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33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包括:壳体;图像采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投影机构,包括投影机,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支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内的反光件,所述反光件与所述投影机的投影镜头相对设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动投影系统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同时兼顾不同投影模式的问题。

Integrated interactive proj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互式投影设备
,具体涉及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互动投影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运作原理是首先通过捕捉设备对目标影像进行捕捉拍摄,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统分析被捕捉的影像,从而通过投影仪投射与之相对应的影像,互动投影设备将动作数据结合实时影像,使参与者与屏幕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互动投影系统包括投影模块和单独的图像采集元件,投影模块和图像采集元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相互连接以实现集成操作。现有的互动投影系统具有以下问题:1.投影模块和图像采集元件需要单独采购安装,具有采购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和安装使用复杂的问题。2.互动投影系统无法实现多角度投影和/或多角度图像采集功能,无法根据用户需要将图像投影投影到不同的位置,例如现有的互动投影系统有的用于向墙壁或屏幕投影,有的用于向桌面或地板上投影,需要用户根据不同需要采购不同的投影设备并重新布置投影模块和图像采集元件,导致互动投影系统灵活性较差,安装布置复杂,无法兼顾用户不同使用要求的问题。3.互动投影系统的小型化程度低,其线缆和散热装置的布置不合理,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动投影系统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同时兼顾不同投影模式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包括壳体;图像采集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投影机构,包括投影机,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投影支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内的反光件,所述反光件与所述投影机的投影镜头相对设置。所述投影支架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平行设置用于朝向水平方向投影的第一投影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垂直设置用于朝向竖直方向投影的第二投影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成0度至90度夹角的第三投影位置。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平行设置用于采集水平方向目标物动作的第一采集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垂直设置用于采集竖直方向目标物动作的第二采集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成0度至90度之间的夹角用于避开障碍物采集目标物动作的第三采集位置。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相邻设置,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之间设置有限制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辨识其二者相对位置的第二位置标识。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二者其一上的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二者另一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台为伸缩结构。所述反光件在所述投影支架转动过程中受驱动地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投影支架的开口方向滑动,与所述投影镜头相对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调整所述壳体的水平位置。所述固定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侧的支座以及与所述支座转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互动投影系统的安装孔。所述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包括用于处理所述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并控制所述投影机构投影的处理器,以及用于接线的接线端,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接线端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上设置有用于引风的第一风扇,所述投影支架上用于投射影像的开口为与所述投影机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的风均流向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上设置有用于将风引出所述壳体的第二风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相对设置的散热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辨识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和/或所述投影机构转动位置的第一位置标识,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用于引导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和/或所述投影机构转动至不同的投影模式。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为三维摄像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通过将图像采集机构和投影机构整合在一台设备上,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安装一台独立的图像采集机构和一台独立的投影机构的问题,提高了互动投影系统一体化程度。并且,通过可以转动的图像采集机构,以及可以转动的投影机构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图像采集机构和投影机构的相对位置,使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位置采集不同方向的用户动作影响,并将反馈图像投影到墙面、地面甚至天花板上,从而使一台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同时兼顾不同的投影模式,提高投影系统的使用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相对转动的投影支架和图像采集机构其二者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使用户在根据需要转动投影支架和图像采集机构从而将互动投影系统调整到需要的投影模式时,上述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使投影支架和图像采集机构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并防止投影支架和图像采集机构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其二者固定在需要的位置。而且,在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辨识所述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投影模式的第二位置标识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参考,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转动投影支架和图像采集机构从而找到需要的投影模式。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限位凸台与限位凹槽,上述限位凸台为伸缩结构,当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转动至需要的投影模式时,限位凸台伸出与限位凹槽相连从而起到固定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相对转动位置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所述反光件在所述投影支架转动过程中受驱动地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投影支架的开口方向滑动,从而与所述投影镜头的位置相对应,避免投影支架转动之后,反光件和投影镜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通过调整反光件其径向方向的伸缩位置保证调整反光件正对投影镜头,避免反光件反射的图像发生变形,并避免投影支架阻挡反光件反射图像完整度的问题发生。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所述壳体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调整所述壳体的水平位置,使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处于水平位置,使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可以根据壳体上的第二位置标识选择不同的投影模式,并且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限制所述投影支架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的相对位置,避免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无法转动至正确的投影模式。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包括用于处理所述图像采集机构采集的图像并控制所述投影机构投影的处理器,以及用于接线的接线端,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接线端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上设置有用于引风的第一风扇,所述投影支架上用于投射影像的开口为与所述投影机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的风均流向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上设置有用于将风引出所述壳体的第二风扇。进入第一进风口的风和进入第二进风口风均通过处理器,从而对处理器有效地降温,充分利用进入互动投影系统内的风对接线端和处理器降温,有效地提高了互动投影系统的降温能力。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辨识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和所述投影机构转动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图像采集机构(2),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n投影机构(3),包括投影机(4),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投影支架(5)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5)内的反光件(6),所述反光件(6)与所述投影机(4)的投影镜头(15)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图像采集机构(2),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
投影机构(3),包括投影机(4),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投影支架(5)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5)内的反光件(6),所述反光件(6)与所述投影机(4)的投影镜头(15)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支架(5)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平行设置用于朝向水平方向投影的第一投影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垂直设置用于朝向竖直方向投影的第二投影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成0度至90度夹角的第三投影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具有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平行设置用于采集水平方向目标物动作的第一采集位置、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垂直设置用于采集竖直方向目标物动作的第二采集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壳体(1)所处的平面成0度至90度之间的夹角用于避开障碍物采集目标物动作的第三采集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支架(5)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相邻设置,所述投影支架(5)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之间设置有限制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投影支架(5)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的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辨识其二者相对位置的第二位置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互动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5)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二者其一上的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投影支架(5)和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二者另一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台为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术
申请(专利权)人: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