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掉电电路,包括主掉电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C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出端,主掉电电路用于关断VCOM端电压以及VCOM_D端的快速掉电;电压跟随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L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R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电压跟随方式输出电压至显示器屏幕;副掉电电路,其输入端与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和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副掉电电路用于VCOM_D端、VCOM_L端、VCOM_R端快速掉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掉电电路实现了从源头快速掉电,并通过副掉电电路进一步加强了掉电效果,达到了彻底消除残影的目的;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后,掉电时间由原本的约20.24ms缩减到239.3us。
A fast power dow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掉电电路
本技术属于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掉电电路。
技术介绍
21世纪在显示领域是平板显示的时代,而绝大多数的平板显示器件,都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AMLCD)。在AMLCD像素中引入薄膜晶体管(TFT)开关元件,可大大提高显示器件性能,传统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迁移率低,光敏性强,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限制了它们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应用。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作为有源层来制作TFT用于平板显示中,不仅能获得较高迁移率,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相关技术中,对金属氧化物TFT-LCD的应用和设计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但是都出现了关机时出现残影的问题。术语:VCOM端是GAMMA芯片产生的VCOM电压连接端口;VCOM_C端是TimingIC的控制信号连接端口;VCOM_D端、VCOM_L端、VCOM_R端是用于显示器屏幕供电的端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快速掉电电路,所述快速掉电电路结构简单,消除了金属氧化物TFT-LCD的残影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掉电电路,包括:主掉电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C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出端,所述主掉电电路用于关断VCOM端电压以及VCOM_D端的快速掉电;电压跟随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L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R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电压跟随方式输出电压至显示器屏幕;副掉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副掉电电路用于VCOM_D端、VCOM_L端、VCOM_R端快速掉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掉电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主掉电电路实现了从源头快速掉电,通过电压跟随电路实现了供电电压的隔离转换,并通过副掉电电路进一步加强了掉电效果,可以同时切断了供电电源,达到了彻底消除残影的目的;增加本技术实施例后,掉电时间由原本的约20.24ms缩减到239.3us。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掉电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栅极用于连接VCOM_C端,栅极与源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阻,源极与地线连接,漏极用于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源极用于连接VCOM端,漏极用于连接电压跟随电路,漏极还用于连接VCOM_D端,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一分压电阻,栅极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放电电阻,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漏极与地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漏极与栅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栅极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还并联有第二放电电阻。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跟随电路包括:双运算放大单元,第一、第二脚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第五脚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脚与地线连接,第六、第七脚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八脚用于连接第一外部电源,第九脚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皆与所述副掉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四、第五电容;所述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六、第七电容;所述双运算放大单元第八脚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八电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掉电电路包括:供电单元,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二外部电源、第三外部电源;复位单元,D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第一输出端连接,S端用于连接地线,G端用于连接外部GOA电路;电压补偿单元,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复位单元的D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连接端与所述复位单元的G端连接;驱动单元,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复位单元的G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放电单元,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串行连接的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一端用于连接第二外部电源,另一端与地线连接,公共端与所述复位单元连接;第一二极管,阳极用于连接第三外部电源,阴极与所述电压补偿单元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放电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地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压补偿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阴极与所述复位单元D端相连接;串行连接的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一端与地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公共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三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复位单元的G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漏极与所述放电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源极与地线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四场效应管,源极与地线连接,栅极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连接,漏极还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掉电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压跟随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副掉电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掉电效果对比图。附图标记:复位单元110、电压补偿单元120、驱动单元130、放电单元1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2、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掉电电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速掉电电路,包括:主掉电电路、电压跟随电路、副掉电电路。主掉电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C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出端,主掉电电路用于关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掉电电路,用于金属氧化物TFT-LCD的VCOM端快速掉电,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掉电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C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出端,所述主掉电电路用于关断VCOM端电压以及VCOM_D端的快速掉电;/n电压跟随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L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R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电压跟随方式输出电压至显示器屏幕;/n副掉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副掉电电路用于VCOM_D端、VCOM_L端、VCOM_R端快速掉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掉电电路,用于金属氧化物TFT-LCD的VCOM端快速掉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掉电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C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出端,所述主掉电电路用于关断VCOM端电压以及VCOM_D端的快速掉电;
电压跟随电路,其具有用于连接VCOM_L端的第一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R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VCOM_D端的输入端,用于通过电压跟随方式输出电压至显示器屏幕;
副掉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跟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副掉电电路用于VCOM_D端、VCOM_L端、VCOM_R端快速掉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掉电电路包括:
第一场效应管,栅极用于连接VCOM_C端,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源极与地线连接,漏极用于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
第二场效应管,源极用于连接VCOM端,漏极用于连接电压跟随电路,漏极还用于连接VCOM_D端,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一分压电阻,栅极还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
第一放电电阻,其连接在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漏极与地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电容,漏极与栅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栅极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还并联有第二放电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跟随电路包括:
双运算放大单元,第一、第二脚用于连接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一连接端,第三、第五脚与所述主掉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脚与地线连接,第六、第七脚用于连接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八脚用于连接第一外部电源,第九脚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皆与所述副掉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掉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四、第五电容;所述第二输出电阻的第二连接端与地线之间还连接有第六、第七电容;所述双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戡,梁平茂,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