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68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48
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放电管技术领域,它包含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下电极柱、电子粉、惰性气体、镍层、金属陶瓷管;金属陶瓷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和下电极,上电极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下电极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上述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和下电极柱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上述上电极柱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网格凹槽内填设有电子粉;上述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下电极柱以及金属陶瓷管所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充设有惰性气体。可以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

A high surge ceramic gas dischar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
本技术涉及放电管
,具体涉及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
技术介绍
陶瓷气体放电管是一种过压开关型保护元器件,在电路中一般都是并联使用,旨在保护用电设备免受雷电浪涌、系统过电压、操作过压以及谐波干扰损害等。其工作原理为当电路正常工作时,陶瓷气体放电管处于高阻状态,可视为断路;当加到放电管两端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开始放电,由高阻态变为趋于零的低阻状态,相当于短路,使浪涌过电压迅速降低接近零电压,并将过电流释放入地,从而对后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但该类产品目前的瓶颈是当市场需求越来越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于提高通流量,通俗做法就是通过牺牲产品体积来提高通流量,导致PCB贴板占板空间大,成本高,集成小型化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可以有效预防铜电极高温熔化,提高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陶瓷气体放电管的抗浪涌等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电极、下电极、上电极柱、下电极柱、电子粉、惰性气体、镍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电子粉(6)、惰性气体(7)、镍层(8)、金属陶瓷管(9);金属陶瓷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1)和下电极(2),上电极(1)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3),下电极(2)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4),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8);上述上电极柱(3)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5),网格凹槽(5)内填设有电子粉(6);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浪涌陶瓷气体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电子粉(6)、惰性气体(7)、镍层(8)、金属陶瓷管(9);金属陶瓷管(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电极(1)和下电极(2),上电极(1)的下表面下凸一体成型有上电极柱(3),下电极(2)的上表面向上一体成型有下电极柱(4),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和下电极柱(4)的外表面均镀设有镍层(8);上述上电极柱(3)的下表面以及下电极柱(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数个网格凹槽(5),网格凹槽(5)内填设有电子粉(6);上述上电极(1)、下电极(2)、上电极柱(3)、下电极柱(4)以及金属陶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先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良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