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86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烯层、金属微纳阵列层、介质层及基底层,其中,所述石墨烯层的上方设有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下透明导电层、介质绝缘层以及上透明导电层,所述下透明导电层与上透明导电层之间电连接有直流电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外加电压的大小,可以调节其光吸收谱使其满足不同谐振频率范围内的应用需求。

A tunable near infrared wide band optical absorption enhance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光探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感知器件,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科技发展和信息化进程。广谱探测与成像在卫星遥感、成像及光通信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宽光谱探测器作为其关键部分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传统的基于碲化汞镉(HgCdTe)、砷铟镓(InGaAs)等材料的红外探测器,为了提高信噪比,通常需要制冷,导致探测器的体积大、成本高。实现便携、低成本的红外探测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石墨烯以其独特的机械、电学、光学方面的显著优势,成为目前光探测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相比,石墨烯具有零带隙结构,其作为一种广谱探测器,可以实现从紫外波段到太赫兹波段的全谱检测,从而在广谱探测方面优势显著;此外,石墨烯还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且其表面无悬挂键,可以直接与硅基基底通过范德瓦尔斯外延形成异质结,而不用担心传统异质结的晶格失配问题。然而,虽然石墨烯有较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但由于其原子级的厚度(0.34nm),导致其极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烯层(11)、金属微纳阵列层(12)、介质层(13)及基底层(14),其中,所述石墨烯层(11)的上方设有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下透明导电层(15)、介质绝缘层(16)以及上透明导电层(17),所述下透明导电层(15)与上透明导电层(17)之间电连接有直流电源(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烯层(11)、金属微纳阵列层(12)、介质层(13)及基底层(14),其中,所述石墨烯层(11)的上方设有从下至上依次布置的下透明导电层(15)、介质绝缘层(16)以及上透明导电层(17),所述下透明导电层(15)与上透明导电层(17)之间电连接有直流电源(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纳阵列层(12)包括沿一阵列方向依次交替间隔设置的第一微纳颗粒列(121)与第二微纳颗粒列(122),所述第一微纳颗粒列(121)与第二微纳颗粒列(122)中均由若干等距间隔设置的金属微纳颗粒沿着各自的列队方向布置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下透明导电层(15)与上透明导电层(17)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或掺铟氧化铟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述介质绝缘层(16)的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绝缘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近红外宽波段光吸收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纳颗粒列(121)与第二微纳颗粒列(122)中的金属微纳颗粒均为圆柱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杜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为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