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建刚专利>正文

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61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是在带挡板(2)和支架(1)的旋转轴(3)上,装上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4),并装有一双或多双与密封容器(5)相连的气囊(6),利用气囊(6)的气压变化来自动控制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向可自动控制,实施更容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涉及太阳能综合利用
,尤其是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的方向控制。近几年来,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如何使太阳能采光部分始终正对阳光的方向控制器一直未见报导,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本身也有结构复杂,实施不够理想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并使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结构更简单,实施更容易。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是在带挡板(2)和支架(1)的旋转轴(3)上,安装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4),并装有一双或多双与密封容器(5)相连的气襄(6),利用气襄(6)中的气压变化来自动控制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4)的方向。本技术所述的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其采集转换设备(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采集转换设备,也可以是以后开发的任何太阳能采集转换装置设备,只要将其采光部分安装在旋转轴(3)上,本技术的方向控制器都可以达到自动控制方向的目的。本技术的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其采集转换设备也可以依次由装凸透镜的板面(17)、采集太阳光(7)的凸透镜(8)、采集分光纤(9),主光纤(10)、调节开关(11)、用途分光纤(12)、照射装置(13)、发热装置(15)组成。所述光纤除本说明特别指明外,也可以是内壁全为反光面的无缝圆管。所述凸透镜可以用抛物形反光面代替,此时,采集分光纤口处于抛物形反光面的焦聚略外一点的位置。本技术可以通过凸头镜(或抛物形反光面)对太阳光及自然光进行汇聚、采集。通过光纤(或内壁全为反光面的无缝圆管)传输光能。最后,将光能分别传送到特定装置,用于照明、照射花木及其它植物,照射养殖场所培养的各类生物,以利于其培植、培养,照射厕所以求杀菌、消毒,烘干衣物;发热、烧饭;还可将汇聚的光能转化为如电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其使用场地、用途、范围,不限于以上所提到的。附图一、图二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三为本技术调节开关部分的示意图。本技术不限于附图所述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一所示,带有挡板(2)和装有旋转轴(3)的支架(1)上安装有与密封容器(5)相连的气襄(6),利用气襄(6)作为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4)(此处仅画出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的采光部分,其它如传输部分、能量转换部分……等省略。)的方向控制器的动力部件。如图二所示,凸头镜(8)(也可用反光抛物面)若干,与图中所示采集分光纤(9)位置相对固定,采集分光纤(9)口处于凸头镜焦聚略外一点的位置。图二中挡板(2)用于遮挡照在图示容器(5)上的阳光。图二中内装气体的密封容器(5)与气襄(6)相连且完全密封。气襄以上部件东西向旋转,使凸头镜(8)始终正对太阳直射方向。两个容器(5)在阳光下受光不平衡,可使两个气裹(6)中气压不平衡,气襄(6)膨胀的体积也不一样,气襄可使气襄以上的各部件沿旋转轴(3)东西向旋转。支架(1)可固定。当气襄以上的各部件偏东未正对阳光时,挡板(2)挡着了其中东面的一个容器(5)的受光,西面的容器(5)气压大于东西容器,与西面容器相连的东面气襄(6)气压也就大于西面气襄,东面气襄膨胀会将以上部件顶回西向。反之,各部件编西,也会顶回东向。致使气襄以上的各部件一直正对太阳方向,保持凸头镜正对阳光。由于地球自转不是完全东西向旋转,南北方向也存在一定的摆动,可以沿南北方向设置以上类似装置,使凸头镜一直自动正对阳光。为了降低经济成本,南北方向也可以不设置以上自动装置,而在每一个季节(或间隔更短时间)定期调节凸头镜的南北向旋转,纠正凸头镜正对阳光方向的偏差,以使凸头镜基本正对阳光即可。图二中,采集分光纤(9)、主光纤(10)、用途分光纤(12),光纤体外均有向内的反光面,防止光能传输损失。采集分光纤(9)若干用于采集、输送、汇总光能,主光纤(10)用于传输光能,用途分光纤(12)若干用于输送光能到各使用场所使用,或将多余光能疏散。图二中传送主光纤(10)其截面等于各采集分光纤截面之和。如图三所示,调节开关(11)是一个内插若干不同口径的用途分光纤(12)的圆盘,向主光纤(10)的一面反光,圆盘与用途分光纤固定,而与主光纤不固定。通过圆盘的旋转,使各个用途分光纤截面与主光纤截面稳合,使光能从主光纤通过截面传输到各用途分光纤。圆盘的旋转,可调节各用途分光纤与主光纤的稳合截面,将光能在各用途分光纤之间进行分配,达到调节使用的目的。