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属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或者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时,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导电片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扁平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当导电片为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时,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牢靠不易产生错位,易设计成符合电气间隙要求,可用来实现电性功能的控制。
A combination of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属半导体照明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光电开关是采用光耦原理,将红外发射二极管与接收光敏三极管中间隔离分隔开,做成红外光电开关,常用于机械设备方面的某种检测功能,如纺织工业上,如果一条细纱断开,本来该条纱线是拉着一块装置被压下,此时光电耦合对管没有被该装置遮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该纱线断开时候,此时这块装置被弹起从而正好挡住了光电耦合对管发射红外线信号的接收;从而使机器上的警报系统响起或使机器停止工作来达到降低纺织次品和很好的提示操作人员哪里有不正常情况。光电耦合器也有密封在一起做成的“光耦”小器件,它常用于LED灯具电源输出端过大电流、过高电压等保护的反馈检测达到恒流或恒压的目的;也有用于高、低频电路的分离隔开信号;还有用于强、弱电隔离分开的用途。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红外光电开关,均为单独的一个对管结构,形状大多为矩形塑料封装且中间有开槽,即槽的一侧为红外发射二极管,另一侧为接收红外信号的光敏三极管;此中间开槽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将红外管发射的红外信号向光敏三极管发射的红外信号是否被隔离,从而使后级是否有电压输出达到控制后级电路的某项功能;但目前市场上用于检测功能的红外光电对管开关难以准确定位,中间工作槽易偏离设计者所要求的初衷。目前市场上为了红外光电开关适用于多种场合,其装配方式也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外壳封装,有的红外管与光敏三极管的引脚与塑料封装槽在同一水平方向;有的引脚与塑料封装槽呈垂直方向;有的在上述基础上加有一块带螺丝固定孔的塑料结构。由于单独的一个光电耦合对管其电性引脚较细,有的在塑料外壳上加有一块塑料且在该加的塑料上有固定圆孔,目的就是为了其能牢固的锁定在某位置。目前市场上只有用于弱电场合作为一种控制器件出现,但还没有将这低压弱电的DC部件与带强电的AC部件进行组合设计来达到一种功能的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是将该DC弱电器件红外光电开关与强电部件AC导电片进行组合设计;它可以节约制造成本及设计成本且能准确定位的一种组合件。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或者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时,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导电片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扁平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当导电片为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时,红外光电开关与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的一侧;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与光敏三极管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所述光敏三极管中包括光敏三极管C极、光敏三极管E极。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电开关的中部开有发射与接收槽,发射与接收槽的槽体内侧面设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缺口以及光敏三极管接收缺口,所述红外光电开关的塑料固定装置两端设置有螺丝孔。进一步的,所述扁平导电片的下端设置有扁平导电片第一引脚和扁平导电片第二引脚,所述扁平导电片的上端为扁平导电片的顶部张口导电片,扁平导电片的顶部张口导电片的下方为扁平导电片加强夹紧力度和导电接触面的颈部加长导电片。进一步的,所述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的下端设置有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第一引脚和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第二引脚,所述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的上端设置有圆形导电片张口和扁平导电片张口。红外光电开关引脚与导电片均焊接于PCB板上,但设计时应将红外开关的DC引脚与AC导电片最少保持不小于3mm的距离,当距离小于3mm时应在PCB板进行挖孔,此孔宽度不小于1mm。虽然设计产品时能用分体的导电片与分体的“红外光电开关”通过PCB板线路安装并固定,但是由于导电片是插导电杆的插片,在插拔过程中“红外光电开关”的中间槽易导致其偏离会影响产品功能;其除了光电控制电性的引脚外还外加有导电片的引脚;而“红外光电开关”里面的红外发射管与光敏三极管均属于DC低电压范围内的弱电就能正常工作的器件而导电片一般是接AC的强电部分;所以在设计本技术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时需将弱电DC部分引脚与AC强电的导电片部分隔离开,电气间隙应达到3mm以上的距离;由于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一体化设计,而导电片需要插入导电杆的装置,所以该装置除了需要固定牢靠外且中间发射红外线对槽不能偏离中心。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可实现当L、N极导电杆同时插入该组合件时,导电杆一定会阻断红外发射管的红外线,使该器件上的输出端光敏三极管失去导通功能,从而使后面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某一种电气功能。可以在一只L极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也可以单独在一只N极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也可以在产品的L、N极同时采用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该技术可根据不同规格标准的导电杆大小或厚度对该产品可以进行自由设计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红外光电开关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红外光电开关塑料封装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扁平导电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扁平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扁平与圆形通用导电片与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7、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或者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9;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导电片8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扁平导电片8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当导电片为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9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扁平和圆形通用导电片9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与光敏三极管6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5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2;所述光敏三极管6中包括光敏三极管C极3、光敏三极管E极4。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电开关7的中部开有发射与接收槽7-3,发射与接收槽7-3的槽体内侧面设置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缺口7-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7)、导电片;/n所述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或者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n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导电片(8)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扁平导电片(8)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n当导电片为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n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与光敏三极管(6)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n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5)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2);/n所述光敏三极管(6)中包括光敏三极管C极(3)、光敏三极管E极(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光电开关的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红外光电开关(7)、导电片;
所述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或者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
当导电片为扁平导电片(8)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导电片(8)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Ⅰ(78),扁平导电片(8)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当导电片为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时,红外光电开关(7)与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用塑料封装或注塑组成为红外光电开关组合件Ⅱ(79),扁平和圆形共用导电片(9)嵌入在红外光电开关(7)的一侧;
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7)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5)与光敏三极管(6)总装为一体的红外光电开关封装;
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5)中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正极引脚(1)和红外发射二极管负极引脚(2);
所述光敏三极管(6)中包括光敏三极管C极(3)、光敏三极管E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电开关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忠福,吴振华,文益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华飞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