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80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包括回收料斗、新砂箱、混合料斗和负压吸收装置;负压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箱,收集箱具有收集腔,收集腔具有上腔部和下腔部,上腔部上设有进砂口和出风口,下腔部上设有旧砂出口,出风口外侧连接有负压发生器,出风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器,上腔部和下腔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回收料斗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与进砂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使用时先闭合第一阀门、启动负压发生器,回收料斗内的旧砂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至收集腔的上部;然后关闭负压发生器、打开第一阀门,这些旧砂掉落到收集腔的下部、从旧砂出口流动到混合料斗中,然后在混合料斗内与新砂混合后供给3D打印机进行打印。

A sand circulation device for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砂型3D打印机运行时,部分砂料在平整的过程中会从打印台面拨动到回收料斗中,这些砂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现有的回收方法是手动将回收料斗中的砂料从外部搬运,再放入到砂型3D打印机的新砂箱中作为新砂使用,这种模式的3D打印设备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率生产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其能把回收料斗内的砂料回收再利用于3D打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包括回收料斗、新砂箱、混合料斗和负压吸收装置;所述混合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新砂箱上设有新砂出口,新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负压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具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具有上腔部和位于上腔部下侧的下腔部,所述上腔部上设有进砂口和出风口,所述下腔部上设有旧砂出口,所述出风口外侧连接有负压发生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上腔部和下腔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旧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回收料斗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与进砂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发生器为真空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旧砂出口与混合料斗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旧砂出口设于导流槽的上部内,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于所述混合料斗内或设于混合料斗正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旧砂出口上设有第二过滤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器为第一筛网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为第二筛网过滤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砂出口上设有电控阀门或驱动砂料往外流动的输送装置,所述混合料斗内或混合料斗上方设有砂位检测装置,所述电控阀门或输送装置与砂位检测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砂位检测装置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头朝向下方,所述光电传感器上设有挡砂套筒,所述挡砂套筒套于光电传感器外侧,所述挡砂套筒的上端封闭,所述挡砂套筒的下端敞开,所述挡砂套筒的下端设于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头的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出口端设于所述挡砂套筒内,吹气管的入口端设于挡砂套筒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使用时先闭合第一阀门、启动负压发生器,回收料斗内的旧砂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至上腔部,然后关闭负压发生器、打开第一阀门,这些旧砂掉落到下腔部内,然后从旧砂出口流动到混合料斗中,这些旧砂在混合料斗内与新砂混合后供给3D打印机进行打印;打印过程中部分砂料又回到回收料斗中,就此循环;这样输送旧砂的动力来源于负压发生器,无需人工搬运,输送旧砂的动作能持续进行,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能满足快速、高效率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砂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包括回收料斗17、新砂箱11、混合料斗15和负压吸收装置;所述混合料斗15的顶部敞开,所述新砂箱11上设有新砂出口,新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15上方;所述负压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箱02,所述收集箱02具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具有上腔部07和位于上腔部07下侧的下腔部06,所述上腔部07上设有进砂口08和出风口09,所述下腔部06上设有旧砂出口,所述出风口09外侧连接有负压发生器01,所述出风口09上设有第一过滤器10,所述上腔部07和下腔部06之间设有第一阀门03,所述旧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15上方;所述回收料斗17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与进砂口08通过连接管道18连通。本实施例中旧砂出口设于下腔部06的底部,出风口09设于上腔部07的顶部,第一阀门03通过电机驱动打开与闭合,使用时先闭合第一阀门03、启动负压发生器01,上腔部07成为一负压的空间,使得回收料斗17内的旧砂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至上腔部07,第一过滤器10能防止砂料进入负压发生器01内部损坏负压发生器01;然后关闭负压发生器01、打开第一阀门03,这些旧砂掉落到下腔部06内,也可不关闭负压发生器01,在重力作用下也有部分旧砂会掉落到下腔部06内,这些旧砂从旧砂出口流动到混合料斗15中,然后在混合料斗15内与新砂混合后供给3D打印机16进行打印;打印过程中部分砂料又回到回收料斗17中,就此循环;这样输送旧砂的动力来源于负压发生器01,无需人工搬运,输送旧砂的动作能持续进行,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能满足快速、高效率生产的需求。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发生器01为真空泵。由于砂料有一定的质量,选用抽气能力较强真空泵能使本实施例的循环装置运行效率高。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旧砂出口与混合料斗15之间设有导流槽04,所述导流槽04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旧砂出口设于导流槽04的上部内,所述导流槽04的下端设于所述混合料斗15内或设于混合料斗15正上方。从旧砂出口流出的砂料在导流槽04的导向下流动到混合料斗15中,这样收集箱02能设置于混合料斗15的旁侧的上方,无需设置在混合料斗15的正上方,能灵活地根据需要设计收集箱02的位置。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旧砂出口上设有第二过滤器05。由于混合料斗15是在打印台面上敞开的,容易掉落杂物,同时,用于3D打印的砂料中混有固化剂,容易结成一团,这些大颗的物质会严重影响3D打印机16的运行,因此不能送入3D打印机16;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器05,能过滤这些大颗的物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过滤器10为第一筛网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05为第二筛网过滤器。第一过滤器10要过滤的是砂粒,第二过滤器05要过滤的是大颗的固体物质,使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筛网过滤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料斗、新砂箱、混合料斗和负压吸收装置;所述混合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新砂箱上设有新砂出口,新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负压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具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具有上腔部和位于上腔部下侧的下腔部,所述上腔部上设有进砂口和出风口,所述下腔部上设有旧砂出口,所述出风口外侧连接有负压发生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上腔部和下腔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旧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回收料斗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与进砂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料斗、新砂箱、混合料斗和负压吸收装置;所述混合料斗的顶部敞开,所述新砂箱上设有新砂出口,新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负压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具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具有上腔部和位于上腔部下侧的下腔部,所述上腔部上设有进砂口和出风口,所述下腔部上设有旧砂出口,所述出风口外侧连接有负压发生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上腔部和下腔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旧砂出口设于混合料斗上方;所述回收料斗底部设有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与进砂口通过连接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器为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砂料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砂出口与混合料斗之间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旧砂出口设于导流槽的上部内,所述导流槽的下端设于所述混合料斗内或设于混合料斗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聪李亦农袁纯国黄慧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晗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