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包括夹持件与驱动组件,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卧式床身的上表面上,夹持件用于对放置在卧式床身上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驱动组件设置在卧式床身上且用于驱动夹持件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工件进行固定、使得工件在加工时不易发生位置上的移动、提升加工精度与加工安全性的效果。
A gantry grinder for fixing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
本技术涉及磨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
技术介绍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龙门磨床是磨床的一种,一般用于对体积比较大的工件进行打磨。现有的龙门磨床包括:门形框架、磨具安装部与卧式床身,门形框架横跨设置在卧式床身上;磨具安装部设置在门形框架与卧式床身之间,磨具安装部上的磨具设置在磨具安装部靠近卧式床身一侧;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卧式床身的上表面上;因龙门磨床一般加工的工件体积较大、质量较重,所以在工件加工时一般是直接将工件放置在卧式床身上直接打磨即可,不会对工件进行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龙门磨床一般加工的工件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在加工时一般也不需要进行固定,但是工件在磨床上会不会发生位置的移动是需要人去初步判断的,而具体会不会发生移动还是需要在磨床上打磨之后才能知道的,这就存在误判的风险,若是判断出现偏差,工件在打磨时发生了位置上的偏差,一方面会影响工件打磨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具有能够对工件进行固定、使得工件在加工时不易发生位置上的移动、提升加工精度与加工安全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包括夹持件与驱动组件,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卧式床身的上表面上,夹持件用于对放置在卧式床身上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驱动组件设置在卧式床身上且用于驱动夹持件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卧式床身上进行加工时,不管工件的重量是大还是小,工件均不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进而提升了工件加工的精度与加工的效率,而且工件在加工时也不易出现飞出的情况,提升了加工时的安全性;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夹持件的在夹持住工件时不易发生松开的情况,有助于夹持件对工件的稳定夹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持块,两块夹持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卧式床身的上表面上,并且两块夹持块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工件的受力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夹持块的设置,使得夹持件能够发挥夹持的作用,工件也会受力均匀且不易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而且因夹持块滑动的方向与工件受力的方向平行,使得工件在受力时也不易发生滑动的情况,提升了夹持件对工件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正反螺纹螺杆与驱动件,正反螺纹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卧式床身的上表面上,正反螺纹螺杆分别穿过两块所述夹持块,并且两块夹持块分别与正反螺纹螺杆上的正反螺纹螺纹连接;驱动件固定设置在卧式床身一侧且用于驱动正反螺纹螺杆绕自身轴线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螺纹螺杆的设置,使得正反螺纹螺杆在转动时就可以驱使两块夹持块向相互靠拢的方向运动,此时工件只需要放置在两块夹持块之间,就可以达到夹持件夹持工件的效果;驱动件的设置,使得正反螺纹螺杆的转动不需要人力去驱动,减少了人力的使用,而且相比于人力驱动正反螺纹螺杆转动,采用驱动件驱动的方式无疑会效率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阶梯槽,所述工件两个相对的边缘分别抵接在两个阶梯槽中;在工件边缘抵接在阶梯槽中时,工件靠近所述卧式床身一侧表面与卧式床身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槽的设置,使得工件与卧式床身之间就会存在间隙,在需要将工件从卧式床身上取下时,就可以很方便将绳子从间隙中穿过,然后再将工件吊起,此种设计方式,便于将工件取下,而且在将工件吊放到卧式床身上时,绑缚在工件上的绳子也很容易取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槽中与所述卧式床身上表面平行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工件靠近卧式床身一侧表面与第一滚珠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滚珠在阶梯槽中不易出现滚出的情况,有助于第一滚珠稳定的工作;第一滚珠的设置,将工件与阶梯槽一侧壁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有助于夹持件夹紧工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槽中与所述卧式床身上表面垂直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软垫块,软垫块与所述工件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块的设置,使得夹持块夹持工件时,软垫块会发生形变,进而有助于夹持块夹紧工件,工件也就更加不容易发生位置上的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垫块上与所述工件抵接的表面上设置有形变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的设置,使得软垫块在受到挤压时会更加容易发生形变,进一步提升了夹持块的夹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块靠近所述卧式床身上表面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放置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远离第二凹槽槽底的一端与卧式床身上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滚珠在滚动时不易出现掉出的情况,有助于第二滚珠稳定的发挥作用;第二滚珠的设置,将夹持块与卧式床身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使得夹持块运动时能够更加顺畅,而且不易发生刺耳的杂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夹持件的设置,使得工件在加工时,工件不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进而提升了工件加工的精度与加工的效率,而且工件在加工时也不易出现飞出的情况,提升了加工时的安全性;驱动组件的设置,使得夹持件的在夹持住工件时不易发生松开的情况,有助于夹持件对工件的稳定夹持;正反螺纹螺杆的设置,使得正反螺纹螺杆在转动时就可以驱使两块夹持块向相互靠拢的方向运动,有助于夹持件夹持工件;驱动件的设置,使得正反螺纹螺杆的转动不需要人力去驱动,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夹持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夹持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形框架;11、竖向支撑部;12、横向支撑部;2、磨具安装部;3、卧式床身;31、安装板;4、夹持块;41、第二凹槽;411、第二滚珠;42、阶梯槽;421、第一凹槽;4211、第一滚珠;422、软垫块;4221、形变槽;5、驱动组件;51、正反螺纹螺杆;52、驱动件;6、齿轮;7、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包括:门形框架1、磨具安装部2与卧式床身3,门形框架1横跨在卧式床身3上,门形框架1包括竖向支撑部11与横向支撑部12,竖向支撑部11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并且两个竖向支撑部11分别处于卧式床身3的两侧,横向支撑部12设置在两个纵向支撑部之间,并且横向支撑部12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支撑部的上端固定连接;磨具安装部2设置在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件与驱动组件(5),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卧式床身(3)的上表面上,夹持件用于对放置在卧式床身(3)上的工件(7)进行夹持固定;驱动组件(5)设置在卧式床身(3)上且用于驱动夹持件对工件(7)进行夹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件与驱动组件(5),夹持件滑动设置在卧式床身(3)的上表面上,夹持件用于对放置在卧式床身(3)上的工件(7)进行夹持固定;驱动组件(5)设置在卧式床身(3)上且用于驱动夹持件对工件(7)进行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持块(4),两块夹持块(4)滑动设置在所述卧式床身(3)的上表面上,并且两块夹持块(4)滑动的方向与所述工件(7)的受力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正反螺纹螺杆(51)与驱动件(52),正反螺纹螺杆(51)转动设置在所述卧式床身(3)的上表面上,正反螺纹螺杆(51)分别穿过两块所述夹持块(4),并且两块夹持块(4)分别与正反螺纹螺杆(51)上的正反螺纹螺纹连接;驱动件(52)固定设置在卧式床身(3)一侧且用于驱动正反螺纹螺杆(51)绕自身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工件的龙门磨床,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夹持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阶梯槽(42),所述工件(7)两个相对的边缘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明,陈有才,陈锦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