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98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属于静脉针组装机领域,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用于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机械手、用于驱动机械手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上部,机械手设置于驱动机构的执行端上,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下部的用于放置载具的出料板、设置于出料板上的红外线接收器、设置于机械手上的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可防止机械手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过程中发生错位,保证机械手准确夹取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

Automatic assembling machine of double leaf vei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静脉针组装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双叶片静脉针是现代医疗常用医疗用品,在双叶片静脉针生产中过程中,通常将双翼片静脉针放置于载具内,并采用组装设备进行组装,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用于双叶片静脉针生产过程的组装,其生产组装过程包括多道工序,通常需依靠机械手对双叶片静脉针进行夹取、移动、卸料,并在生产完成后需依靠机械手将双叶片静脉针从生产线尾部进行下料。但是,现有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因机械手需来回移动而位置变动较大,双叶片静脉针数量较多且均位于载具中,导致机械手在对双叶片静脉针进行夹取的过程中,机械手的机械夹易与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发生错位,导致对载具中双叶片静脉针的夹取存在遗漏,甚至夹取完全错位,影响加工的有序进行,且造成产品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以防止机械手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过程中发生错位,保证机械手准确夹取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用于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机械手、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的执行端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下部的用于放置载具的出料板、设置于所述出料板上的红外线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机械手上的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相适配。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载具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内部。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凹槽的内壁包括横向定位壁和纵向定位壁,所述横向定位壁与所述纵向定位壁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载具的定位角。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向定位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定位壁两侧的左纵向定位壁和右纵向定位壁,所述横向定位壁与所述左纵向定位壁之间形成左定位角,所述横向定位壁与所述右纵向定位壁之间形成右定位角。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至少两个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至少两个的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一一对应。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下部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连接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出料板之间。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顶部的滑动轨道、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滑动块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手包括设置于所述滑动块上的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伸缩气缸的推杆上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若干个机械夹,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机械夹组,每组机械夹组均包括若干个所述机械夹。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组所述机械夹组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机械夹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通过设置机架、驱动机构、机械手,机械手夹取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进行移动,将双叶片静脉针移动至下一工序。通过在机架的下部设置出料板,并在出料板上设置红外线接收器,在机械手上设置红外线发射器,载具放置于出料板上后,机械手移动至出料板上方时,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实现机械手与出料板载具之间的精准定位,从而使机械手准确地夹取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有效防止机械手与双叶片静脉针之间发生错位,保证组装工序稳定、正常地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出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机械手;3、驱动机构;4、载具;5、出料板;6、红外线接收器;7、红外线发射器;50、定位凹槽;501、横向定位壁;502、左纵向定位壁;503、右纵向定位壁;8、加强肋板;31、滑动轨道;32、滑动块;21、伸缩气缸;22、连接板;23、机械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用于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机械手2、用于驱动机械手2移动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设置于机架1的上部,机械手2设置于驱动机构3的执行端上,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机械手2移动,将机械手2夹取的双叶片静脉针移动至下一工序。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下部的用于放置载具4的出料板5、设置于出料板5上的红外线接收器6、设置于机械手2上的红外线发射器7,红外线接收器6与红外线发射器7相适配,夹取双叶片静脉针时,将装有双叶片静脉针的载具置于出料板5上指定位置,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机械手2移动,在红外线接收器6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7发射的红外线后,说明定位准确,红外线接收器6向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的控制器(PLC,可采用型号为MAM-200)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3停止,机械手2下降对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进行夹取,而后上移,驱动机构3驱动机械手2移动至下一工序。由以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通过出料板5的设置,以及红外线接收器6与红外线发射器7之间的配合,可实现机械手2与载具4上双叶片静脉针之间的精准定位,从而使机械手2准确地夹取载具中的双叶片静脉针,有效防止机械手2与双叶片静脉针之间发生错位,防止漏夹,保证组装工序稳定、正常地进行。具体地,红外线发射器7的型号优选为SMT8000MGJ,红外线接收器6的型号优选为SMR8520MGJ,其精准度较高。为便于载具在出料板上的安置及定位,进一步地,出料板5上设置有定位凹槽50,载具4设置于定位凹槽50的内部。具体地,定位凹槽50的内壁包括横向定位壁501和纵向定位壁,横向定位壁501与纵向定位壁之间形成用于定位载具4的定位角。载具定位时,将载具的长边紧靠于纵向定位壁,并向前推动,至载具短边与横向定位壁501相抵紧,即实现载具的安置定位,定位快捷、准确。为便于在定位凹槽50中安置两个载具,进一步地,纵向定位壁包括分别位于横向定位壁501两侧的左纵向定位壁502和右纵向定位壁503,横向定位壁501与左纵向定位壁502之间形成左定位角,横向定位壁501与右纵向定位壁503之间形成右定位角。可分别于定位凹槽50左侧的左定位角安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用于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机械手(2)、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2)移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械手(2)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执行端上,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下部的用于放置载具(4)的出料板(5)、设置于所述出料板(5)上的红外线接收器(6)、设置于所述机械手(2)上的红外线发射器(7);/n所述红外线接收器(6)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7)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用于夹取双叶片静脉针的机械手(2)、用于驱动所述机械手(2)移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械手(2)设置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执行端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下部的用于放置载具(4)的出料板(5)、设置于所述出料板(5)上的红外线接收器(6)、设置于所述机械手(2)上的红外线发射器(7);
所述红外线接收器(6)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7)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板(5)上设置有定位凹槽(50);
所述载具(4)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5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凹槽(50)的内壁包括横向定位壁(501)和纵向定位壁;
所述横向定位壁(501)与所述纵向定位壁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载具(4)的定位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定位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横向定位壁(501)两侧的左纵向定位壁(502)和右纵向定位壁(503);
所述横向定位壁(501)与所述左纵向定位壁(502)之间形成左定位角;
所述横向定位壁(501)与所述右纵向定位壁(503)之间形成右定位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叶片静脉针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铭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