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21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19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在一帧显示周期内,依次向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

Driving method,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of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指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产品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目前,通常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液晶屏作为VR产品的显示模块。然而,由于液晶需要响应时间,常会出现拖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一帧显示周期内,依次向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1至M2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以及向中间区域两侧的第一至M1-1条栅线和第M2+1至M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其中,M1、M2、M均为整数,M为栅线的总数,沿着栅线排列的方向依次对栅线编号,编号连续的栅线位置相邻,且M1和M2满足以下条件:M2大于M1,M2与M1-1的差值大于或等于M/2。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应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配置为在一帧显示周期内,依次向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1至M2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第二控制单元,配置为在一帧显示周期内,在第一控制单元向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1至M2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后,向中间区域两侧的第一至M1-1条栅线和第M2+1至M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其中,M1、M2、M均为整数,M为栅线的总数,沿着栅线排列的方向依次对栅线编号,编号连续的栅线位置相邻,且M1和M2满足以下条件:M2大于M1,M2与M1-1的差值大于或等于M/2。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如上所述的驱动装置。本公开通过优先向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1至M2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可以提高人眼正视区域的显示效果。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插黑模式的工作时序图;图2为人眼视界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的正视区域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图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例图;图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本公开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专利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专利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专利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公开中示出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图1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插黑模式的工作时序图。如图1所示,在一帧显示周期内,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插黑模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液晶显示面板完成一帧扫描阶段、液晶响应(LiquidCrystalResponse)阶段以及背光点亮阶段。在图1中,Vsync表示帧同步信号,TE表示驱动控制信号,BLM表示背光点亮控制信号。以液晶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为1920*1800,且帧频为90赫兹(Hz)为例,如图1所示,一帧显示周期T为11.11毫秒(ms),液晶显示面板完成一帧扫描时长T11为3.84毫秒(ms),液晶响应时长T12为6.16ms,背光点亮时长T13为1.11ms。在满足背光模组亮度的条件下,背光模组点亮时长越短,背光模组的瞬间电流就越大,会超出背光模组的电流标准,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寿命,因此,背光模组的点亮时长不能过短。由于液晶响应时长一般固定为6.16ms,且背光模组的点亮时长不能过短,因此留给液晶显示面板的扫描时长仅有3.84ms,可知一行扫描时长为3.84ms/1920=2微秒(us),而且还要减去栅极延迟(GateDelay)、多路延迟(MuxDelay)以及源极延迟(SourceDelay)时长,预留像素充电时长极短,存在充电不足的风险。而且,由于留给液晶显示面板的扫描时长仅有3.84ms,难以支持高分辨率显示,例如,分辨率为3840*4320的显示面板,其一行扫描时长将变为3.84ms/3840=1us,就会出现充电不足。由此可见,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插黑模式存在充电不足、不支持高分辨率显示、背光电流偏大等问题,影响显示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基于人眼特性将显示面板分为人眼的正视区域和非正视区域,优先向正视区域的栅线输入栅极驱动信号,从而提高人眼正视区域的显示效果。图2为人眼视界的示意图。人眼包括700万个视锥细胞和12000万个视杆细胞;其中,视锥细胞是感受强光和颜色的细胞,对弱光和明暗的感知不如视杆细胞敏感,而对强光和颜色,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眼球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毫米的黄色区域(折合6°视角),称为黄斑,黄斑中心有一小凹,称为中央凹,面积约1mm2;黄斑的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光线可直接到达视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n在一帧显示周期内,依次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一帧显示周期内,依次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所在的第M1至M2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以及向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第一至M1-1条栅线和第M2+1至M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
其中,M1、M2、M均为整数,M为栅线的总数,沿着栅线排列的方向依次对栅线编号,编号连续的栅线位置相邻,且M1和M2满足以下条件:M2大于M1,M2与M1-1的差值大于或等于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M1的取值范围为0.1M至0.5M之间,M2的取值范围为0.5M至0.9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M1的取值为0.25M+1,M2的取值为0.7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第一至M1-1条栅线和第M2+1至M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包括:
依次向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第一至M1-1条栅线、第M2+1至M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或者,依次向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第M2+1至M条栅线、第一至M1-1条栅线输入扫描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液晶分子完成响应后,向背光模组输入背光启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在一帧显示周期的结束时刻,向背光模组输入背光关闭信号。


7.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田文红徐飞李京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