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加工
,具体为一种锅炉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在加工过程中,其底部往往是粗糙不平的,因此需要对锅炉的底部进行打磨,目前的打磨装置大多为固定式的,只能夹持固定尺寸的锅炉对其进行打磨,从而导致现有的锅炉打磨装置适用范围窄,同时由于锅炉大多为圆筒体的结构,其底部在打磨时,底部的边缘存在打磨困难的缺点,从而导致打磨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窄和打磨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一种锅炉打磨装置。所述一种锅炉打磨装置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打磨效果好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打磨装置,包括U形框和锅炉本体,且U形框的开口朝向向右,锅炉本体呈倒置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内设置有锅炉本体,且U形框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平板,平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直板,且直板的顶部与锅炉本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竖板,所述直板的后壁上靠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打磨装置,包括U形框(1)和锅炉本体(2),且U形框(1)的开口朝向向右,锅炉本体(2)呈倒置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内设置有锅炉本体(2),且U形框(1)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平板,平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直板(4),且直板(4)的顶部与锅炉本体(2)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23)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竖板(24),所述直板(4)的后壁上靠近左右两侧处从上往下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支撑板(23)相远离的一端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竖板(24)的后壁活动连接,所述竖板(24)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打磨装置,包括U形框(1)和锅炉本体(2),且U形框(1)的开口朝向向右,锅炉本体(2)呈倒置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内设置有锅炉本体(2),且U形框(1)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平板,平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直板(4),且直板(4)的顶部与锅炉本体(2)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板(23)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活动连接竖板(24),所述直板(4)的后壁上靠近左右两侧处从上往下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支撑板(23)相远离的一端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竖板(24)的后壁活动连接,所述竖板(24)与锅炉本体(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且第二电动伸缩杆(3)与竖板(24)相远离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6),并且弧形夹板(6)与锅炉本体(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U形框(1)的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横板(12),且横板(12)的顶部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7),所述横板(12)的底部上活动连接有打磨盘(13),且打磨盘(13)的底部与锅炉本体(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横板(12)的底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板(18),且立板(18)与锅炉本体(2)相对的一侧侧壁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吸尘头(21),所述横板(12)的顶部上靠近右侧处活动连接有集尘盒(19),且集尘盒(19)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导料管(5),所述第一导料管(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料管(20),且第二导料管(20)与第一导料管(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横板(12)、立板(18)和集尘盒(19)的右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导料管(5)和第二导料管(20)相匹配的通孔,且第一导料管(5)的右端穿过集尘盒(19)右侧侧壁上的通孔并延伸到集尘盒(19)内,所述第一导料管(5)上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吸尘器(22),且第一导料管(5)的左端和第二导料管(20)的底端,分别穿过横板(12)上和立板(18)上通孔与吸尘头(2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U形框(1)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支撑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板的底部安装有气缸(8),且气缸(8)的顶部气口上套接有导气管,平板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有粗管(9),且导气管的顶端贯穿平板与粗管(9)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导气管的顶端与粗管(9)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粗管(9)内设置有活塞(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杏梅,裴斐,裴晨,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中南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