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515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本方法首先利用超微粉碎设备获得非烟草原料的超微粉,将其均匀分散于温水中获得涂布液,涂布液回涂于再造烟叶空白片基上,经烘干‑平衡‑切丝‑卷制后制备得到评价样品。鉴于非烟草原料独特的香、吃味在功能型再造烟叶中是通过燃烧的形式被人体眼、口、鼻、喉等感觉器官所捕捉和感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评价负载非烟草原料超微粉的再造烟叶内在感官质量,对非烟草原料进行内在感官品质评价鉴定。较使用感官对非烟草原料进行直接鉴定或使用常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为高效地、科学地反映非烟草原料应用于功能型再造烟叶中的实际内在感官质量。

A method of evalu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ner sensory quality of non tobacco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型再造烟叶的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再造烟叶生产工艺技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辊压法、稠浆法和造纸法三个阶段,造纸法(湿法)生产工艺技术由于可塑性强、填充性好,在我国市场中占主导地位。造纸法(湿法)再造烟叶生产主要的原料来源是烟草的副产物如:烟草碎片、烟末、烟梗、烟灰等。目前,再造烟叶已然成为我国中式卷烟叶组配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造烟叶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中具有减害降焦、稳定产品品质及凸显卷烟风格特征等功能。伴随着烟草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及个性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再造烟叶的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再造烟叶以烟草副产物为原料,应用于卷烟叶组配方中,主要以表征烟草本香为主,对凸显其他香韵效果有限,而近几年行业工作者成功的将我国非烟草来源的特色植物运用于再造烟叶产品设计及开发中,例如郑勤安等将银杏叶、小茴香、绞股蓝、人参、黄芩、桔梗、甘草、芦根和烟草副产物制备烟草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非烟草原料进行预处理;2)制备非烟草原料超微粉;3)制备评价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非烟草原料进行预处理;2)制备非烟草原料超微粉;3)制备评价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方法为:将非烟草原料经人工肉眼识别并剔除异物及病变、霉变样品后,使用烘箱在40~45℃下将其烘干至水分约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方法为:利用超微粉碎设备将非烟草原料制备为200~1000目的非烟草原料超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方法为:在设定添加量的非烟草原料超微粉中加入40~60℃温水,均匀溶解和分散形成涂布液;将涂布液回涂于再造烟叶空白片基上,烘干-平衡-切丝-卷制后制备得到评价样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烟草原料内在感官质量的评价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烟草原料是指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麦芽、昆布、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潇李潇逸刘王熊珍秦瑜周桂园李锐陈绍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