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练专利>正文

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包括插头,所述插头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卡动机构,所述底块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底块的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与卡块顶端固定连接的螺栓,所述滑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可插入凹槽内腔的铜片,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位于底块的顶端开设有开口。该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实现对电源插座进行免剥线使用,操作快捷方便,提高安装效率,并防止手动剥线安装时易出现的接触不良,电源线虚接或松动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增加安全系数,有利于推广。

A bus type power socket without stripping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
,具体为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使家用电器与可携式小型设备通电可使用的装置。电源插座是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用来让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电源插头插入,以将电力经插头传导到电器。而传统的电源插座的安装,需要先剥开导线绝缘皮再与插座接线座连接,操作过于繁琐,导线绝缘皮剥开的长短不好掌控,安装后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存在安全隐患,且手动剥线安装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电源线虚接或松动等现象,影响后期使用,并存在安全隐患加大危险系数,因此现设计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包括插头,所述插头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卡动机构;所述卡动机构包括壳体、底块、导杆、滑块、卡槽、卡块、螺栓、铜片、凹槽和开口;所述壳体的右侧与插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与插头电性连接的底块,所述底块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底块的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导杆的一端,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腔内嵌有卡块,所述壳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与卡块顶端固定连接的螺栓,所述滑块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可插入凹槽内腔的铜片,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位于底块的顶端开设有开口。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铜片的底端形状为锯齿形。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弧形。优选的,四个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滑块的四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螺栓、卡块、滑块、导杆和铜片的配合下,促使插头接通电源,从而实现对电源插座进行免剥线使用,操作快捷方便,提高安装效率,并防止手动剥线安装时易出现的接触不良,电源线虚接或松动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增加安全系数,有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图;图2为本技术卡动机构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卡动机构的右侧剖视图。图中:1、插头,2、卡动机构,201、壳体,202、底块,203、导杆,204、滑块,205、卡槽,206、卡块,207、螺栓,208、铜片,209、凹槽,210、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技术方案: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包括插头1,插头1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卡动机构2;卡动机构2包括壳体201、底块202、导杆203、滑块204、卡槽205、卡块206、螺栓207、铜片208、凹槽209和开口210;壳体201的右侧与插头1的左侧固定连接,壳体2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与插头1电性连接的底块202,底块202可辅助线缆插入壳体201后稳固放置,底块202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9,且底块202的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导杆203的一端,导杆203用于对滑块204进行限位,使其滑块204只能进行上下移动,导杆203的另一端与壳体201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导杆203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滑块204,导杆203和滑块204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绝缘效果,防止导电,滑块20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205,且卡槽205的内腔内嵌有卡块206,当螺栓207不断顺时针向下旋转时,可推动卡块206对滑块204进行向下的挤压,壳体201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与卡块206顶端固定连接的螺栓207,通过螺栓207能够更精准的控制对线缆的刺破程度,防止由于力度过大从而出现线缆断裂等问题,滑块204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可插入凹槽209内腔的铜片208,壳体201的左侧壁位于底块202的顶端开设有开口21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槽205的形状为圆形,圆形可使卡块206在卡槽205内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铜片208的底端形状为锯齿形,锯齿形用于对线缆刺穿。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凹槽209的形状为弧形,弧形可以更好的贴合线缆的形状,在保证线缆不被损伤的同时对线缆进行刺穿。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四个导杆203分别位于滑块204的四角,当线缆插入壳体201时,防止导杆203干扰线缆的插入,且位于四角的导杆203有助于滑块204稳定的移动。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当需要对电源插座进行免剥线使用时,将电线顺着开口210插入壳体201的内腔,顺时针旋转螺栓207,由于螺栓207与壳体201顶端螺接,因此螺栓207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使卡块206推动滑块204在导杆203的限位下进行向下移动,从而挤压已伸入壳体201内腔的电线,随着螺栓207不断的旋转,从而使滑块204上的铜片208在贴紧电线的过程中刺穿电线外表绝缘套,促使插头1接通电源,从而实现对电源插座进行免剥线使用,操作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后期使用的安全度,省时省力,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侧”、“底端”、“四角”、“表面”、“中心位置”、“另一端”、“内腔”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螺接”、“设置”、“插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卡动机构(2);/n所述卡动机构(2)包括壳体(201)、底块(202)、导杆(203)、滑块(204)、卡槽(205)、卡块(206)、螺栓(207)、铜片(208)、凹槽(209)和开口(210);/n所述壳体(201)的右侧与插头(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与插头(1)电性连接的底块(202),所述底块(202)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9),且底块(202)的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导杆(203)的一端,所述导杆(203)的另一端与壳体(201)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03)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滑块(204),所述滑块(20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205),且卡槽(205)的内腔内嵌有卡块(206),所述壳体(201)的顶端中心位置螺接有与卡块(206)顶端固定连接的螺栓(207),所述滑块(204)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可插入凹槽(209)内腔的铜片(208),所述壳体(201)的左侧壁位于底块(202)的顶端开设有开口(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式免剥线电源插座,包括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卡动机构(2);
所述卡动机构(2)包括壳体(201)、底块(202)、导杆(203)、滑块(204)、卡槽(205)、卡块(206)、螺栓(207)、铜片(208)、凹槽(209)和开口(210);
所述壳体(201)的右侧与插头(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与插头(1)电性连接的底块(202),所述底块(202)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9),且底块(202)的顶端四角均设置有导杆(203)的一端,所述导杆(203)的另一端与壳体(201)的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03)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滑块(204),所述滑块(20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卡槽(205),且卡槽(205)的内腔内嵌有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