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489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自动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顶板的下方靠近顶板中心的位置;(b)将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的测量器的测量头旋转至顶板的第一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一个测量数值;(c)电动马达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转动,并分别对第一测量点附近的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四个测量数值;(d)测量器的芯片分别存储上述五个测量数值,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五个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得到五组测量数据;(e)测量器的芯片对五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f)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测量结果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roof level range used in construction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自动测量
,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工程项目中人员配置逐年减少,传统的顶板水平度测量工作通常需要两人以上操作,测量过程受到直尺垂直情况的影响,人为干扰度较高,且每块楼板测量后都需计算,费时费力。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方法为一人调整激光水准仪,一人手持测量尺进行测量,然而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测量人员较多,一名测量人员很难完成测量工作。2、测量尺由测量人员手工调直,测量精度较差,且度数采用肉眼范围取值,误差明显。3、计算结果由测量人员现场计算,容易出现偏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其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减轻了测量工作的工作量,同时提升了测量精确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自动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顶板的下方靠近顶板中心的位置;(b)将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的测量器的测量头旋转至顶板的第一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一个测量数值;(c)电动马达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转动,并分别对第一测量点附近的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四个测量数值;(d)测量器的芯片分别存储上述五个测量数值,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五个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得到五组测量数据;(e)测量器的芯片对五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f)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第一测量结果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自动测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手动旋转测量头至顶板的另外三个测量点,其中,四个测量点分别位于顶板的四个角的区域上,每个测量点均与顶板边角保持一定距离;重复步骤(b)~(f),分别得到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并将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分别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待四个测量点测量完成后,装置将激光测距传感器旋转至竖直向上,以测量垂直距离,并得到第五个测量点的测量数值。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手持型显示设备内部的芯片对五个数据进行极差计算,并且自动判断顶板极差是否合格,并将极差计算结果和判断结果均显示在手持型显示设备的LED显示器上。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步骤(b)之前,通过测量头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的圆水准泡对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进行水平调准。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测量头内的上部,并且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的激光脉冲能够穿出测量头,用于对顶板的测量点进行距离测量。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测量头内,用于记录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并且电动马达、角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测量器的芯片通信连接。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能够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90°之间的区域内转动,并且测量头能够相对于底座在360°范围内进行旋转。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测量器和手持型显示设备均有自带的电池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及角度传感器进行测量,由于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完待测点后,能够在待测点及其附近的四个点进行多点测量,并通过内置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去除误差及计算输出结果,输出结果能够显示在手持型显示设备上。因此,只需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所有测量、记录及结果判定工作,采用激光测距,自行多点读数,自动去除极值,因此顶板水平极差测量更加精准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测量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自动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顶板的下方靠近顶板中心的位置;(b)将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的测量器的测量头旋转至顶板的第一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一个测量数值;(c)电动马达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转动,并分别对第一测量点附近的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四个测量数值;(d)测量器的芯片分别存储上述五个测量数值,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五个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得到五组测量数据;(e)测量器的芯片对五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f)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第一测量结果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自动测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手动旋转测量头至顶板的另外三个测量点,其中,四个测量点分别位于顶板的四个角的区域上,每个测量点均与顶板边角保持一定距离;重复步骤(b)~(f),分别得到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并将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分别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待四个测量点测量完成后,装置将激光测距传感器旋转至竖直向上,以测量垂直距离,并得到第五个测量点的测量数值。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手持型显示设备内部的芯片对五个数据进行极差计算,并且自动判断顶板极差是否合格,并将极差计算结果和判断结果均显示在手持型显示设备的LED显示器上。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步骤(b)之前,通过测量头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的圆水准泡对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进行水平调准。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器100和手持型显示设备200,其中测量器100包括测量头101和底座102。激光测距传感器103设置在测量头101内的上部位置,并且激光测距传感器103发射的激光脉冲能够穿出测量头101,用于对顶板的测量点进行距离测量。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角度传感器104设置在测量头101内,用于记录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电动马达105设置在测量头101内,并且电动马达105、角度传感器104、激光测距传感器103和测量器的芯片106通信连接。芯片106用于存储激光测距传感器103的测量数值,并对测量数值及角度传感器104记录的角度值进行计算,去除极值后,算出平均数,以得到测量结果。测量头10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水准泡108。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105能够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90°之间的区域内转动,并且测量头101能够相对于底座102在360°范围内进行旋转。在一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将自动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顶板的下方靠近顶板中心的位置;/n(b)将所述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的测量器的测量头旋转至顶板的第一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一个测量数值;/n(c)电动马达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转动,并分别对所述第一测量点附近的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四个测量数值;/n(d)所述测量器的芯片分别存储上述五个测量数值,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五个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得到五组测量数据;/n(e)所述测量器的芯片对五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n(f)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顶板水平度极差的自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自动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顶板的下方靠近顶板中心的位置;
(b)将所述顶板水平度自动测量装置的测量器的测量头旋转至顶板的第一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一个测量数值;
(c)电动马达带动激光测距传感器转动,并分别对所述第一测量点附近的四个点进行测量,得到四个测量数值;
(d)所述测量器的芯片分别存储上述五个测量数值,通过角度传感器分别记录五个测量点距离测量时的角度值,得到五组测量数据;
(e)所述测量器的芯片对五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以及
(f)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传送至手持型显示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测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手动旋转所述测量头至顶板的另外三个测量点,其中,四个测量点分别位于顶板的四个角的区域上,每个所述测量点均与顶板边角保持一定距离;
重复步骤(b)~(f),分别得到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并将所述第二至第四测量结果分别传送至所述手持型显示设备;
待四个测量点测量完成后,所述装置将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旋转至竖直向上,以测量垂直距离,并得到第五个测量点的测量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圣杰甘倚琳徐巍童晶王健黄晓张浩王玉泽张蕊韩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