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纤光模块及其采用此光模块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054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纤光模块及其采用此光模块的设备。双纤光模块的一个光模组的外端面,相对另一个光模组的外端面缩进一段的距离(X),距离(X)用于补偿收发两个光模组(4、5)的间隔距离(Y)和内侧光纤、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等造成的理论光纤走线距离的差值。使得两根光纤从分叉处(8)到两个光接口的光纤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利于布线平整,也使得两根光纤的光纤连接器(6a、6b)安装位置错开,有利于手工插拔。

A dual fiber optical module and it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纤光模块及其采用此光模块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双纤光模块及其采用此光模块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设备上大量应用双纤光模块。双纤光模块为长方体,样式有1*9、SFP或SFF等。如图1所示,此光模块为1*9结构样式,包括:底壳1-1、上壳1-2与光电部3,底壳1-1与上壳1-2共同装配构成外壳1,并形成用于容纳光电部3的腔体,光电部3包括TOSA(TransmittingOpticalSub-Assembly,发射光模组5)、ROSA(ReceivingOpticalSub-Assembly,接收光模组4)。在长方体光模块一端配置,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与外壳共同构成收、发光接口。光接口的接口类型包括SC、FC、ST、LC等。如图2所示,以1*9样式SC接口的双纤光模块为例。光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提供光通道,一路光通道包括收、发两根光纤,本专利不涉及单纤双路,每根光纤包括光纤连接头(6a或6b)和光纤线(7a或7b)。收、发两根光纤的光纤连接器(6a和6b)分别插入光模块的对应的光接口,并与发射光模组5或接收光模组4对接。一个双纤光模块的接收光接口连接对端双纤光模块的发送光接口。目前双纤光模块的收、发光接口的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2a和2b),相对于光模块光接口平面的距离是相同的,即两个光接口的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2a和2b)一样平。当光模块装在相应的设备上,设备在实际使用的状态下,光模块的两个光接口配置方式为:一种方式为一上一下配置,而一组光通道的收、发两根光纤,从设备的下方或者上方引入;另一种方式为一左一右配置,一组光纤,从设备的左边或右边引入。两种情况都是光纤需要转折90度左右连接至光模块的光接口(4、5),两根光纤中有一根位于内侧、一根位于外侧。以下把位于内侧的光纤(包括7b和6b)称为内侧光纤,把位于外侧的光纤(包括7a和6a)称为外侧光纤,内侧外侧与接收发送光接口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每组光纤中每根光纤从分叉处8开始到各自的光接口的发射光模组5或接收光模组4的理论走线距离是不同的,理论走线距离包括从分叉处8开始光纤的直线距离、折弯半径的折弯距离和光纤接头长度。两个理论走线距离的差值来自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间隔距离Y、内侧光纤与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R1、R2)及其直线光纤距离的差异。而每组光纤从分叉处8的物理长度是相同的,这样的连接必然导致内侧光纤出现蜷曲10,不利于布线的平整。同时两个光接口一样平,两个光纤连接头(6a或6b)插拔位置相同,手动插拔光纤时,会比较碍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光模块两个光接口的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到光纤分叉处8的光纤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利于平整布线;同时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安装位置交错,更方便手动插拔光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公开了一种双纤光模块,结合图3所示,包括:外壳1和光电部3,外壳1形成用于容纳的光模块腔体,光电部3包括TOSA(TransmittingOpticalSub-Assembly,发射光模组5)、ROSA(ReceivingOpticalSub-Assembly,接收光模组4)。在双纤光模块长方体一端配置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与外壳共同构成收、发光接口,其接口类型包括SC、FC、ST、LC等。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2a和2b),相对于接口垂直方向的距离为X,即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相对于接口垂直方向一前一后。连接内侧光纤的光接口相对于连接外侧光纤的光接口缩进距离X,缩进的距离X用于补偿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间隔距离Y,以及从分叉处8内侧光纤、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R1、R2)以及光纤直线距离的不同造成的光纤理论走线距离的差值。即,使得两根光纤从分叉处8到光模块两个光接口的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光纤理论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内侧光纤和外侧光纤,与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没有必然的必然关系。