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导接一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设有多个导接孔,每个导接孔内镀有金属层。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分别与所述电子元件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凸伸的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所述金属层接触。当所述电子元件向下移动并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时,所述接触部进入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导接孔中并与所述金属层接触,从而实现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子元件的电性连接。通常所述端子与所述金属层之间需要具有足够的抵压力以保证稳定接触,若所述端子仅通过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端子对接时所述端子弹性变形产生的弹力作为抵压力时,则所述端子的弹性变形行程需要设置较大,则接触部的接触端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较大,与此同时所述端子的整体尺寸较大以适应接触部,使所述端子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则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相应变大,不利于小型化发展。因此现有的所述端子设置有自所述主体部凸伸并位于所述接触部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一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具有一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收容孔,所述收容孔具有一第一孔壁,所述第一孔壁凸伸有一凸部;/n一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端子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朝向所述凸部一侧凸伸的一预压部和位于所述预压部上方并用于对接所述导电体的一接触部,所述预压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第一接触端,所述接触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相对所述第一接触端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收容孔的过程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端抵到所述凸部之前,定义所述端子插入所述收容孔的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对接一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具有一导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收容孔,所述收容孔具有一第一孔壁,所述第一孔壁凸伸有一凸部;
一端子,收容于所述收容孔中,所述端子具有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朝向所述凸部一侧凸伸的一预压部和位于所述预压部上方并用于对接所述导电体的一接触部,所述预压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第一接触端,所述接触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相对所述第一接触端更靠近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收容孔的过程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端抵到所述凸部之前,定义所述端子插入所述收容孔的方向为插入方向,所述第一接触端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水平投影与所述凸部沿所述插入方向的至少部分水平投影重叠并且超出所述第二接触端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水平投影,在所述第一接触端抵到所述凸部的过程中,所述主体部朝向远离所述凸部的方向弹性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垂直于所述凸部的凸伸方向上的一抵止面,一导引部设于所述预压部和/或所述第一孔壁,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收容孔的过程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端抵到所述凸部之前,所述主体部自下而上朝向所述凸部倾斜,所述导引部将所述预压部导引至所述抵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收容孔的过程中,并且在所述第一接触端抵到所述凸部之前,所述第二接触端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水平投影与所述凸部沿所述插入方向的水平投影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主体部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所述主体部的板面相对所述基部的板面折弯,在所述第二接触端与所述导电体对接过程中,所述主体部的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所述基部的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具有沿所述基部板面向上延伸的一延伸部、自所述延伸部板面一侧折弯的一折弯部,所述主体部自所述折弯部的末端向上延伸,所述主体部的板面与所述延伸部的板面垂直,所述预压部和所述接触部均自所述主体部的板缘一侧凸伸,所述预压部和所述接触部的板面均与所述主体部的板面平行,所述第一接触端和所述第二接触端的位移方向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板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具有与所述第一孔壁相对的一第二孔壁,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向上延伸的用于定位所述端子的一定位部,所述主体部的板面分别与所述基部的板面和所述定位部的板面相对,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向上凹设有一定位槽以收容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槽具有与所述第二孔壁位于所述端子同一侧的一导向壁,所述导向壁相对所述第二孔壁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