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ISO 1133 230℃,2.16kg),和(iv)2.0至7.0的多分散指数(P.I.)。

Heat shrink lab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收缩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丙烯/乙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膜的热收缩标签。
技术介绍
已知丙烯/乙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在本领域中用于生产膜。EP483523涉及丙烯结晶聚合物的组合物,其包括(重量百分比):A)30-65%,优选35-65%,更优选45-65%的丙烯与C4-C8α烯烃的共聚物,其含有98-80%,优选95-85%的丙烯;B)35-70%,优选35-65%,更优选35-55%的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和任选2-10%,优选3-6%的C4-C8α-烯烃,当不存在C4-C8α-烯烃时,所述共聚物含有2-10%,优选7-9%的乙烯,和当存在C4-C8α-烯烃时,含有0.5-5%,优选1-3%的乙烯。C4-C8α-烯烃优选选自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和1-辛烯。特别优选1-丁烯。US6,365,682涉及用于膜的丙烯基三元共聚物。乙烯含量通常为1wt%至10wt%,α-烯烃为5wt%至25wt%。为了制备膜,显示了乙烯含量为0.9wt%至3wt%和α-烯烃含量为1wt%至15wt%的三元共聚物。仅示例了丙烯、乙烯和1-丁烯的三元共聚物。当暴露于高温时,热收缩膜收缩或缩紧。这允许膜用于围绕产品封闭或收缩以产生符合产品轮廓的封闭膜包装。EP0374783涉及一种双轴拉伸的热收缩膜,其包括单体(a)、(b)和(c)的三元共聚物,其中单体(a)包括乙烯,单体(b)包括C6-C8α-烯烃,单体(c)包括1-丁烯或1-己烯,其中所述三元共聚物具有小于0.915g/cm的密度。WO2009/019169涉及适合用作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良好收缩率的膜的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WO2016/102779涉及一种收缩膜,该收缩膜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该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包括1wt%至99wt%的丙烯三元共聚物,以及芯层,该芯层包括丙烯或丙烯三元共聚物的无规共聚物,以及改性剂,该改性剂是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烯烃塑性体,烯烃弹性体和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现已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三元共聚物,可以获得具有改进的收缩率的热收缩标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热收缩标签,其包括含有丙烯、乙烯和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膜,其中三元共聚物具有:(i)0.5wt%至5.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含量,(ii)1.0wt%至6.0wt%的1-己烯衍生单元含量,(iii)0.5-2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ISO1133230℃,2.16kg),和(iv)2.0至7.0的多分散指数(P.I.)。具体实施方式术语″可收缩层″包括收缩套管标签和辊式进给收缩标签。三元共聚物仅含有丙烯、乙烯和1-己烯,这三种共聚单体衍生单元的总量为100。膜可以是流延膜。膜可以是单层或多层聚合物膜。必要时,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可根据熟知技术通过减粘裂化技术加以改变。优选地,乙烯衍生单元的含量为1.0wt%至3.0wt%,更优选为1.2wt%至2.5wt%。优选地,1-己烯衍生单元的含量为2.0wt%至5.0wt%;更优选2.5wt%至4.0wt%。优选地,熔体流动速率为1-10g/10min,更优选3-8g/10min。优选地,多分散指数(P.I.)为3.0至6.5,更优选3.5至6.0。优选地,在熔点(Tm)峰值后的DSC曲线的面积表示大于22%;优选大于DSC曲线总面积的25%,更优选大于28%。熔融温度(熔点,Tm),结晶温度(Tc)和部分面积百分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使用以下方法测定:将重为6±1mg的样品以20℃/min的速率加热至220±1℃,并在氮气流中在220±1℃下保持2分钟,之后将其以20℃/min的速率冷却至40±2℃,从而在该温度下保持2分钟以使样品结晶。然后,将样品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220℃±1以再次熔融。记录下熔融扫描,获得热谱曲线,从该曲线上可以读出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对于部分面积计算,使用考虑用于Tm计算的相同熔融峰。