如图二所示照射装置(13),由许多体外裸露的细光纤组成,裸露光纤附着有若干小玻璃球,光通过光纤及玻璃球向四周幅射。此照射装置的裸露光纤,不可用内全为反光面圆管代替。散发出的光,可以用来照明、厕所杀菌,还可幅射花木、庄稼及其他生物,晒干衣物等用途。如图二所示,发热装置(15),由用途分光纤插入一个空心圆锥体。光通过连接在用途分光纤上的若干细光纤(14)(细光纤外围不裸露),直接照射在锥体底都,锥体底部受光生热。锥体底部为凹面时,可在凹面内煮饭、炒热食物。锥体底部为平面时,可将锥体放入壶内加热水、烧开水。发热装置(15)可以安全高效地利用光能。本技术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如下本技术的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装有两组密封容器(5)与气襄(6)通过软管(16)相连通的连通整体,此三部件构成的连通整体完全密封,密封容器紧贴挡板(2)安装,与挡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旋转轴(3)的轴心固定地与支架(1)相连接,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上装挡板(2),挡板(2)与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固定地相连接;装凸透镜的板面(17)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孔,每个圆孔中固定装有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中心轴与挡板(2)平行,装凸透镜的板面(17)的中部与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固定地相连接;两个气襄(6)装在装凸透镜的板面(17)之下,支架(1)底坐之上,两个气襄(6)的中心与旋转轴(3)的中心在同一个平面,旋转轴(3)在中间,两个气襄(6)的顶部分别到旋转轴(3)的距离相等;密封容器各自是装在挡板(2)的两个侧面的离与之相连通的气襄(6)较远的一个侧面旁;采集分光纤(9)的数量与凸透镜(8)一致,每根采集分光纤(9)对应一个凸透镜,采集分光纤(9)口与凸透镜位置相对固定,每个采集分光纤(9)口处于相应凸透镜焦聚略外一点的位置;采集分光纤另一端汇合在一起与主光纤(10)结合;调节开关(11)是一个内插一根或一根以上的不同口径的用途分光纤(12)的圆盘,圆盘向主光纤的一面反光,紧贴主光纤(10)的断面,圆盘与用途分光纤固定而与主光纤不固定;照射装置(13)由许多体外裸露的细光纤组成,裸露的细光纤附着有若干小玻璃球,裸露的细光纤与其中一根用途分光纤(12)连接;发热装置(15)的结构是,空心圆锥体中插有一根用途分光纤,这根用途分光纤只有一端在空心圆锥体里面,此用途分光纤在空心圆锥体里的一端连接有许多细光纤(14)。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在依次由装凸透镜的板面(17)、采光凸透镜(8)、采集分光纤(9)、主光纤(10)、调节开关(11)、用途分光纤(12)、照射装置(13)、发热装置(15)组成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控制方向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具有支架(1)、挡板(2)、旋转轴(3)、密封容器(5)、气襄(6)、软管(16)以及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4),其特征是装有两组密封容器(5)与气囊(6)通过软管(16)相连通的连通整体,此三部件构成的连通整体完全密封,密封容器紧贴挡板(2)安装,与挡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旋转轴(3)的轴心固定地与支架(1)相连接,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上装挡板(2),挡板(2)与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固定地相连接;太阳能采集转换设备由装凸透镜的板面(17)、凸透镜(8)、采集分光纤(9)、主光纤(10)、调节开关(11)、用途分光纤(12)、照射装置(13)、发热装置(15)组成;装凸透镜的板面(17)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孔,每个圆孔中固定地装有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中心轴与挡板(2)平行,装凸透镜的板面(17)的中部与旋转轴(3)的旋转的外围固定地相连接;两个气襄(6)装在装凸透镜的板面(17)之下,支架(1)底坐之上,两个气襄(6)的中心与旋转轴(3)的中心在同一个平面,旋转轴(3)在中间,两个气襄(6)的顶部分别到旋转轴(3)的距离相等;密封容器各自是装在挡板(2)的两个侧面的离与之相连通的气襄(6)较远的一个侧面旁;采集分光纤(9)的数量与凸透镜(8)一致,每根采集分光纤(9)对应一个凸透镜,采集分光纤(9)口与凸透镜位置相对固定,每个采集分光纤(9)口处于相应凸头镜焦聚略外一点的位置;采集分光纤(9)、主光纤(10)、用途分光纤(12)体外均有向内的反光面;采集分光纤另一端汇合在一起与主光纤(10)结合;调节开关(11)是一个内插一根或一根以上的不同口径的用途分光纤(12)的圆盘,圆盘向主光纤的一面反光,紧贴主光纤(10)的断面,圆盘与用途分光纤固定而与主光纤不固定;照射装置(13)由许多体外裸露的细光纤组成,裸露的细光纤附着有若干小玻璃球,裸露的细光纤与其中一根用途分光纤(12)连接;发热装置(15)的结构是,空心圆锥体中插有一根用途分光纤,这根用途分光纤只有一端在空心圆锥体里面,此用途分光纤在空心圆锥体里的一端连接有许多细光纤(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罗建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