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面板、按压组件,面板设于基座的前侧,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前侧且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翘转,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且远离基座与面板连接的一侧,按压组件包括内按键,内按键上设有向前凸出于基座的凸台,面板抵于凸台前端,面板受压翘转时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通过合理改进按压组件的具体设置位置,使按键的凸台与面板翘转时转动行程较大的位置处配合,面板可以在不增大翘转角度且无需借助辅助构件的前提下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顺利执行通电或断电动作,保证通过面板进行开关操作的有效性。
A kind of eccentric inching switch with large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照明开关大多采用翘板式结构,开关的外按键相对于墙面可上下翘转的设置,外按键翘转时带动位于面板后侧的控制模块动作实现通电或断电。一般的,用于控制通断电的功能模块位于面板后侧的中心位置。对于传统的点动开关而言,外按键的外形小于面板的外形设置,外按键自身的翘转行程能满足带动控制模块顺利动作的要求。但是,对于直接利用面板作为外按键的点动开关而言,在不增大面板组件厚度的前提下,面板作为外按键受力发生翘转时的角度减小,面板的翘转行程不足以满足顺利带动控制模块动作的要求。为了解决面板作为外按键在不增大面板组件厚度的情况下无法顺利实现开关目的的缺陷,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增加一个放大面板行程的辅助构件来实现开关目的,辅助构件的一端抵于控制模块上、另一端抵于面板后侧,面板受压翘转时通过辅助构件带动控制模块动作,实现通电或断电的操作目的。但是,此种解决方案增多了开关的构件,也提高了开关的生产成本及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可以在不增大面板翘转角度和不加设辅助构件的前提下利用面板作为外按键顺利实现通电或断电的操作目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包括基座、面板、按压组件,面板设于基座的前侧,所述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前侧且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翘转,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且远离基座与面板连接的一侧,按压组件包括内按键,内按键上设有向前凸出于基座的凸台,面板受压翘转时可抵于凸台前端并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优选的,所述面板的顶侧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顶侧,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的下部。优选的,所述基座前侧臂的顶端设有轴向横置的铰接轴,面板后侧壁的顶端设有卡爪,卡爪上设有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孔,面板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的配合可转动连接于基座。优选的,所述面板未受压时与凸台之间设有的间隙宽度为G,0<G≤2mm。优选的,所述面板受压翘转的最大翘转角度为α,2°≤α≤5°。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座板和设于座板后侧的座壳,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座板,座板上设有供按压组件插入座壳内的通口,凸台凸出于通口设置。优选的,所述座板的周向边缘处设有一圈向前凸出形成的凸圈,面板的周向边缘处设有向后凸出形成的凸筋,凸筋位于凸圈的内周。优选的,所述凸筋设于面板上远离与基座转动连接的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座板的前侧臂上设有用于避让凸筋的避让凹槽。优选的,所述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还包括动触片,动触片设于基座内且与按压组件配合;和/或,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定位设置、另一端抵触于内按键,弹簧在内按键向后移动时受力变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对点动开关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整个面板直接作为外按键使用的情况下,改动按压组件在基座上的具体设置位置,使其远离基座与面板连接的一侧设置,即,使按压组件远离面板的转动轴心线设置。在面板转动角度不变的前提下,面板上各点位的转动行程与该点位距转动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成正比,通过改进按压组件的具体设置位置,使内按键的凸台与面板翘转时转动行程较大的位置处配合,面板可以在不增大翘转角度且无需借助辅助构件的前提下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顺利执行通电或断电动作,保证通过面板进行开关操作的有效性。由于面板的翘转角度无需增大,开关整体凸出于墙面的厚度无需增大,有利于使开关整体保持紧凑。由于面板无需通过辅助构件带动内按键移动,便于合理降低开关的生产成本和组装耗时。2、面板的顶侧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顶侧,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按压面板的下部使面板发生有效的翘转,合理设置面板与基座之间的具体连接位置,使面板的翘转结构更好的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的下部,按压组件相对于基座偏心设置,使内按键能在面板下部的转动行程作用下进行有效的移动,满足开关的操作有效性。3、面板通过卡爪上的铰接孔与基座前侧的铰接轴的配合可转动连接于基座前侧,面板与基座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进行装配,能很好的满足面板的使用要求。4、合理设置面板在未受压时与凸台之间的间隙宽度,使面板受压翘转时能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若G>2mm,面板受压翘转时需先转动一定角度才能与凸台前端接触,不利于保证面板翘转时能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5、合理设置面板受压翘转时的最大翘转角度,使面板翘转时能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若α<2°,面板翘转的角度较小,不足以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若α>5°,虽能保证面板翘转时可以带动内按键进行有效的移动,但面板所需的转动空间明显增大,会导致开关整体凸出于墙面的厚度明显增大,不利于合理缩小开关的外形尺寸。6、基座包括座板和座壳,座板抵于墙面上,座壳位于墙体内,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座板,按压组件插设于座壳中。合理设置基座的具体结构,使其更好的满足开关的结构要求。7、座板的边缘设置一圈向前凸出形成的凸圈,面板的边缘设置向后凸出形成的凸筋,凸筋位于凸圈的内周,通过凸圈与凸筋的配合可以在面板未受压时有效遮挡面板与座板之间的缝隙,有利于提高开关整体外形的美观度。8、凸筋设于面板上远离与基座转动连接的位置处,合理设置凸筋的具体设置位置,在合理缩短凸筋总长度的前提下使其满足遮挡面板与座板之间缝隙的要求,有利于合理减少面板的生产耗材。9、座板的前侧设置避让凹槽,面板受压翘转时,凸筋可插入避让凹槽中,避免因座板与凸筋抵触对面板的翘转造成干涉的情况,保证面板翘转时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的距离能有效满足内按键的触发行程要求。10、面板受压翘转时,通过按压组件带动动触片翻转,实现通电或断电的操作目的。弹簧在面板受压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时受力变形,当松开面板后,弹簧恢复形变且可带动内按键向前移动复位,内按键复位时可以带动面板复位,使面板在未受压时处于与墙面平行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开关整体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在面板未受压时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中基座的前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中面板与基座铰接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中面板受压翘转至最大翘转角度时的示意图。图中,100-基座,110-座板,111-通口,112-凸圈,113-避让凹槽,113a-横槽段,113b-竖槽段,120-座壳,130-容纳腔,140-铰接轴,200-面板,210-卡爪,211-铰接孔,220-凸筋,221-横筋段,222-竖筋段,300-按压组件,310-内按键,311-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包括基座、面板、按压组件,面板设于基座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前侧且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翘转,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且远离基座与面板连接的一侧,按压组件包括内按键,内按键上设有向前凸出于基座的凸台,面板抵于凸台前端,面板受压翘转时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包括基座、面板、按压组件,面板设于基座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前侧且可相对于基座上下翘转,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且远离基座与面板连接的一侧,按压组件包括内按键,内按键上设有向前凸出于基座的凸台,面板抵于凸台前端,面板受压翘转时通过凸台带动内按键向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顶侧可转动连接于基座的顶侧,按压组件设于基座内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前侧壁的顶端设有轴向横置的铰接轴,面板后侧壁的顶端设有卡爪,卡爪上设有与铰接轴配合的铰接孔,面板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的配合可转动连接于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受压翘转的最大翘转角度为α,2°≤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板偏心点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冰峰,叶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