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760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包括机台缓冲罐、主缓冲罐、真空泵机组、冷水循环系统,机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口;另一端连接到主缓冲罐上,主缓冲罐与真空泵机组连接;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箱、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冷水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水箱连接到真空泵的循环水管;盘管固定在冷却循环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盘管的两端,之后再分别连接到冷水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明显提高抽真空的效率,改善气味,降低气孔的产生,改善真空管道堵塞,水循环利用,维修方便,降低维修成本和改善环境差等问题。

A new type of centralized vacuum pumping system for high efficiency twin screw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用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Elastomer),简称TPE,由于其兼有塑料和橡胶的特性,被誉为“第三代合成橡胶”。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外限制使用PVC呼声日趋高涨,也促进了TPE消费快速增长,因此TPE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双螺挤出机的螺杆与筒体之间的熔融、剪切、挤压混炼过程中,将产生许多气体(水气、低分子物),如果不及时去除这些气体,则很容易使物料降解、性能变差,降低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同时使生产的母粒中产生小气孔、粉屑多,影响质量。一般排气口处螺杆的设计使物料处于减压状态,有利于气体膨胀及逸出,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传统的双螺杆挤出机,抽真空是一台机器配一套真空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头压力增加,真空口熔融的物料或其它杂物容易吸入真空系统中的真空罐中,也难以避免会吸入真空泵中,非常容易造成真空泵的性能越来越差甚至无法工作,给生产造成比较大的问题,同时也比较浪费资源。因此设计适应TPR/TPE/TPU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集中抽真空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包括机台缓冲罐、主缓冲罐、真空泵机组、冷水循环系统,机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口;另一端连接到主缓冲罐上,主缓冲罐与真空泵机组连接;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箱、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冷水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水箱连接到真空泵的循环水管;盘管固定在冷却循环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盘管的两端,之后再分别连接到冷水循环泵。整个集中抽真空系统,分真空机组控制系统、冷却循环水泵系统、生产线与机台缓冲罐系统三部分。本技术设计的新型/高效集中抽真空系统,代替目前行业内使用的一机(双螺杆挤出机)一台真空泵的情况,明显提高了抽真空的效率和稳定性,改善气味,降低气孔的产生,改善真空管道堵塞,水循环利用,维修方便,降低维修成本和改善环境差等问题。冷却循环水泵系统,循环水箱经过盘管对真空泵中的循环水进行冷却。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机组至少设置一台真空泵,多台真空泵并联到主缓冲罐。根据抽真空的需要设定机组的真空泵数量,通常至少设置两台作为替换备用,另外各真空泵的控制可以手动或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在此不做限定。第一部分真空机组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一出八的方式,真空泵采用二备一的方式,以备不时之需,控制系统采用手动控制系统。进一步的:多台所述机台缓冲罐并联。既可以是实现集中抽真空,同时又保证每一台双螺杆挤出机可以独立工作。进一步的:以上各处的管道连接通过卡扣连接。管道连接采用卡扣式连接,方便拆装清理。进一步的:顶部为球形盖,球形盖与罐体铰接;所述主缓冲罐在底部设置进气口,上部设置出气口;在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排水口;在罐体上设置有观察镜;主缓冲罐内装水,水位低于出气口。缓冲罐里面加水,便于过滤,罐子设有排水口,观察镜。正常使用时可对罐体内水质情况进行观察。罐子一端为球体整体侧开,非常方便清理。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和真空机组控制系统安装在厂房之外。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整个车间的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可明显提高抽真空的效率,改善气味,降低气孔的产生,改善真空管道堵塞,水循环利用,维修方便,降低维修成本和改善环境差等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双螺杆挤出机1,机台缓冲罐2,主缓冲罐3,球形盖31,进气口32,出气口34;排水口33;观察镜35;真空泵机组4,真空泵排气管41;冷却循环水箱5,真空泵冷却进水51,真空泵冷却出水52,盘管6,冷水循环泵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包括机台缓冲罐2、主缓冲罐3、真空泵机组4、冷水循环系统,机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双螺杆挤出机1的真空口;另一端连接到主缓冲罐上,多台所述机台缓冲罐2并联。主缓冲罐3与真空泵机组4连接;所述真空泵机组4至少设两台真空泵,多台真空泵并联到主缓冲罐3。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箱5、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冷水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水箱连接到真空泵的循环水管(真空泵冷却进水51和真空泵冷却出水52,);盘管6固定在冷却循环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盘管的两端,之后再分别连接到冷水循环泵61。以上各处的管道连接通过卡扣连接。顶部为球形盖31,球形盖与罐体铰接;所述主缓冲罐在底部设置进气口32,上部设置出气口34;在进气口32的一侧设置排水口33;在罐体上设置有观察镜35;主缓冲罐内装水,水位低于出气口32。所述冷却循环水系统和真空机组控制系统安装在厂房之外。本系统主要是用于TPR/TPE/TPU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生产,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可明显提升抽真空的效率,改善气味,降低气孔的产生,改善真空管道堵塞,水循环利用,维修方便,降低维修成本和改善环境差等问题。采用用集中抽真空方式,替代目前一机一台的操作方式,可明显提高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缓冲罐、主缓冲罐、真空泵机组、冷水循环系统,机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口;另一端连接到主缓冲罐上,主缓冲罐与真空泵机组连接;/n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箱、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冷水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水箱连接到真空泵的循环水管;盘管固定在冷却循环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盘管的两端,之后再分别连接到冷水循环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缓冲罐、主缓冲罐、真空泵机组、冷水循环系统,机台缓冲罐的一端连接双螺杆挤出机的真空口;另一端连接到主缓冲罐上,主缓冲罐与真空泵机组连接;
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水箱、盘管、进水管、出水管、冷水循环泵;所述冷却循环水箱连接到真空泵的循环水管;盘管固定在冷却循环水箱内,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盘管的两端,之后再分别连接到冷水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双螺杆挤出机集中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机组至少设置一台真空泵,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锡挺黄青松高爽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