有益效果:光模块连接内侧光纤的光接口缩进,使得两根光纤的分叉处8到光模块两个光接口的光模组(4、5)的光纤理论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内侧光纤不会蜷曲,布线更加整洁。同时,光接口缩进,而形成的两根光纤的光纤连接器(6a、6b)安装位置交错,手动插拔一根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器时,较少受到另一光接口的光纤连接器的影响,有利于手工插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双纤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双纤光模块的连线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限定的双纤光模块的结构及连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专利适用各种双纤光模块,光模块的结构样式有多种多样,例如1*9、SFP或SFF等;其光接口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SC、FC、ST、LC等标准.本实施例以1*9样式和SC光纤接口为例,同样适用于所有各种结构样式和各种光接口类型的光模块。实施例1,以1*9结构样式SC光接口的光模块为例的双纤光模块。结合图3,本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纤光模块,包括:外壳1和光电部3,外壳1形成用于容纳的光模块腔体,光电部3包括TOSA(TransmittingOpticalSub-Assembly,发射光模组5)、ROSA(ReceivingOpticalSub-Assembly,接收光模组4)。在双纤光模块长方体接口一端配置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与外壳共同构成收、发光接口,其接口类型包括SC、FC、ST、LC等。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2a、2b),相对于接口垂直方向的的距离差X为,即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外端面相对于接口垂直方向一前一后。连接内侧光纤的光接口相对于连接外侧光纤的光接口缩进距离X,缩进的距离X用于补偿收发两个光模组(4、5)的间隔距离Y,以及从分叉处8内侧光纤、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R1、R2)以及光纤直线距离相应的不同造成的走线距离的差值。即,使得两根光纤从分叉处8到光模块两个光接口的光模组(4、5)到的光纤理论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采用实施例1限定的双纤光模块的设备,所述设备例如是路由器、交换机、光纤收发器、转换设备、带光模块的控制终端等,光模块同样适用于各种结构样式和各种光接口类型。其光模块的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错开一定距离,使得双纤从分叉处8到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光纤理论走线距离基本相同。利于布线平整和方便手工插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纤光模块,包括:外壳(1)和光电部(3),外壳形成用于容纳光电部(3)的光模块腔体,光电部(3)包括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与外壳(1)共同构成收、发光接口;在双纤光模块一端配置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用于连接光纤的光纤连接器(6a和6b),光模块结构样式为现有的双纤光模块结构样式之一;光纤连接器接口类型为现有的光纤连接器接口类型之一,其特征在于:连接内侧光纤的光模组的外端面,相对连接外侧光纤光模组的外端面缩进一段的距离X,距离X用于补偿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间隔距离(Y),以及内侧光纤、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R1、R2)和不同的光纤直线距离,造成的两根光纤的理论光纤走线距离的差值,即两根光纤从分叉处(8)到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理论光纤走线距离基本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纤光模块,包括:外壳(1)和光电部(3),外壳形成用于容纳光电部(3)的光模块腔体,光电部(3)包括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与外壳(1)共同构成收、发光接口;在双纤光模块一端配置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用于连接光纤的光纤连接器(6a和6b),光模块结构样式为现有的双纤光模块结构样式之一;光纤连接器接口类型为现有的光纤连接器接口类型之一,其特征在于:连接内侧光纤的光模组的外端面,相对连接外侧光纤光模组的外端面缩进一段的距离X,距离X用于补偿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间隔距离(Y),以及内侧光纤、外侧光纤不同的折弯半径(R1、R2)和不同的光纤直线距离,造成的两根光纤的理论光纤走线距离的差值,即两根光纤从分叉处(8)到发射光模组(5)和接收光模组(4)的理论光纤走线距离基本相同。


2.一种配置有双纤光模块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张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锐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张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