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1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窗式换气扇,涉及通风换气领域,包括底板,底板前端设有面盖,底板和面盖间设有风机,面盖上开设有螺旋进风叶,风机上设有增压翼形叶,底板后端装设有风管,风管通过采用增压翼形叶配合螺旋状的入风面盖可有效降低换气扇的噪音,同时提升静压,有效提升风压,加强换气能力,配合使用可防止空气、雨水倒灌的止回阀以及直流无刷电机,提升了换气扇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kind of wall and window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窗式换气扇
本技术涉及换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墙窗式换气扇。
技术介绍
换气扇或称通风扇、排气扇,使用时,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可及时排除室内热气废气,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和感觉效果,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早期主要是应对回南天气、梅雨天气,起抽湿作用,现在多用于排除废气,避免煤气中毒,加速空调房内空气流动等。现有的换气扇具有风压不足,换气能力较差,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窗式换气扇,有效降低噪音及提升静压,换气能力强,可穿墙或穿窗使用,适用性强。其具体技术特征如下: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包括底板,底板前端设有面盖,底板与面盖间装设有风机,底板中部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上设有风机支架,风机安装在风机支架上,风机支架上装设有电源,底板后端设有风管,风管尺寸匹配通风口,风管后端装设有止回阀;面盖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风机包括电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定子连接电源,定子与转子转动连接,转子外壳设有若干增压翼形叶;面盖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若干螺旋进风叶旋转对称;螺旋进风叶弧形内端与面盖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1夹角为18°~21°,B1夹角较佳为19°;螺旋进风叶弧形外端与面盖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2夹角为34°~37°,B2夹角较佳为36°;风道经过进风口的螺旋进风叶后,可以明显提升增压效果,使出风压力更大,出风量大,倍增效果好;增压翼形叶为多圆弧翼型,增压翼形叶在风机外壁呈渐开式分布,其增压效果好,形成的涡道强劲有力,导风道强劲有力,出风压力大。进一步的,风管外壁上设有凸型线槽,凸型线槽沿风管伸出方向设置,面盖后侧设有若干定位块,定位块一侧设有螺丝座,底板上设有匹配定位块的定位槽,定位槽一侧设有匹配螺丝座的螺丝通孔。进一步的,若干螺旋进风叶旋转对称,螺旋进风叶厚度为0.8~1.2毫米,相邻螺旋进风叶的夹角为14度~26度,增压翼形叶为多圆弧翼型;螺旋进风叶的外端与进风口垂直连接,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进一步的,底板上设有控制槽,控制槽内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按钮、红外收发装置、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电机内设有转速传感器,控制单元还包括风速控制模块,转速传感器与风速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开关按钮连接电源和电机,红外收发装置、风速控制模块、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及电源间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止回阀包括安装环,安装环固定在风管后端,安装环形状匹配风管剖面,安装环上装设有启闭门,安装环下部内侧开设有集水槽。进一步的,底板上设有若干辅助卡位槽,面盖上设有匹配辅助卡位槽的卡位立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增压翼形叶配合螺旋状的入风面盖可有效降低换气扇的噪音,同时提升静压,有效提升风压,加强换气能力,配合使用可防止空气、雨水倒灌的止回阀以及直流无刷电机,提升了换气扇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图1控制单元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底板21,面盖22,风机23,通风口24,风机支架25,电源26,风管27,止回阀28,螺旋进风叶31,增压翼形叶32,螺丝座33,凸型线槽34,定位块35,定位槽36,螺丝通孔37,控制槽38,控制单元39,开关按钮40,红外收发装置41,安装环42,启闭门43,集水槽44,辅助卡位槽45。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附图,本实施例是一种墙窗式换气扇,用于室内通风换气,可穿墙或穿窗使用,包括底板21,底板21前端设有面盖22,底板21与面盖22间装设有风机23,底板21中部设有通风口24,通风口24上设有风机支架25,风机23安装在风机支架25上,风机支架25上装设有电源26,底板21后端设有风管27,风管27尺寸匹配通风口24,风管27后端装设有止回阀28,止回阀28能有效防止空气、雨水倒灌,风管27穿过墙或窗,风机23将室内的废气通过风管27排出室内。本实施例中,面盖22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风机23包括电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定子连接电源26,定子与转子转动连接,转子外壳设有若干增压翼形叶32。