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装置外壳、第一水泵、第一单向阀、水质过滤器等;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从冷水管道内抽取自来水进入第一水龙头、第二水龙头和加热室外壳中,通过加热室外壳中加热棒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水泵抽取至第一水龙头和第二水龙头进行出水,通过热水管道下端与冷水管道相连通,将热水管道多余热水与冷水管道内部冷水进行混合,一并流入加热室外壳中进行加热,循环使用,节约成本,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内通过水压将弹簧上活动块顶起使水流经过,当水压达不到弹簧压力时,弹簧复位关闭活动块防止水回流;通过设置的水质过滤器中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对水质进行过滤。
A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循环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现在的生活用水系统都越来越完善和健全。特别是冬季或者是需要用到热水的场合,热水供应管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心,现有装置在热水使用时往往都是冷水与热水进行混合后进行调节温度,冷水时直接从自来水管内抽取,不具备过滤效果,杂质含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置在热水使用时往往都是冷水与热水进行混合后进行调节温度,冷水时直接从自来水管内抽取,不具备过滤效果,杂质含量较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装置外壳,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一单向阀、水质过滤器、冷水管道、加热室外壳、排污口、第一阀门、加热棒、第二阀门、泄压通道、第二水泵、热水管道v第一管道、第三阀门、第一水龙头、第二管道、第二水龙头、第四阀门、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二单向阀;所述装置外壳左侧下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通过冷水管道与装置外壳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通过冷水管道与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水龙头,所述第一水龙头中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管道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龙头,所述第二水龙头中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冷水管道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装置外壳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水质过滤器,所述冷水管道贯穿于水质过滤器;所述装置外壳腔室内部左侧上端设有加热室外壳,所述加热室外壳腔室内部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室外壳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左侧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与加热室外壳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泄压通道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装置外壳腔室内部右侧顶部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通过热水管道与加热室外壳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通过热水管道与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管道左端与冷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管道左侧下端还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水龙头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水龙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左通道、阀体、活动块、弹簧、固定块和右通道;所述阀体左端设有左通道;所述阀体右端设有右通道;所述阀体与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相连接;所述阀体腔室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左端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优选的,所述水质过滤器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过滤器外壳、第一腔室、下通道、第二腔室、第一过滤网、第五管道、第三腔室、第二过滤网、第六管道、第七管道和第三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外壳与装置外壳相连接;所述过滤器外壳下端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有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腔室左侧固定连通有下通道;所述第一腔室右侧固定连通有第七管道;所述过滤器外壳中间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七管道上端与第二腔室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左侧上端固定连通有第五管道;所述过滤器外壳上端设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中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五管道与第三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右侧固定连通有第六管道。优选的,所述加热室外壳为防腐蚀外壳。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表面设有数个小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内部设有颗粒碳层。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内部设有压缩碳层。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一网板、螺除、橡胶块、滤芯、第二网板和橡皮垫;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与过滤器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网板内部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上端与橡皮垫相连接,所述橡皮垫连接在第二网板顶部;所述第一网板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顶住滤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从冷水管道内抽取自来水进入第一水龙头、第二水龙头和加热室外壳中,通过加热室外壳中加热棒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水泵抽取至第一水龙头和第二水龙头进行出水,通过热水管道下端与冷水管道相连通,将热水管道多余热水与冷水管道内部冷水进行混合,一并流入加热室外壳中进行加热,循环使用,节约成本,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内通过水压将弹簧上活动块顶起使水流经过,当水压达不到弹簧压力时,弹簧复位关闭活动块防止水回流,操作方便省力,减少能耗。