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能够提高上盖与上壳体铰接结构的抗疲劳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上部的上壳体及上盖,所述上盖与上壳体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锂电池、PCB板,上壳体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耳机容纳腔,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下连接片、与上盖连接的上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铰接;所述上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上连接片的纵向截面为弧形面,上连接片贴合于上盖的侧面;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的铰接部位位于外壳与上壳体之间;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更换锂电池的更换结构。
A Bluetooth headset charging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的充电仓,体积小巧,用于存放耳机、为耳机充电,充电仓分为上盖、外壳与上壳体,上盖与上壳体通常使用合页铰接。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耳机充电仓,合页与上盖的连接面积很小,在开盖过程中,主要受力点过于集中,上盖与上壳体的铰接处,容易发生疲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能够提高上盖与上壳体铰接结构的抗疲劳强度,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上部的上壳体及上盖,所述上盖与上壳体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锂电池、PCB板,上壳体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耳机容纳腔,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下连接片、与上盖连接的上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铰接;所述上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上连接片的纵向截面为弧形面,上连接片贴合于上盖的侧面;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的铰接部位位于外壳与上壳体之间;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更换锂电池的更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片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为片状结构、并贴合于上盖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上抵触片朝向的上盖的一面设有用于嵌入上盖的片状抵触片,抵触片呈片状、并呈三角形结构,上盖的表面设有供抵触片嵌入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更换结构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位于耳机容纳腔与PCB板之间,所述充电仓内设有与锂电池电连接的接口;所述外壳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呈扁平状结构,电池支架具有两个、分别位于锂电池的两侧、并与所述锂电池滑移连接,滑槽与外壳内壁抵接,且锂电池与PCB板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支架内侧贴有散热金属片,散热金属片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与外壳的内壁抵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增加上连接片与上盖连接的贴合度与接触面积,并将交接部位设置在上壳体,一方面,用户打开上盖更加省力,另一方面,由于上盖与上壳体的贴合处位置高于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的铰接点,因此,在暴力开盖过程中,上连接片对铰接处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分散铰接处的受力,提高上盖与上壳体铰接结构的抗疲劳强度,增加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铰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外壳的剖视图。图中:1、外壳;2、上壳体;21、耳机容纳腔;3、上盖;31、滑槽;41、上连接片;42、下连接片;43、延伸段;44、抵触片;51、锂电池;52、电池支架;53、散热金属片;54、导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上部的上壳体2及上盖3,上盖3与上壳体2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外壳1内设有锂电池51、PCB板,上壳体2设有位于外壳1内的耳机容纳腔21,铰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2连接的下连接片42、与上盖3连接的上连接片41,上连接片41与下连接片42铰接。下连接片42为块状结构,供上连接片41嵌入、铰接。为保护上盖3,上盖3外部还套设有保护壳,并隐藏部分上连接片41。上连接片41为片状结构、且上连接片41的纵向截面为弧形面,上连接片41贴合于上盖3的侧面;上连接片41与下连接片42的铰接部位位于外壳1与上壳体2之间。上连接片41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段43,延伸段43为片状结构、并贴合于上盖3的侧面。上抵触片44朝向的上盖3的一面设有用于嵌入上盖3的片状抵触片44,抵触片44呈片状、并呈三角形结构,上盖3的表面设有供抵触片44嵌入的滑槽31,通过抵触片44实现上连接片41与上盖连接和力矩传递。更换结构包括电池支架52,电池支架52位于耳机容纳腔21与PCB板之间,充电仓内设有与锂电池51电连接的接口;外壳1与上壳体2可拆卸连接。锂电池51呈扁平状结构,电池支架52具有两个、分别位于锂电池51的两侧、并与锂电池51滑移连接,滑槽31与外壳1内壁抵接,且锂电池51与PCB板之间具有间隙。电池支架52内侧贴有散热金属片53,散热金属片5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导热片54,导热片54与外壳1的内壁抵接。为方便更换锂电池51,外壳1内设有用于更换锂电池51的更换结构,包括电池支架52,电池支架52位于耳机容纳腔21与PCB板之间,充电仓内设有与锂电池51电连接的接口,接口与PCB板电连接;外壳1套设于上壳体2、并与上壳体2可拆卸连接,可在上壳体2外侧或外壳1内侧分别设置凸点与槽进行扣合,利用这种方式固定外壳1与上壳体2。为了更加节省空间,锂电池51设计呈扁平状结构,并设置两个电池支架52,分别位于锂电池51的两侧、并与锂电池51滑移连接,电池支架52的横截面呈“[”字型结构,滑槽31与外壳1内壁抵接,利用电池支架52传递锂电池5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外壳1导出,且锂电池51与PCB板之间具有间隙,避免发生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导热、散热能力,电池支架52内侧贴有散热金属片53,散热金属片5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导热片54,导热片54与外壳1的内壁抵接。安装锂电池51时,只需将锂电池51从电池支架52底部塞入,然后安装外壳1,通过壳体在底部设置抵触块抵住锂电池51,接口位于锂电池51的顶部;更换时,反向操作即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上部的上壳体及上盖,所述上盖与上壳体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锂电池、PCB板,上壳体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耳机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下连接片、与上盖连接的上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铰接;/n所述上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上连接片的纵向截面为弧形面,上连接片贴合于上盖的侧面;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的铰接部位位于外壳与上壳体之间;/n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更换锂电池的更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包括外壳、位于外壳上部的上壳体及上盖,所述上盖与上壳体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锂电池、PCB板,上壳体设有位于外壳内的耳机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下连接片、与上盖连接的上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铰接;
所述上连接片为片状结构、且上连接片的纵向截面为弧形面,上连接片贴合于上盖的侧面;上连接片与下连接片的铰接部位位于外壳与上壳体之间;
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更换锂电池的更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片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为片状结构、并贴合于上盖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片朝向的上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友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