通过结合吸热峰开始和结束时的峰起始和结束温度来建立峰的基线以偏离相对直的基线。以Tm温度为起点,峰值温度为终点计算部分面积。结果以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还具有:(v)熔点峰与Tm+5℃之间的DSC曲线面积小于19%;优选低于15%;更优选低于DSC曲线总面积的13%。优选地,1-己烯(C6)的量(wt%),乙烯(C2)的量(wt%)和三元共聚物的熔点(Tm)满足以下关系(I)Tm>157-(C2+0.8C6)*6(I)优选关系(I)是Tm>158-(C2+0.8C6)*6;更优选Tm>159-(C2+0.8C6)*6;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优选表现出包括在90℃和120℃之间,更优选在100℃和115℃之间;甚至更优选在102℃和113℃之间的密封起始温度(SIT)。结晶温度优选为70℃至100℃,优选80℃至95℃;更优选85℃至9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三元共聚物的MFR,还可以减粘裂化具有较低MFR的聚合物。为了减粘裂化聚合物,可以使用已知的减粘裂化剂,例如过氧化物。通过减粘裂化,可以微调产物的MFR。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具有低于15wt%的二甲苯可萃取物含量。不受理论的束缚,据信在熔点峰之后DSC曲线的面积相对较大的事实反映了高熔点三元共聚物级分的存在。因此,通过使用下述聚合方法,可以获得在组合物中多峰化的三元共聚物,即所得三元共聚物包括具有低共聚单体含量的各种级分,所述级分负责高熔点并且所述三元共聚物包括具有相当高共聚单体含量的级分,所述级分负责低SIT。这也由以下事实证实:即使在高共聚单体含量下,本专利技术的三元共聚物也显示出高熔点。高熔点级分允许容易地加工三元共聚物,特别是在膜的生产中。同时,低SIT允许三元共聚物容易地用于各种材料如多层膜中。三元共聚物可以通过在一个或多个聚合步骤中聚合来制备。这种聚合可以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的基本组分是固体催化剂组分,该组分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钛-卤键的钛化合物和电子给体化合物,两者均以活性形式承载于卤化镁上。另一基本组分(助催化剂)是有机铝化合物,例如烷基铝化合物。可任选地加入外部给体。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通常使用的催化剂能够生产在环境温度下二甲苯不溶性值大于90%,优选大于95%的聚丙烯。具有上述特征的催化剂在专利文献中是公知的;特别有利的是美国专利4,399,054和欧洲专利45977中描述的催化剂。其它的例子可在美国专利4,472,524中找到。所述催化剂中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包括,作为电子给体(内部给体),选自下列成分组成的组中:醚、酮、内酯、含N、P和/或S原子的化合物、单羧酸酯和二羧酸酯。特别合适的电子给体化合物是苯二甲酸和下式的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收缩标签,其包括膜,所述膜包括含有丙烯、乙烯和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三元共聚物具有:/n(i)0.5wt%至5.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含量,/n(ii)1.0wt%至6.0wt%的1-己烯衍生单元含量,/n(iii)0.5-2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ISO 1133230℃,2.16kg),和/n(iv)2.0至7.0的多分散指数(P.I.)。/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9 EP 17200780.91.一种热收缩标签,其包括膜,所述膜包括含有丙烯、乙烯和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其中所述三元共聚物具有:
(i)0.5wt%至5.0wt%的乙烯衍生单元含量,
(ii)1.0wt%至6.0wt%的1-己烯衍生单元含量,
(iii)0.5-20g/10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ISO1133230℃,2.16kg),和
(iv)2.0至7.0的多分散指数(P.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标签,其中所述三元共聚物的DSC曲线在熔点(Tm)峰值之后的面积占所述DSC曲线总面积的22%以上,优选2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收缩标签,其中在所述熔点(Tm)的所述峰值与Tm+5℃之间的所述DSC曲线面积低于所述DSC曲线总面积的19%。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标签,其中所述1-己烯(C6)的量(wt%)、所述乙烯(C2)的量(wt%)和所述三元共聚物的所述熔点(Tm)满足所述以下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马萨里A·费利萨蒂M·伊兹P·鲍希C·卡瓦列里
申请(专利权)人: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