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杰邦专利>正文

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5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包括外壳、第一卡扣、按钮和第一弹簧,外壳内设置有挡板,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外壳一端设置有按钮,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凸台,按钮与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未发生形变时,第一凸台恰抵于第一卡扣;外壳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挡板和护线套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特殊设计,按钮在弹出状态最大时,抵住卡扣,避免卡扣内缩,使得输入导电模块紧紧地卡在电源轨道上;按钮压进壳体内,卡扣内缩,配合外壳的第二凸台,增加与手的摩擦力,能够更容易的将输入导电模块取出。

A button buckle input conductive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指一种按钮输入导电模块。
技术介绍
传统的商场、汽车展示、品牌服装、高档会所、博文物展馆、连锁商场、品牌营业厅、专业橱窗和柜台等商业照明场所,在使用时,接取电源时都是通过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或电源排插,有的甚至直接是用电源线不规范的搭接。由于电源插座体积会占用很大空间,在展示柜、货架上使用时因体积大而影响外观破坏整体效果。而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电源导轨,电源导轨上装有导电模块。这种电源导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能有效地节省空间,更美观。然而,现在市场上的输入导电模块不容易装入导轨,装入导轨后容易出现脱出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解决输入导电模块在电源导轨上难安装、易脱落的问题,外形美观、更容易装入导轨,避免装入导轨后出现脱落问题,安全性能更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包括外壳、第一卡扣、按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凸台,所述按钮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一凸台恰抵于所述第一卡扣所在位置;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所述挡板和所述护线套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壁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扣。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有导电隔板、压线块和若干导电片;,所述导电隔板和所述压线块依次连接;,所述导电隔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导电隔板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隔板、导电片和第二弹性件的材质均为铜。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在所述按钮的一端底部向外侧延伸有第二凸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扣靠近所述按钮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所述斜面方向从靠近所述按钮一侧向靠近所述护线套的一侧斜向所述壳体外侧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部分向外凸出,形成接触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该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中的外壳内设置有挡板,外壳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凸台,按钮与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内壁活动接触;第一凸台恰抵于第一卡扣所在位置;外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挡板和护线套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通过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的凸台,在按钮在弹出状态最大时,抵住卡扣,避免卡扣内缩,使得输入导电模块紧紧地卡在电源轨道上,按钮压进壳体内时,卡扣内缩,配合外壳的第二凸台,增加输入导电模块与手的摩擦力,能够更容易的将输入导电模块取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导电连接件的分解图。图中,1-外壳,2-第一卡扣,3-按钮,4-第一弹性件,5-挡板,6-第一凸台,7-盖板,8-护线套,9-导电隔板,10-压线块,11-导电片,12-第二弹性件,13-第二凸台,14-螺丝,15-第二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包括有外壳1、第一卡扣2、按钮3和第一弹性件4,外壳1内设置有挡板5,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2,该外壳1一端设置有按钮3,按钮3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凸台,按钮3与挡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第一凸台6与外壳1内壁活动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为第一弹簧,第一弹簧未发生形变时,按钮3弹出状态最大,凸台恰抵于第一卡扣2,使得第一卡扣2不能往外壳1体内缩。当按钮3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安装在电源导轨时,第一卡扣2凸出的部分卡在轨道上,避免脱落。当按动按钮3,使得按钮3压进外壳1内,按钮3的两侧壁的凸台避开第一卡扣2所在的位置。该外壳1在按钮3的一端底部向外侧延伸有第二凸台13,手指按动按钮3的同时可扣于第二凸台13,用于增加手指与外壳1的摩擦力,辅助输入导电模块的拔出。当手指按动按钮3,并扣于第二凸台13,即可轻松取出按钮3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具体地,该外壳1侧壁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扣15。第二卡扣15可以辅助输入导电模块固定在电源导轨上,使输入导电模块固定在电源导轨时更牢固,更加不易脱落。第二卡扣15靠近按钮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第二卡扣15靠近按钮3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斜面方向从靠近按钮3一侧向靠近护线套8的一侧斜向壳体外侧延伸;按动按钮3取出输入导电模块时,斜面起导向作用,使得输入导电模块更容易取出。具体地,该外壳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8,挡板5和护线套8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包括有导电隔板9、压线块10和若干导电片11。如图4所示,本技术在导电隔板9采用两对导电片11,两对导电片11分别前后设置。导电片11与导电隔板9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12连接。在本技术中第二弹性件12为铜质的弹簧。其中,导电片11部分向外凸出,形成与电源导轨的接触部,而外壳1侧壁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使得与外壳1接触的导电片11在第二弹性件12的作用力下,外壳1凸出的部分在安装在导轨的状态下能够与电源导轨接触,实现输入导电模块与电源导轨的电连接,实现电性导通。在取下输入导电模块时,第二弹性件12被挤压,导电片11往内缩,减少第二弹性件12与电源导轨的摩擦力,降低导电片11的磨损具体地,导电隔板9和压线块10依次连接。导电隔板9、导电片11和第二弹性件12的材质均为铜。具体地,外壳1、第一卡扣2和第二卡扣15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生产制作更方便。还包括有盖板7,盖板7与外壳1通过螺丝14固定。该外壳1挡板5和导电隔板9末端设置有螺丝14孔,盖板7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通孔。可以理解的,本技术通过该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中的外壳1内设置有挡板5,外壳1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2;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按钮3,按钮3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卡扣、按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凸台,所述按钮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一凸台恰抵于所述第一卡扣所在位置;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所述挡板和所述护线套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卡扣、按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按钮,所述按钮的两侧壁的尾部外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凸台,所述按钮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外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第一凸台恰抵于所述第一卡扣所在位置;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护线套,所述挡板和所述护线套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壁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钮卡扣输入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有导电隔板、压线块和若干导电片;所述导电隔板和所述压线块依次连接;所述导电隔板两侧设置有所述导电片;所述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邦
申请(专利权)人:袁杰邦罗姆尼光电系统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