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包括注塑层、导线组、软包电芯和外壳,所述注塑层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注塑层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和负导线,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固定,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实用性强、安全性好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价值。
A kind of battery with soft pack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经常被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而且被越来越多的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其设计简单、安全、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受到市场欢迎,但是现有技术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在其软包电芯内部含有电解液,在受到外力或者其他情况下,其结构可能会受到弯折而有漏液的风险,而且电解液有可能会腐蚀外壳,进而导致外壳变薄漏液,安全性降低。并且由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经常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与人体直接接触,甚至用在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动设备方面时的容量较大,一旦发生上述现象,往往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并且该类软包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使用此类软包锂离子电池产生电磁干扰,降低产品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实用性强、安全性好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价值的含软包电芯的电池。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包括注塑层、导线组、软包电芯和外壳,所述注塑层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注塑层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和负导线,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固定,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还可以是:所述软包电芯包括软包电芯本体、间隔设置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上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连接,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宽度均为1.0-5.0mm。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呈圆柱状或方形,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内设置有卷设于中心的卷绕件,所述正极耳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固定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卷绕件上,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在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重叠位置处固定连接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外周,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均沿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外周延伸至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上表面。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包括上铝塑膜层、下铝塑膜层和电解液,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边缘之间密封热压式固定连接,所述电解液充设于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围设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正极耳在与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的重叠位置处与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三层式固定,所述负极耳在与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的重叠位置处与所述上铝塑膜层和所述下铝塑膜层三层式固定。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均通过双面胶粘设于所述上铝塑膜层的外表面。所述上铝塑膜层外周向外延伸设置有上延伸层,所述下铝塑膜层外周向外延伸设置有下延伸层,所述上延伸层和所述下延伸层设有密封热压形成的花纹,所述上延伸层和所述下延伸层均沿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直边延伸至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顶部。所述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注塑层由热熔胶制成。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包括注塑层、导线组、软包电芯和外壳,所述注塑层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注塑层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和负导线,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固定,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这样,将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然后将所述正导线的一端和所述负导线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将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分别在对应位置处和所述软包电芯固定,进而将所述软包电芯的正负极引出所述外壳,并且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可以在所述外壳的外部随意布置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的位置,并且可以随意调节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的长度,因此即使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需要连接的外设接口距离较远,也方便将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方便与外设接口连接。最后所述注塑层将所述软包电芯密封在所述外壳内部,进而避免所述软包电芯在受到外力冲击时造成的电芯破损引起的短路、漏液等,由于有密封作用,即便是所述软包电芯漏液也不会因为液体流出所述外壳而造成安全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布置灵活、实用性强、安全性好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爆炸图。图2本技术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立体图。图3本技术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图2A-A剖面图。图4本技术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图2B-B剖面图。图号说明1…注塑层2…正导线3…负导线4…正极耳5…负极耳6…双面胶7…软包电芯本体8…外壳9…上铝塑膜层10…下铝塑膜层11…极耳胶12…软包电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请参考图1至图4中相关各图,包括注塑层1、导线组、软包电芯12和外壳8,所述注塑层1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8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1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12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1与所述外壳8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12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12容纳在所述注塑层1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2和负导线3,所述正导线2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3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8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12固定,所述正导线2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3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8的外部,所述正导线2和所述负导线3夹角为0-180°。这样,将所述软包电芯12容纳在所述外壳8的内部,然后将所述正导线2的一端和所述负导线3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8的外部,将所述正导线2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3的自由端分别在对应位置处和所述软包电芯12固定,进而将所述软包电芯12的正负极引出所述外壳8,并且所述正导线2和所述负导线3夹角为0-180°,可以在所述外壳8的外部随意布置所述正导线2和所述负导线3的位置,并且可以随意调节所述正导线2和所述负导线3的长度,因此即使所述正导线2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层、导线组、软包电芯和外壳,所述注塑层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和负导线,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固定,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层、导线组、软包电芯和外壳,所述注塑层的外周密封卡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周上,所述注塑层的内周密封卡接于所述软包电芯的外周上,所述注塑层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有容纳所述软包电芯的空腔,所述软包电芯容纳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导线组包括正导线和负导线,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且分别在对应位置处与所述软包电芯固定,所述正导线的自由端和所述负导线的自由端均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正导线和所述负导线夹角为0-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包括软包电芯本体、间隔设置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上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的固定端分别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连接,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正极耳的自由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所述负导线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的自由端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宽度均为1.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含软包电芯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呈圆柱状或方形,所述软包电芯本体内设置有卷设于中心的卷绕件,所述正极耳的固定端和所述负极耳固定端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彬,肖海燕,刘晓伟,余小旦,简文龙,李维义,刘祥郡,董水金,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赣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