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反应速度和更广视角,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中。在驱动方式上,AMOLED属于电流驱动型,对晶体管的电性变异较为敏感,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的均匀性和飘移均影响画面显示的准确性和均匀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引入像素补偿电路。印刷式显示技术是AMOLED显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印刷式OLED器件的启亮电压较低,采用传统的像素补偿电路,漏电功耗较高,补偿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像素驱动电路的漏电功耗高,补偿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电容以及发光器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接入电源电压;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入参考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重置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电容以及发光器件;/n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接入电源电压;/n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n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入参考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n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重置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接入复位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n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n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n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电容以及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接入电源电压;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入参考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重置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接入复位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均为同种类型的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包括:
第一复位阶段,对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
第二复位阶段,对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进行复位;
阈值电压提取阶段,提取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存储至所述电容上;
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并根据所述电容的耦合作用,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