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6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该管道连接器包括:第一管道围合部,在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管道围合部,在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管道围合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第一管道围合部上并围成管道,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围成多个限位孔,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中,管道连接器的制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便于线束与管道连接器之间的组装、拆卸,节省了仓库资源。线束中的多个线束分支可通过多个限位孔分开。

Pipe connector and harness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
技术介绍
发动机线束是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发动机线束有许多线束分支,因为发动机有许多传感器。线束组装在管道连接器的管道中,许多线束分支可能来自管道连接器管道的同一个出口。这些线束分支需要分开。现有管道连接器管道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设置有若干限位孔,用于分别供若干线束分支通过,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限位。例如,限位件上的限位孔可设置成与线束的形状相匹配,以限制线束随意活动。现有限位件与管道连接器为相互分离的元件,限位件需要组装在管道连接器的开口上。然而,由于管道连接器与限位件为相互分离的元件,需要组装在一起,这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制造成本,浪费了仓库资源。为了使多个线束能分开通过限位件上的多个限位孔,限位件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导通的缺口,能使分离器在受力状态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便于线束的穿过或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器。该管道连接器包括:第一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并围成管道,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围成多个限位孔,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可选地,所述管道连接器为一体成型件。可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被配置为能对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形成止挡,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止停于围合位置;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扣;在所述的围合位置,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相互扣合,以阻止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脱离所述围合位置。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内周壁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有凸出部,用于对通过所述限位孔的线束分支进行轴向限位。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围成有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设置有三个出口;至少一个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多个限位孔。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围成三个彼此连通的分支通孔,用于供三个线束分支通过,并对三个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器。该管道连接器包括管道体:所述管道体设有管道、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管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个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围设成多个限位孔,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内周壁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有凸出部,用于对通过所述限位孔的线束分支进行轴向限位。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组件。该线束组件包括:上述的管道连接器;和线束,所述线束包括多个线束分支;所述多个线束分支通过所述管道;多个所述线束分支分别通过多个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对通过的所述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内周壁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线束分支外周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凸出部扣合在所述卡槽中,以对通过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线束分支进行轴向限位。可选地,所述线束组件用于发动机中,所述线束分支连接至发动机中的传感器。不同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管道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中,通过将第二管道围合部能拆卸地安装在第一管道围合部上,即可围成管道,并使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围成多个限位孔,可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管道连接器的制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便于线束与管道连接器之间的组装、拆卸,节省了仓库资源。线束中的多个线束分支可通过多个限位孔分开。管道连接器可设置成一体件,第一管道围合部与第二管道围合部的材质可相同设置,管道连接器只需开发一套模具,能降低生产成本;管道连接器的制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管道围合部位于围合位置。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管道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为图1管道连接器中第二管道围合部与第一管道围合部拆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器。参阅图1至图5,所述管道连接器1包括第一管道围合部10和第二管道围合部14。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6。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可设置成能拆卸地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围成有管道20,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6围成有多个限位孔18。所述多个限位孔18用于分别通过多个线束分支,并对线束分支进行限位,从而固定线束分支的位置,防止线束分支在所述管道20中沿径向随意自由运动。当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拆卸分离时,可供线束容纳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和/或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中。当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固定连接并围成所述管道20时,线束可容纳安装在所述管道20中,多个线束分支分别限位在多个所述限位孔18中。线束中的多个线束分支可通过所述多个限位孔18分开。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可设置有第一半包围腔体。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可设置有第二半包围腔体。当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固定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半包围腔体与所述第二半包围腔体对接从而共同围成所述管道20。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能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上,两者共同围成有管道20;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6围成多个限位孔18,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限位。如此,通过将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能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上,即可围成所述管道20,并使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6围成多个限位孔18,可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限位。所述管道连接器1的制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便于线束与所述管道连接器1之间的组装、拆卸。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与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10与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14的制作材质相同。所述管道连接器1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管道连接器1只需开发一套模具,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n第二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n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并围成管道,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围成多个限位孔,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
第二管道围合部,在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并围成管道,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围成多个限位孔,用于分别通过线束分支并对通过的线束分支进行径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连接器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被配置为能对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形成止挡,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止停于围合位置;
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扣;
在所述的围合位置,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相互扣合,以阻止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脱离所述围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孔内周壁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有凸出部,用于对通过所述限位孔的线束分支进行轴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围合部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一管道围合部围成有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设置有三个出口;至少一个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所述多个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奔张仁文王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