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109681986A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风机是转子式风机,特别是罗茨风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和热交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能够以新风模式、排风模式、内循环模式进行操作,同时具有空气过滤和热交换的功能。这样,该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实现了多功能、高静压、大风量、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环保等技术效果。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调整进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调整进风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净化机构Ⅰ、净化机构Ⅱ、出风机构、调整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进风机构,所述安装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安装支架和净化机构Ⅰ连通,净化机构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净化机构Ⅰ和净化机构Ⅱ连通,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净化机构Ⅰ(2)、净化机构Ⅱ(3)、出风机构(4)、调整机构(5)、动力机构(6)、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2),安装支架(1)和净化机构Ⅰ(2)连通,净化机构Ⅰ(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3),净化机构Ⅰ(2)和净化机构Ⅱ(3)连通,净化机构Ⅱ(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机构(4),出风机构(4)和安装支架(3)连通,安装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机构(5),调整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动力机构(6)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净化机构Ⅰ(2)、净化机构Ⅱ(3)、出风机构(4)、调整机构(5)、动力机构(6)、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2),安装支架(1)和净化机构Ⅰ(2)连通,净化机构Ⅰ(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3),净化机构Ⅰ(2)和净化机构Ⅱ(3)连通,净化机构Ⅱ(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机构(4),出风机构(4)和安装支架(3)连通,安装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机构(5),调整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动力机构(6)和安装支架(1)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安装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和动力机构(6)摩擦传动,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出风机构(4)上,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进风筒(101)、支撑板Ⅰ(102)、连接板(103)、支撑板Ⅱ(104)、竖直腰孔(105)和安装螺钉(106),进风筒(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Ⅰ(102),连接板(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102)上,连接板(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Ⅱ(104)上,支撑板Ⅰ(102)和支撑板Ⅱ(104)上均设置有竖直腰孔(105),进风筒(101)上连接有多个安装螺钉(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Ⅰ(2)包括净化筒Ⅰ(201)、连接柱(202)和空气过滤网Ⅰ(203),净化筒Ⅰ(20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2),连接柱(202)固定连接在进风筒(101)上,净化筒Ⅰ(2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Ⅰ(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Ⅱ(3)包括净化筒Ⅱ(301)、空气过滤网Ⅱ(302)和负离子发生器(303),净化筒Ⅱ(30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净化筒Ⅰ(201)上,净化筒Ⅱ(301)和净化筒Ⅰ(201)连通,净化筒Ⅱ(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303),净化筒Ⅱ(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303),负离子发生器(303)的下端插入净化筒Ⅱ(301)内,净化筒Ⅱ(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Ⅱ(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4)包括出风筒(401)、防护板(402)、连接筒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