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45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监控主机,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区,散热区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在散热区与监控主机之间来回滑移的散热板,监控主机上设置有容纳散热板的空腔,散热板上设置有与散热孔大小相适配并卡接的卡块,散热板的下端穿过壳体连接有用于驱动散热板滑动的驱动件。通过驱动件对散热板的驱动节省了人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控制散热孔的打开和关闭的效果。

An electrical fire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
本技术涉及监控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器火灾监控器是采集众多电气火灾隐患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现场终端器件,可适用于电器火灾发生率高的场所、大型仓库、办公室、商业建筑、宾馆、住宅及娱乐活动场所等线路复杂且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现有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5871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包括呈圆形设置的主孔,以及围绕主孔圆周布设呈矩形的副孔,壳体内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上设有与主孔相适配的卡块一、以及与副孔相适配的卡块二,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供散热板在散热区与监控主机之间来回滑移的滑槽,卡块一的长度大于卡块二的长度,卡块一上设有凸环,凸环穿设过主孔延伸至壳体外时,散热板与散热区相抵触,卡块二嵌设于副孔内,凸环运动至壳体内时,散热板与监控主机相抵触,卡块二脱离副孔,副孔呈打开状态。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电器火灾监控器需要散热时,需要人工推动卡块一,趋势散热板朝向监控主机运动,卡块二与副孔脱离,副孔呈打开状态,进行散热;卡块二卡接在副孔中后,使得灰尘等杂质不会进入到壳体内影响监控主机的工作。在这两个过程中,均需要人工参与对卡块一进行拉拔,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具有自动控制散热孔的打开和关闭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监控主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在散热区与监控主机之间来回滑移的散热板,所述监控主机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散热板的空腔,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大小相适配并卡接的卡块,所述散热板的下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散热板滑动的驱动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器火灾监控器在使用时,需要对壳体内的监控主机进行散热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散热板朝向监控主机滑动,并内嵌于监控主机上的空腔中,在此过程中,散热板上的卡块与散热孔相脱离,使得散热孔被打开与外界连通后,有利于监控主机通过散热孔向外界进行散热;当电器火灾监控器停止工作时,监控主机不会产生热量,此时,需要关闭散热孔,通过驱动件驱动散热板朝向散热区滑动,并使得散热板上的卡块卡接进散热孔内,对散热孔进行关闭,从而减少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壳体中,具有自动控制散热孔的打开和关闭的优点,同时节省人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气缸。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件设置为气缸,气缸安装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气缸可以实现对散热板在散热区与监控主机之间进行来回滑动的驱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沿垂直于所述散热板的滑动方向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与所述散热板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散热板的下端转动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气缸设置在壳体的长度方向,可以使得气缸隐藏在壳体下方,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带动散热板沿其滑动方向进行滑动,使得散热板在散热区与监控主机之间进行来回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气缸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气缸与壳体的拆卸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缸启闭。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壳体内温度超过需要进行降温的温度值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气缸的开启,气缸带动散热板进入监控主机的空腔中,使得散热孔打开有利于壳体内降温;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壳体内温度低于需要进行降温的温度值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气缸,气缸带动散热板朝向散热区滑动,使得卡块卡接进散热孔中,并使得散热孔关闭,减少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壳体内,不需要人工单独对气缸进行启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的内圈包覆有海绵垫。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海绵垫,使得卡块进入散热孔后,减少卡块与散热孔之间的缝隙,减少灰尘通过卡块与散热孔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到壳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一端于所述散热区上连通有孔径大于散热孔的斜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比散热孔孔径大的斜槽,使得卡块在与散热孔的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孔径更大的斜槽进入散热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套头。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块远离散热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套头,套头穿进散热孔,减少灰尘进入壳体内时,套头穿出散热孔的外部可能会沾满灰尘,为减少套头在进入壳体后将灰尘带入壳体中,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套头进行拆卸并清理再与卡块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散热板朝向监控主机滑动,并内嵌于监控主机上的空腔中,在此过程中,散热板上的卡块与散热孔相脱离,使得散热孔被打开与外界连通后,有利于监控主机通过散热孔向外界进行散热;当电器火灾监控器停止工作时,监控主机不会产生热量,此时,需要关闭散热孔,通过驱动件驱动散热板朝向散热区滑动,并使得散热板上的卡块卡接进散热孔内,对散热孔进行关闭,从而减少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壳体中,具有自动控制散热孔的打开和关闭的优点,同时节省人力;二、通过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壳体内温度超过需要进行降温的温度值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气缸的开启,气缸带动散热板进入监控主机的空腔中,使得散热孔打开有利于壳体内降温;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壳体内温度低于需要进行降温的温度值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控制气缸,气缸带动散热板朝向散热区滑动,使得卡块卡接进散热孔中,使得散热孔关闭,减少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壳体内,不需要人工单独对气缸进行启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器火灾监控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散热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监控主机;3、散热区;4、散热孔;5、散热板;6、空腔;7、卡块;8、气缸;9、连杆;10、温度感应器;11、控制器;12、海绵垫;13、斜槽;14、套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监控主机2。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区3,散热区3与壳体1螺栓连接。散热区3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4,散热孔4的内圈包覆有海绵垫12。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在散热区3与监控主机2之间来回滑移的散热板5,散热板5上设置有与散热孔4大小向适配并可以卡接的卡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监控主机(2),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区(3),所述散热区(3)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在散热区(3)与监控主机(2)之间来回滑移的散热板(5),所述监控主机(2)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散热板(5)的空腔(6),所述散热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4)大小相适配并卡接的卡块(7),所述散热板(5)的下端穿过所述壳体(1)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散热板(5)滑动的驱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监控主机(2),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区(3),所述散热区(3)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在散热区(3)与监控主机(2)之间来回滑移的散热板(5),所述监控主机(2)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散热板(5)的空腔(6),所述散热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4)大小相适配并卡接的卡块(7),所述散热板(5)的下端穿过所述壳体(1)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散热板(5)滑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火灾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沿垂直于所述散热板(5)的滑动方向设置于壳体(1)的下表面,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通过连杆(9)与所述散热板(5)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杆(9)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富周肖文伍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泰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