增压翼形叶32为多圆弧翼型,增压翼形叶32在风机23外壁呈渐开式分布,其增压效果好,形成的涡道强劲有力,导风道强劲有力,出风压力大。面盖22上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若干螺旋进风叶31旋转对称,螺旋进风叶31弧形内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1夹角为18°~21°,B1夹角较佳为19°;螺旋进风叶31弧形外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2夹角为34°~37°,B2夹角较佳为36°;风道经过进风口的螺旋进风叶31后,可以明显提升增压效果,使出风压力更大,出风量大,倍增效果好。螺旋进风叶31厚度为0.8~1.2毫米,优选为1毫米,相邻螺旋进风叶31的夹角为14度~26度,通常螺旋进风叶31有15片~24片,优选为18片,此时相邻螺旋进风叶31的夹角为20度,该增压翼形叶32为多圆弧翼型,采用螺旋状的螺旋进风叶31,配合多圆弧翼型的增压翼形叶32,能提高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的风压,增压翼形叶32与带螺旋进风叶31的面盖22设计,有效降低噪音及提升静压,提高换气效率,可将螺旋进风叶31的外端与进风口垂直连接,提升美观度,电源26后端也可增加电源盖,防尘散热。本实施例中,风管27外壁上设有凸型线槽34,凸型线槽34沿风管27伸出方向设置,在墙或窗上对应位置设置凹槽,可实现卡位功能,能较好地将换气扇安装在所在位置上。同时面盖22后侧设有若干定位块35,定位块35一侧设有螺丝座33,底板21上设有匹配定位块35的定位槽36,定位槽36一侧设有匹配螺丝座33的螺丝通孔37,在安装面盖22时可较为方便地将面盖22与底板21进行对位和安装。为提升静音程度,本实施例的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长寿命、低噪音。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21上设有控制槽38,控制槽38内安装有控制单元39,控制单元39可控制本实施例的启停和档位(转速),控制单元39包括开关按钮40、红外收发装置41、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电机内设有转速传感器,通常使用霍尔元件,将霍尔元件放置在定子上,检测转子转速,控制单元39还包括风速控制模块,转速传感器与风速控制模块信号连接,风速控制模块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档位,使用中用户通过调节档位控制风速,开关按钮40连接电源26和电机,红外收发装置41、风速控制模块、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及电源26间信号连接。并且具有三种控制方式:1、一档转速控制,即一档一档地改变转速;2、一键两档开关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包括底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前端设有面盖(22),底板(21)与面盖(22)间装设有风机(23),底板(21)中部设有通风口(24),通风口(24)上设有风机支架(25),风机(23)安装在风机支架(25)上,风机支架(25)上装设有电源(26),底板(21)后端设有风管(27),风管(27)尺寸匹配通风口(24),风管(27)后端装设有止回阀(28);/n面盖(22)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n面盖(22)上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若干螺旋进风叶(31)旋转对称,螺旋进风叶(31)弧形内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1夹角为18°~21°;螺旋进风叶(31)弧形外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2夹角为34°~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包括底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前端设有面盖(22),底板(21)与面盖(22)间装设有风机(23),底板(21)中部设有通风口(24),通风口(24)上设有风机支架(25),风机(23)安装在风机支架(25)上,风机支架(25)上装设有电源(26),底板(21)后端设有风管(27),风管(27)尺寸匹配通风口(24),风管(27)后端装设有止回阀(28);
面盖(22)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
面盖(22)上设有若干螺旋进风叶(31),若干螺旋进风叶(31)旋转对称,螺旋进风叶(31)弧形内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1夹角为18°~21°;螺旋进风叶(31)弧形外端与面盖(22)平面中轴线形成的B2夹角为34°~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7)外壁上设有凸型线槽(34),凸型线槽(34)沿风管(27)伸出方向设置,面盖(22)后侧设有若干定位块(35),定位块(35)一侧设有螺丝座(33),底板(21)上设有匹配定位块(35)的定位槽(36),定位槽(36)一侧设有匹配螺丝座(33)的螺丝通孔(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窗式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3)包括电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定子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旭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