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及其仿真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轿车经过基站时的信号传播模型
,尤其是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及其仿真平台。
技术介绍
车辆间的信息通信提升了用户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当前,随着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自组织网络研究的逐渐发展,V2V(车对车)和V2R(车对路)信道建模研究受到了较高的关注。这一趋势促使相关部门对车辆通信情况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无线信号在收发端的传输特性研究,对于有效创建和分析车载通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无线通信作为现代化通信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若要成为高速通信的媒介仍有很多挑战。早期的几何随机建模中,通常假设无穷多个散射体分布在规则的图形上。基于此,单环模型在文献《Fadingcorrelationanditseffectonthecapacityofmultielementantennasystems》中被提出。在该模型中假设散射体有无穷,均匀分布在圆环上,难以符合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在做无线信道测量过程中发现了明显的成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n(1)模拟一个车载通信场景,作为发射器的信号基站固定不动,接收器是一辆移动的轿车;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D,环的半径是R,且满足D>>R>>max{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模拟一个车载通信场景,作为发射器的信号基站固定不动,接收器是一辆移动的轿车;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D,环的半径是R,且满足D>>R>>max{δT,δR};作为发射器的信号基站装有MT根全向天线且呈均匀线性阵列分布,作为接收器的轿车车顶装有MR根全向天线且呈均匀线性阵列分布;所述天线由多个元件单元组成,发射器天线的元件单元间的间距为δT,接收器天线的元件单元间的间距为δR;设置βT和βR分别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倾角;
(2)根据上述场景得到一个窄带MT×MRMIMO信道模型,假设单环上有Sn个局部散射体,n=1,2,…,N;出发角AOD用表示,到达角AOA用表示,移动的轿车以运动角度αv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该模型的复通道增益表示为其中表示视距分量,表示视距分量,用表示发射器天线阵元的第l根天线,l=1,2,...,MT;用表示接收器轿车阵元的第k根天线,k=1,2,…,MR;
(3)对经典单环模型做基于散射簇的模型扩展;
(4)利用改进后的单环模型的信道增益函数给出多簇MIMO信道模型的3D空间-时间CCF,通过设置发射器和接收器天线的元件单元间的间距为零,得到时间自相关函数,通过设置暂态时间为零,得到空间互相关函数;
(5)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得到单环模型,利用该模型做MATLAB仿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复通道增益函数的视距分量表示为:
式中:其中是视距情况下接收器移动的角度,αv是移动轿车的运动角度,则是视距分量引起的多普勒频移;fmax=fc(v/c),fc是载波频率,v是接收器的移动速度,c表示光速;
莱斯因子K是视距分量与散射分量的比值,即是视距分量引起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Dkl是第l根发射天线与第k根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λ表示载波波长;fmax=fc(v/c),fc是载波频率,v是接收器的移动速度,c表示光速;
非视距分量代表散射分量,散射分量是随机过程,其表达式为:
式中:表示从信号发射端看到的最大AOD,假设散射簇中一共有N个散射体,那么用n表示这个簇中第n个散射体的增益,最终将所有的散射体增益叠加,构成非视距分量的增益总和;是第n个散射体的射线到达角,αv是移动轿车的运动角度;θn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均服从[0,2π)上的均匀分布;fR是散射分量引起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输入多输出单环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具体是指:
(3a)十字路口场景下设置簇的数量为4个,根据轿车所在的位置确定散射簇的角度,第一个簇的角度分布在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张晓艺,单万宁,候金波,曾文波,何怡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