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长江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478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净化机构Ⅰ、净化机构Ⅱ、出风机构、调整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进风机构,可以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进行转动,传动机构带动进风机构进行转动,进风机构转动时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净化机构Ⅰ内,空气通过净化机构Ⅰ进入净化机构Ⅱ内完成第一次过滤,空气通过净化机构Ⅱ进入出风机构内完成第二次过滤,空气进入出风机构内和室内空气进行混合进行一定的热交换排入室内,启动调整机构可以调整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比,进而调整进风机构的转动速度,调整进风的速度。

An intelligent fresh ai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公开号CN109681986A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风机是转子式风机,特别是罗茨风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和热交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能够以新风模式、排风模式、内循环模式进行操作,同时具有空气过滤和热交换的功能。这样,该专利技术的新风系统实现了多功能、高静压、大风量、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环保等技术效果。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根据使用需求调整进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调整进风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净化机构Ⅰ、净化机构Ⅱ、出风机构、调整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进风机构,所述安装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安装支架和净化机构Ⅰ连通,净化机构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净化机构Ⅰ和净化机构Ⅱ连通,净化机构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机构,出风机构和净化机构Ⅱ连通,安装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动力机构和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安装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和动力机构摩擦传动,进风机构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进风机构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出风机构上,传动机构和进风机构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进风筒、支撑板Ⅰ、连接板、支撑板Ⅱ、竖直腰孔和安装螺钉,进风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Ⅱ上,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均设置有竖直腰孔,进风筒上连接有多个安装螺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净化机构Ⅰ包括净化筒Ⅰ、连接柱和空气过滤网Ⅰ,净化筒Ⅰ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进风筒上,净化筒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Ⅰ。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净化机构Ⅱ包括净化筒Ⅱ、空气过滤网Ⅱ和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筒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净化筒Ⅰ上,净化筒Ⅱ和净化筒Ⅰ连通,净化筒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净化筒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的下端插入净化筒Ⅱ内,净化筒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Ⅱ。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筒、防护板、连接筒Ⅰ和连接筒Ⅱ,出风筒固定连接在净化筒Ⅱ的前端,出风筒和净化筒Ⅱ连通,出风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出风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Ⅰ,出风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Ⅱ,连接筒Ⅰ和连接筒Ⅱ均和出风筒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和连接架,伸缩机构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连接键和锥形摩擦轮Ⅰ,弹簧组件包括压缩弹簧、转动板Ⅰ和转动板Ⅱ,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键,连接键上滑动连接有锥形摩擦轮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板Ⅰ和转动板Ⅱ,转动板Ⅰ转动连接在锥形摩擦轮Ⅰ上,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转动板Ⅱ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锥形摩擦轮Ⅱ和传动轮,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锥形摩擦轮Ⅱ和传动轮,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上,锥形摩擦轮Ⅱ和锥形摩擦轮Ⅰ摩擦传动,锥形摩擦轮Ⅱ和锥形摩擦轮Ⅰ的锥度相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轴、进风风扇Ⅰ、进风风扇Ⅱ、交换风扇和传动齿轮,进风轴转动连接在空气过滤网Ⅰ和空气过滤网Ⅱ上,进风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风扇Ⅰ,进风风扇Ⅰ转动连接在进风筒和净化筒Ⅰ之间,进风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进风风扇Ⅱ,进风风扇Ⅱ设置在出风筒内,连接筒Ⅰ和连接筒Ⅱ内均转动连接有交换风扇,两个交换风扇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均和进风风扇Ⅱ啮合传动。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可以通过动力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进行转动,传动机构带动进风机构进行转动,进风机构转动时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净化机构Ⅰ内,空气通过净化机构Ⅰ进入净化机构Ⅱ内完成第一次过滤,空气通过净化机构Ⅱ进入出风机构内完成第二次过滤,空气进入出风机构内和室内空气进行混合进行一定的热交换排入室内,启动调整机构可以调整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比,进而调整进风机构的转动速度,调整进风的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新风系统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机构Ⅰ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机构Ⅱ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出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进风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支架1;进风筒101;支撑板Ⅰ102;连接板103;支撑板Ⅱ104;竖直腰孔105;安装螺钉106;净化机构Ⅰ2;净化筒Ⅰ201;连接柱202;空气过滤网Ⅰ203;净化机构Ⅱ3;净化筒Ⅱ301;空气过滤网Ⅱ302;负离子发生器303;出风机构4;出风筒401;防护板402;连接筒Ⅰ403;连接筒Ⅱ404;调整机构5;伸缩机构501;连接架502;动力机构6;电机601;连接键602;锥形摩擦轮Ⅰ603;压缩弹簧604;转动板Ⅰ605;转动板Ⅱ606;传动机构7;传动轴701;锥形摩擦轮Ⅱ702;传动轮703;进风机构8;进风轴801;进风风扇Ⅰ802;进风风扇Ⅱ803;交换风扇804;传动齿轮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净化机构Ⅰ(2)、净化机构Ⅱ(3)、出风机构(4)、调整机构(5)、动力机构(6)、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2),安装支架(1)和净化机构Ⅰ(2)连通,净化机构Ⅰ(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3),净化机构Ⅰ(2)和净化机构Ⅱ(3)连通,净化机构Ⅱ(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机构(4),出风机构(4)和安装支架(3)连通,安装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机构(5),调整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动力机构(6)和安装支架(1)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安装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和动力机构(6)摩擦传动,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出风机构(4)上,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净化机构Ⅰ(2)、净化机构Ⅱ(3)、出风机构(4)、调整机构(5)、动力机构(6)、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Ⅰ(2),安装支架(1)和净化机构Ⅰ(2)连通,净化机构Ⅰ(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净化机构Ⅱ(3),净化机构Ⅰ(2)和净化机构Ⅱ(3)连通,净化机构Ⅱ(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机构(4),出风机构(4)和安装支架(3)连通,安装支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整机构(5),调整机构(5)上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动力机构(6)和安装支架(1)之间设置有弹簧组件,安装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和动力机构(6)摩擦传动,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进风机构(8)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出风机构(4)上,传动机构(7)和进风机构(8)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进风筒(101)、支撑板Ⅰ(102)、连接板(103)、支撑板Ⅱ(104)、竖直腰孔(105)和安装螺钉(106),进风筒(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Ⅰ(102),连接板(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Ⅰ(102)上,连接板(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Ⅱ(104)上,支撑板Ⅰ(102)和支撑板Ⅱ(104)上均设置有竖直腰孔(105),进风筒(101)上连接有多个安装螺钉(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Ⅰ(2)包括净化筒Ⅰ(201)、连接柱(202)和空气过滤网Ⅰ(203),净化筒Ⅰ(20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2),连接柱(202)固定连接在进风筒(101)上,净化筒Ⅰ(2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Ⅰ(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Ⅱ(3)包括净化筒Ⅱ(301)、空气过滤网Ⅱ(302)和负离子发生器(303),净化筒Ⅱ(30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净化筒Ⅰ(201)上,净化筒Ⅱ(301)和净化筒Ⅰ(201)连通,净化筒Ⅱ(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303),净化筒Ⅱ(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303),负离子发生器(303)的下端插入净化筒Ⅱ(301)内,净化筒Ⅱ(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网Ⅱ(3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4)包括出风筒(401)、防护板(402)、连接筒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符长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