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辅助装置。它包括左承力支架、左承力绞盘、右承力绞盘、左部绞盘支撑轴、右部绞盘支撑轴、左部扳手、右部扳手、右承力支架、锁块调节螺栓、起吊环、底座调节锁块及中间加强支架;所述左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右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右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起吊环固定设置于中间加强支架上端;所述左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所述右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左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设置与塔架横担支撑配合的支撑座。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live replacement of 500kV heavy load linear insulator st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网维护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500kV直线绝缘子串更换过程中,作业人员对吊点位置的选择和吊点的固定方式显得至关重要。由于500kV直线绝缘子串本身的单片自重就比较大,以一串30片的LDQ160玻璃绝缘子为例,其净重量约有200公斤左右,如果再考虑摩擦系数,加之留给作业人员的铁塔作业面较狭窄,这样就会造成绝缘子串的起吊、拆除和安装相当困难,对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和作业效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据统计,如果作业人员吊点位置和吊点固定方式选择不当,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恢复绝缘子与连接金具的连接时,由于没有专用的作业工具,要将绝缘子串恢复到安装位置,其安装恢复时间长达2小时左右,这么长的时间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绝缘子串,往往可能因工具不满足要求而导致作业失败。不能及时恢复绝缘子串的连接,将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线路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其次,由于作业用时较长,可能出现工作无法按计划时间完成造成返工,同时也会造成人员、车辆、生产成本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能够大幅降低作业时间,减少线路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线路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提升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包括左承力支架、左承力绞盘、右承力绞盘、左部绞盘支撑轴、右部绞盘支撑轴、左部扳手、右部扳手、右承力支架、锁块调节螺栓、起吊环、底座调节锁块及中间加强支架;所述左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右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右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起吊环固定设置于中间加强支架上端;所述左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所述右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所述左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及右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与塔架横担支撑配合的支撑座;所述底座调节锁块呈凹字形,且开口侧卡入支撑座;所述锁块调节螺栓穿设于底座调节锁块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多个供锁块调节螺栓连接的底座调节孔;所述左承力支架上、接近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固定设置第一棘爪,所述左部扳手上设置与第一棘爪配合的第一棘轮;所述右承力支架上、接近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固定设置第二棘爪,所述右部扳手上设置与第二棘爪配合的第二棘轮;所述左承力绞盘固定套装于左部绞盘支撑轴上,所述右承力绞盘固定套装于右部绞盘支撑轴上;所述左承力绞盘及右承力绞盘上均绕接有承力吊绳,所述承力吊绳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承力吊环。优选的是,所述左承力支架、右承力支架及中间加强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横担卡槽,所述左承力支架及右承力支架上、位于横担卡槽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固定块,所述辅助固定块穿设有固定蝴蝶螺栓。优选的是,所述起吊环通过螺纹结构与中间加强支架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左部扳手通过螺母与左部绞盘支撑轴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右部扳手通过螺母与右部绞盘支撑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能有效解决500kV直线绝缘子串起吊、拆除和安装困难的难题,使绝缘子串在起吊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该辅助装置对吊点选择影响较小,可使作业人员能很方便和轻松的将绝缘子串和连接金具进行拆除和连接,能够大幅降低作业时间,减少线路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线路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提高输电线路可用系数,提升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棘爪及第二棘轮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棘爪及第一棘轮的结构与第二棘爪及第二棘轮的结构相同。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图1-2所示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塔架横担塔材30平面朝上时使用,该辅助装置包括左承力支架1、左承力绞盘2、右承力绞盘3、左部绞盘支撑轴4、右部绞盘支撑轴5、左部扳手6、右部扳手7、右承力支架8、锁块调节螺栓9、起吊环10、底座调节锁块11及中间加强支架12;所述左部绞盘支撑轴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承力支架1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12上端处连接;所述右部绞盘支撑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右承力支架8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12上端处连接;所述起吊环10固定设置于中间加强支架12上端;所述左部扳手6固定设置于左部绞盘支撑轴4的左端处,所述右部扳手7固定设置于右部绞盘支撑轴5的右端处;所述左承力支架1的下端前后两侧及右承力支架8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与塔架横担支撑配合的支撑座13;所述底座调节锁块11呈凹字形,且开口侧卡入支撑座13;所述锁块调节螺栓9穿设于底座调节锁块11上,所述支撑座13上设置多个供锁块调节螺栓9连接的底座调节孔14;所述左承力支架1上、接近左部绞盘支撑轴4的左端处固定设置第一棘爪(图中未示出),所述左部扳手6上设置与第一棘爪配合的第一棘轮(图中未示出);所述右承力支架8上、接近右部绞盘支撑轴5的右端处固定设置第二棘爪15,所述右部扳手7上设置与第二棘爪15配合的第二棘轮16;所述左承力绞盘2固定套装于左部绞盘支撑轴4上,所述右承力绞盘3固定套装于右部绞盘支撑轴5上;所述左承力绞盘2及右承力绞盘3上均绕接有承力吊绳17,所述承力吊绳17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承力吊环18。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吊环10通过螺纹结构与中间加强支架12连接。所述左部扳手6通过螺母与左部绞盘支撑轴4连接。所述右部扳手7通过螺母与右部绞盘支撑轴5连接。所述第一棘轮及第二棘轮采用换向棘爪,分别与第一棘爪及第二机构构成双向棘轮机构,通过拨动第一棘轮及第二棘轮的方向,可实现左承力绞盘及右承力绞盘正反转的控制,继而实现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包括左承力支架、左承力绞盘、右承力绞盘、左部绞盘支撑轴、右部绞盘支撑轴、左部扳手、右部扳手、右承力支架、锁块调节螺栓、起吊环、底座调节锁块及中间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右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右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起吊环固定设置于中间加强支架上端;所述左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所述右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所述左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及右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与塔架横担支撑配合的支撑座;所述底座调节锁块呈凹字形,且开口侧卡入支撑座;所述锁块调节螺栓穿设于底座调节锁块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多个供锁块调节螺栓连接的底座调节孔;所述左承力支架上、接近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固定设置第一棘爪,所述左部扳手上设置与第一棘爪配合的第一棘轮;所述右承力支架上、接近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固定设置第二棘爪,所述右部扳手上设置与第二棘爪配合的第二棘轮;所述左承力绞盘固定套装于左部绞盘支撑轴上,所述右承力绞盘固定套装于右部绞盘支撑轴上;所述左承力绞盘及右承力绞盘上均绕接有承力吊绳,所述承力吊绳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承力吊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更换500kV重荷载直线绝缘子串的辅助装置,包括左承力支架、左承力绞盘、右承力绞盘、左部绞盘支撑轴、右部绞盘支撑轴、左部扳手、右部扳手、右承力支架、锁块调节螺栓、起吊环、底座调节锁块及中间加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左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右部绞盘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右承力支架上端处及中间加强支架上端处连接;所述起吊环固定设置于中间加强支架上端;所述左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所述右部扳手固定设置于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所述左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及右承力支架的下端前后两侧均设置与塔架横担支撑配合的支撑座;所述底座调节锁块呈凹字形,且开口侧卡入支撑座;所述锁块调节螺栓穿设于底座调节锁块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多个供锁块调节螺栓连接的底座调节孔;所述左承力支架上、接近左部绞盘支撑轴的左端处固定设置第一棘爪,所述左部扳手上设置与第一棘爪配合的第一棘轮;所述右承力支架上、接近右部绞盘支撑轴的右端处固定设置第二棘爪,所述右部扳手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峰,张宇雄,陈宣林,邓中原,宋凯,张方磊,张海东,易黎,邓勇,吴恒,湛留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