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水质过滤器中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对水质进行过滤,第三过滤网内螺栓带动橡胶块将滤芯顶住防止位移,根据滤芯长短进行调整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的高低,解决了热水使用时往往都是冷水与热水进行混合后进行调节温度,冷水时直接从自来水管内抽取,不具备过滤效果,杂质含量较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水质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外壳;2、第一水泵;3、第一单向阀;4、水质过滤器;5、冷水管道;6、加热室外壳;7、排污口;8、第一阀门;9、加热棒;12、第二阀门;13、泄压通道;14、第二水泵;15、热水管道;16、第一管道;17、第三阀门;18、第一水龙头;19、第二管道;20、第二水龙头;21、第四阀门;22、第三管道;23、第四管道;24、第二单向阀;25、左通道;26、阀体;27、活动块;28、弹簧;30、固定块;31、右通道;32、过滤器外壳;33、第一腔室;34、下通道;35、第二腔室;36、第一过滤网;37、第五管道;38、第三腔室;39、第二过滤网;40、第六管道;41、第七管道;42、第三过滤网;44、第一网板;45、螺栓;46、橡胶块;47、滤芯;48、第二网板;49、橡皮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2、第一单向阀3、水质过滤器4、冷水管道5、加热室外壳6、排污口7、第一阀门8、加热棒9、第二阀门12、泄压通道13、第二水泵14、热水管道15、第一管道16、第三阀门17、第一水龙头18、第二管道19、第二水龙头20、第四阀门21、第三管道22、第四管道23和第二单向阀24;所述装置外壳1左侧下端设有第一水泵2;所述第一水泵2输入端通过冷水管道5与装置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2)、第一单向阀(3)、水质过滤器(4)、冷水管道(5)、加热室外壳(6)、排污口(7)、第一阀门(8)、加热棒(9)、第二阀门(12)、泄压通道(13)、第二水泵(14)、热水管道(15)、第一管道(16)、第三阀门(17)、第一水龙头(18)、第二管道(19)、第二水龙头(20)、第四阀门(21)、第三管道(22)、第四管道(23)和第二单向阀(24);/n所述装置外壳(1)左侧下端设有第一水泵(2);/n所述第一水泵(2)输入端通过冷水管道(5)与装置外壳(1)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输出端通过冷水管道(5)与第二管道(19)和第四管道(23)相连通;/n所述第二管道(19)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水龙头(18),所述第一水龙头(18)中连接有第三阀门(17);/n所述第四管道(23)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龙头(20),所述第二水龙头(20)中连接有第四阀门(21);/n所述冷水管道(5)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3);/n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水质过滤器(4),所述冷水管道(5)贯穿于水质过滤器(4);/n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左侧上端设有加热室外壳(6),所述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设有加热棒(9);/n所述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7),所述排污口(7)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一阀门(8);/n所述装置外壳(1)上表面左侧设有泄压通道(13),所述泄压通道(13)与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泄压通道(13)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二阀门(12);/n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右侧顶部设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输入端通过热水管道(15)与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4)输出端通过热水管道(15)与第一管道(16)和第三管道(22)相连通;/n所述热水管道(15)左端与冷水管道(5)相连通;/n所述热水管道(15)左侧下端还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4);/n所述第三管道(22)与第二水龙头(20)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6)与第一水龙头(18)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2)、第一单向阀(3)、水质过滤器(4)、冷水管道(5)、加热室外壳(6)、排污口(7)、第一阀门(8)、加热棒(9)、第二阀门(12)、泄压通道(13)、第二水泵(14)、热水管道(15)、第一管道(16)、第三阀门(17)、第一水龙头(18)、第二管道(19)、第二水龙头(20)、第四阀门(21)、第三管道(22)、第四管道(23)和第二单向阀(24);
所述装置外壳(1)左侧下端设有第一水泵(2);
所述第一水泵(2)输入端通过冷水管道(5)与装置外壳(1)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输出端通过冷水管道(5)与第二管道(19)和第四管道(23)相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19)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水龙头(18),所述第一水龙头(18)中连接有第三阀门(17);
所述第四管道(23)下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龙头(20),所述第二水龙头(20)中连接有第四阀门(21);
所述冷水管道(5)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3);
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水质过滤器(4),所述冷水管道(5)贯穿于水质过滤器(4);
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左侧上端设有加热室外壳(6),所述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设有加热棒(9);
所述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左侧下端设有排污口(7),所述排污口(7)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一阀门(8);
所述装置外壳(1)上表面左侧设有泄压通道(13),所述泄压通道(13)与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泄压通道(13)中还滑动连接有第二阀门(12);
所述装置外壳(1)腔室内部右侧顶部设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输入端通过热水管道(15)与加热室外壳(6)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4)输出端通过热水管道(15)与第一管道(16)和第三管道(22)相连通;
所述热水管道(15)左端与冷水管道(5)相连通;
所述热水管道(15)左侧下端还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4);
所述第三管道(22)与第二水龙头(20)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6)与第一水龙头(1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24)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单向阀(3)和第二单向阀(24)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左通道(25)、阀体(26)、活动块(27)、弹簧(28)、固定块(30)和右通道(31);
所述阀体(26)左端设有左通道(25);
所述阀体(26)右端设有右通道(31);
所述阀体(26)与冷水管道(5)和热水管道(15)相连接;
所述阀体(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云,徐欣宇,徐红春,赵玉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