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氩氢火焰中的尖端放电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工作于氩氢火焰中的尖端放电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用于检测可生成挥发性化合物并能在工作于氩氢火焰中的尖端放电微等离子体中被原子化/激发的元素。技术背景原子光谱分析法作为元素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在地质、环境、食品、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科研与生产工作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对分析检测需求的日益提升,不仅需要原子光谱仪器发展新方法与新技术以提供更优异的分析性能,包括灵敏度、检出限、抗干扰能力以及分析元素范围等;还要求原子光谱仪器具有小型化甚至便携式的特点,以适应越来越多的现场原位、实时在线分析的需求,比如环境例行监测、食品安全现场抽检、突发应急事件检测等。然而,传统的原子光谱仪器大都基于实验室的使用场景而开发,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现场分析的场合;因此,研制可用于现场分析的小型化原子光谱仪器比较迫切。但是,原子光谱分析原理和仪器结构本身也决定了要将仪器小型化甚至便携式是一件较为困难的工作。在多种原子光谱分析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其特征在于,外石英管(6)下部套装固定在聚四氟乙烯底座(7)上部的圆形凸台上,与外石英管(6)同轴的内石英管(5)下部从聚四氟乙烯底座(7)的中心孔中向下穿出,内石英管外壁与聚四氟乙烯底座之间形成气密封状态,内石英管底部开口作为工作载气及样品蒸气入口(8),内石英管为下段小上段大的两段式变径管,内石英管顶部低于外石英管顶部,外石英管下部侧面设有保护气入口(9),或者,外石英管下部侧面沿同一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保护气入口;圆筒形的陶瓷固定座(1)与外石英管(6)按同一轴线设置在外石英管上方,且陶瓷固定座(1)的内孔直径等于外石英管(6)内径,一对尖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其特征在于,外石英管(6)下部套装固定在聚四氟乙烯底座(7)上部的圆形凸台上,与外石英管(6)同轴的内石英管(5)下部从聚四氟乙烯底座(7)的中心孔中向下穿出,内石英管外壁与聚四氟乙烯底座之间形成气密封状态,内石英管底部开口作为工作载气及样品蒸气入口(8),内石英管为下段小上段大的两段式变径管,内石英管顶部低于外石英管顶部,外石英管下部侧面设有保护气入口(9),或者,外石英管下部侧面沿同一圆周上均布设有多个保护气入口;圆筒形的陶瓷固定座(1)与外石英管(6)按同一轴线设置在外石英管上方,且陶瓷固定座(1)的内孔直径等于外石英管(6)内径,一对尖端电极(2)左右对称地设置在陶瓷固定座(1)的开孔上,该两个尖端电极的连线通过陶瓷固定座(1)的轴线,该两个尖端电极的间距之间形成尖端放电间隔区域,陶瓷固定座(1)侧面开通孔作为光谱检测窗口(4),该光谱检测窗口(4)正对尖端放电间隔区域,且垂直于一对尖端电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尖端电极(2)可调节地设置在陶瓷固定座(1)的开孔上,该两个尖端电极的间距调节范围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电极为钨材质,直径2mm,长度10mm;所述内石英管(5)的上段内径为5mm,上段长10mm,下段内径为3mm,下段长40mm,所述外石英管(6)的内径为10mm,内石英管上段与外石英管(5、6)之间间距为1~2mm;所述陶瓷固定座(1)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20mm;所述外石英管(6)顶部与陶瓷固定座(1)底部的缝隙为1~5mm。
4.一种采用如权1或权2或权3所述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的氩氢火焰中的尖端放电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汞(12)、化学蒸气发生反应器(13)、工作载气系统(14)、三通混合器(15)、气液分离器(16)、保护气系统(18)、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19)以及小型CCD光谱检测器(21);
化学蒸气发生反应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明,侯贤灯,何林,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